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治理企業工資拖欠又出新招

(2022-12-09 13:50:48) 下一個

治理企業工資拖欠又出新招

                                 2004年5月21日

何必

勞動與社會保障部5月20日公布,6月份前要基本解決建設領域去年拖欠的農民工工資……(略。)

另據同日《京華時報》消息,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王東進說,所有企業或有拖欠工資不良記錄的企業要定期向勞動保障部門報告工資支付情況,對有欠薪苗頭、經營者有藏匿跡象的企業,要及時提出預警並采取措施解決。各地勞動保障部門還須將工資支付情況作為評價企業誠信等級的主要依據,探索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機製。

隨著去年溫家寶總理在四川與農民工家屬熊德明接觸後為農民工討工資的事情出現後,全社會出現了農民工欠薪問題的大披露,翻騰出很多陳年老帳,由此也暴露出不少社會問題。

如今,勞動與社會保障部要在規定期限內基本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並要求各地勞動部門加大這類問題解決力度,似乎應該是很值得寬慰的事。

但這個“基本解決”卻讓人看到了些許彈性與無奈。在我們的文化特別是語境當中,總是有這類模糊化的用詞,而且隨著行政權力的弱化,這種用詞就更成為了回避責任避重就輕的不二法寶。顯然,就算是在規定期限裏沒有如願完成目標,也依然可以用如此“基本”來定義實施效果,為自己的工作質量邀功請賞,同時還可以對尚且留存的問題置若罔聞。這種語義含混缺乏明確指標規定的用詞,往往就是行政部門敷衍塞責的護身符。

實際上,之所以會有勞動與社會保障部規定期限解決工作拖欠問題,恰恰是由於情況已經發展到了很嚴重的地步。舉例來說,上海總是被稱為“打工者的天堂”,如今這個打工者的天堂裏同樣布滿了陷阱。上海市勞動爭議案的增長幅度曆年來保持在30%左右,僅法院受理的勞動案件已經列民事案件的第二位,發生在辦公樓裏的勞務糾紛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即使如此,上海市勞動監察總隊負責人表示,上海市的規範用工情況總體上還居全國前列。“打工者天堂”的情況尚且如此,勞資雙方最後劍拔弩張不共戴天對簿公堂演變成的勞動爭議案不到三年就要翻一番,大有所有民事訴訟案件當中力爭獨占鼇頭的趨勢,那麽可以想象的是,全國其他地方勞動爭議情況會是如何了。

勞動與社會保障部要求企業定期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報告工資支付情況,這顯然是一廂情願。這就如同讓企業向稅務部門報告自己偷漏稅情況那樣,在實施上是很難操作的。目前,勞動者在單位中的地位處於非常弱勢的狀態,除非與單位鬧得不可開交,否則是不會向勞動保障部門主張自己的勞動報酬權利的,因此,勞動保障部門要向及時準確了解企業工資支付情況,工作難度很大。

說到將工資支付情況作為評價企業誠信等級主要依據,這也有實際工作上的困難。且不說像最近劣質奶粉事件中浙江蒼南的那些地下製造奶粉的微型企業本身就是處在藏匿狀態、一旦遇到檢查立即就采取遊擊隊方式逃之夭夭,隻是看那些有固定經營場所的企業。通常情況下,大中型企業由於對地方財政的貢獻而享受地方政策保護,還有類似紅頂商人那樣的官商一體或官商勾結沆瀣一氣的尋租交易,同時地方骨幹企業的頭麵人物也常常在地方人大、政協乃至政府中有著一官半職從而具備政治影響力,以及企業與勞動者信息和實力不對稱所造成的勞動者天然的軟弱無力,這些大中型企業作為地方經濟的支柱是可以逍遙法外的,而被檢查的企業,往往都是那些員工規模在百十號人的小型企業。

另一方麵,地方政府在對於轄區企業信用等級評估方麵,都有著越來越強烈的袒護傾向,大量的三角債、司法中的地方保護等現象的存在,給根據企業工資支付情況評價其誠信等級這種看起來不錯的想法的具體兌現產生了難以跨越的障礙。不能設想,在地方政府根據企業償還信貸、上繳稅費、讚助地方那些名目繁多的“公益”事業、為地方的山清水秀做出“應有的”貢獻等等方麵來判斷該企業在地方的社會地位、作用和價值時,還會顧及到企業工資支付情況;也很南設想,在地方政府如此作為之際,地方勞動保障部門卻敢於拿企業工資支付情況來強行並入企業誠信等級評價的指標體係當中、並將其作為“主要依據”。於是,在更多的對於地方政府有著更大而且更實際利益的因素層層壓在工資支付情況之上時,要求依此“探索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機製”,充其量不過是一種“探索”,至於“建立”則有些癡人說夢;而所謂“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這絕不隻是勞動部門的理想,在社會上呼喚已經有了多少年的時光,到現在情形卻遠不容樂觀,大量失信缺德甚至違法亂紀的行為此消彼長在總體上有著增加的趨勢,高喊要對這種行為進行製裁的各種說辭在媒體上也是連篇累牘不絕於耳,可結果還是不能使情況有所改觀。現在勞動部門又把這個已經被炒成陳芝麻爛穀子的概念端出來要身先士卒,在現實環境當中實在看不出有何新意與實現的途徑。

“以人為本”在我們社會上已經被呼籲了很久,而且現在也成為了施政的基本原則與方向。其中的“人”當然包括企業中那些勞動者。如果類似信貸、稅費、讚助等經濟或行政行為的地位總是高於勞動者權益的話,要想根治企業工資拖欠情況,恐怕還要等上很長時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