提防泛法製化傾向
2004年5月31日
何必
6月1日起,多項與我們生活聯係緊密的新規定即將實施……(略。)
這下,再要是有人擅自進入地鐵軌道就成為違法行為了,畢竟是危害了軌道安全,也影響了乘客的出行。
看上去,我們在法律以及規章製度越來越多、也就越來越嚴密的環境中生存,諸多的具體規定讓我們目不暇接,太多的成文規範也讓人雲山霧罩。表麵上,我們的行為有了更多的準則,可實際情況好像並非如此。
時下,我們經常能聽到的一個說法就是立法根本上形勢的變化,出現了嚴重的滯後。很多行為沒法進行規範。像前幾天北京市出租汽車很多都屬於超期服役但依舊在北京馬路上風馳電掣給道路交通安全製造著隨時可能發生的隱患,但在究竟如何對待這種出租車到底是按照行駛裏程還是按照年限的問題上,也還是無法可依。於是,既然沒有法,也就無從下手整治,好像隻能聽任成千上萬輛本該報廢的車輛繼續對人們的人身安全形成威脅。
法製化進程中,人們對於法律形成了太多的依賴,以至於假如法律未能及時修改而不能針對新的形勢變化,那麽就使得人們在社會關係以及個人或群體行為調整方麵出現了無所適從的狀態;而麵對新出現的局麵,法律也不能及時做出適當而必要的反應,於是就有了法律的滯後。
實質上,法律的頒行注定是要落後於千變萬化的現實社會生活的。不能指望法律能夠對所有的社會關係和行為進行調整。
中國自古就是人治遠大於法治的國度,一事當前,人們更願意看朝廷衙門是怎麽做的,而不去看相關的法條。於是,形成了強盛的實用理性思維方式。改革開放後,中國在法製化道路上越來越快速前行。但畢竟還僅僅從人治氛圍當中剛剛向外邁步,對於法律的認識就出現了諸多的誤區。
例如,凡是都要找到相關的規定,否則就束手無策。拋開行政與司法不作為的成份不談,很多事情並不是必須要依靠法律條文的事無巨細才能進行判別的。就像不久前媒體披露北京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一女研究生在與一男子談戀愛同居的同時又背著該男子與一有婦之夫上床學校方麵對此表示無能為力除非有明確法條一事,以及太多的像隨地吐痰之類的的行為都由於無法可依而甚囂塵上愈演愈烈。
像這次出台的規定裏,本來,向列車、機車、維修工程車以及其他設施投擲物品就屬於違法行為,畢竟這會帶來傷及人身或物品的可能,對這種行為予以禁止是理所應當的,即使沒有現在這樣的規定,也可以從危害公共安全角度對這種行為進行製約。
媒體透露,2000年,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進行了“金融腐敗指數”的課題研究。業內人士認為,近十年來,中國銀行業連續不斷發生國際銀行界罕見的案件。一項統計表明,在過去的近10年中,中國被撤換的國有商業銀行各級行長達數百人,所涉金額以百億計。但這項“腐敗指數”研究結果卻是,證券界的腐敗程度比起銀行界還要為甚。形形色色的腐敗案件讓人瞠目結舌。但看上去,在全世界,中國的金融法律法規條文(包括各個金融權力部門的紅頭文件)最多,看似規章法律製度無所不包無所不管,但卻效果很差。這裏有對“法製健全”語境的理解,法製健全不意味著法規越多越好,實際上中國金融界已經出現了“泛法製規章化”,而這種“泛法製規章化”本身就是無法製與無規章。
再看北京市最近針對剛剛頒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所做的具體規定,有關對於機動車、非機動車與行人處罰的規定達196項,人們戲言交通安全管理部門必須招聘記憶力很強者,否則難於將這些內容爛熟於心並在執法過程中不出現差遲。
再比如類似節日期間不準在市區燃放鞭炮這種法規,並沒有與時俱進,而是頑固地繼續存留在相關部門的現實規定當中。可實際上,卻被越來越震耳欲聾的爆竹炸得沒了一點威嚴,人們在若無其事地燃放過程中也體會到了法製不過是像層層爆竹煙幕那樣可以隨風而去,完全可以不把其當回事。
法製化並不是把各種法條弄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嚴密像一張網把洞口留得越來越小最終密不透風,而是形成社會成員對於規則的推崇、捍衛、維護與遵守。現今,我們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製定了越來越細碎的行為標準,卻在這個過程當中迷失了最基本的方向,舍本求末,數典忘祖。也正因為如此,才導致了法律越來越多且細,但違法亂紀的行為也相應增加而無所畏懼的奇怪局麵。從效果上看,這種大量法條的問世除了形式化地凸現了有關部門的工作成績之外,並沒有對現實社會生活起到震懾、規範、調節等方麵的作用,反而讓那些奉公守法的人群麵對龐雜的法律內容而目瞪口呆不能有效掌握,並因此使這些法條淪為一紙空文,形成了資源的浪費。
實在不希望,最後法律細致並絮叨到連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得有具體規定,否則我們就無法動彈了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