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找個茬換雕塑

(2022-12-07 00:21:31) 下一個

找個茬換雕塑

                                             2004年3月26日

何必

上海城市雕塑缺乏總體規劃……(略)

城市雕塑是城市形象的組成部分,這好像已經成為慣例。冬天裏到歐洲一些城市,寒風裏那些雕塑赤身裸體不知疲倦紋絲不動連眼睛都不眨晝夜守侯在街頭巷尾,看上去實在覺得發涼;而那些雕塑很多都至少已經有了上百年曆史,從那些銅質雕塑身上班駁的綠色鏽跡就能夠讀出歲月和滄桑。隻是不知道,這些雕塑是否也曾經被懷疑過平庸或劣質,或者是那些曾經麵世並汙染了歐洲人視力的平庸或劣質作品的替代品;更不知道以如今國人熱衷朗朗上口的國際化喧囂裏,歐洲那些綠鏽雜陳的玩意兒是否能夠代表其城市形象、以及在信息時代當中為什麽這樣古舊的破爛怎麽不被更鮮亮時尚現代化的啥新鮮們替換掉。想起來,美國人因為伊拉克戰爭中歐洲不少國家反對而把歐洲分作新老的思路,的確是可以從那些城市雕塑中折射出來,老歐洲看上去太跟不上潮流了,抱殘守缺執迷不悟地抵擋和拒絕著高尚與先進。

為了有個能代表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形象”的作品體係,這下又得把原來已經矗立在上海大街小巷的雕塑拆掉,換上新的了。按照上海規劃部門普查結果,大概這1034座現有雕塑中,剩下那10%的103座,其餘約930座難免被銷毀的命數,新的更加美觀而且符合國際標準的雕塑將取而代之,為上海市民和國內外人士提供賞心悅目的審美享受,用美麗叱吒時代。

可要是再想一下,當初這明顯不符合標準的平庸乃至劣質的城市雕塑是怎麽能被雕塑出來並安然放置在上海街頭的呢?在實施已久的各項城市管理規章製度下,想必這些雕塑不會是隨便什麽人就能把它們製作並擺放出來的,勢必要經過上海有關主管部門的“層層審核”、“嚴格把關”後才可能通過遴選被相中成為上海街頭的美化道具,並依此得到相應的製作、安裝勞動報酬。那麽,當時這些平庸或劣質的產品是如何通過審查的呢?現在市規劃部門作的普查得出了如此結果,可想而知與當初準許那930座得以與公眾相會的情形不同,而這是由於新老兩代的標準發生了變異?如果這種標準是與時俱進地演化進步了,那麽未來會不會隨著社會的變遷而使得標準再一次發生改變、而令現在決定出台的“總體方案”以及正在向國際征集的重點雕塑方案也事過境遷再度淪為廢品?什麽叫做“平庸”、“劣質”?其界定標準具體如何?是出自何方神聖之手?把過去雕塑作品中大多數概括為不良,而如何才是“優秀”?新的標準之中是否可以被質疑有功利乃至各種具體利益交易成分?憑什麽說這種“總體規劃”就能比以前帶動那930座平庸劣質們問世的設計更加經得住時間與社會的考驗和批判?

可想而知的是,中國人習慣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模糊思維,會使過去那930座雕塑的出籠成為一筆也許永遠也弄不清的糊塗帳,沒有什麽人會為此承擔責任;就像北京去年實施個性化汽車牌照沒兩天就由於出現了SEX001、USA911這樣始料未及有傷風雅的情景而不得不終止、北京五環路建成後設計為高速收費公路卻冷冷清清無人喝彩買單而同時市內擁堵愈演愈烈又不得不改變初衷敞開來讓車輛免費通行等等數不勝數的行政敗績“改了就是好同誌”沒有人為此承擔勞民傷財的責任,各種施政措施幾乎成為劣跡的實驗場;不用說類似今年春節期間密雲燈會上造成幾十人死亡的突發公共安全事件後也沒有人被問責;非典期間被免職的衛生部長和北京市長換了個地方享受同等級別待遇繼續逍遙工作,更是給這種責任體製畫上了讓人迷惑的色彩。

平庸劣質雕塑錢花也就花了,造成視覺汙染也就汙染了,現在發現了拿掉換個新的就是了。納稅人又得再次為此掏腰包,掏也就掏了;以上海人對於國際潮流的敏感與追逐、和對內高傲絕群對外點頭哈腰的習慣,定然會比照國際最先進而具有時尚意味的城市雕塑理念來拚湊自己的城市。北京的奧運會、國家大劇院尚且找了國外設計師,上海自然不甘人後,弄出什麽亞洲第一世界名列前茅的事情不會是什麽驚人之舉。

但即使既往不咎,人們是否還有權利對於未來進行發問?例如,如何避免亞運會場館剛剛建成就出現漏水、長江防洪堤壩一邊建設一邊塌陷的普遍存在的“豆腐渣工程”?如何避免現在上海準備出台城市雕塑總體規劃並向國際征集進行方案中出現幾乎無處不在的“有工程就有腐敗”、從而杜絕這種新城市雕塑隻是個找個出之有名的腐敗借口?又如何能確保被吹噓得神乎其神引起各方期待行將隆重亮相滬上的雕塑作品果然具有國際化水準?如何確認新雕塑設計方案、工藝水平、製作效果、安裝地點就不會貶損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形象?我們體製上缺乏政府約束,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政府換屆後,每一屆政府都沒有動力考慮下一屆政府的施政環境,而每一屆新政府都不對上一屆政府的行為承擔具體責任,政策缺乏連續性。在如此環境下,城市雕塑是否也會一朝君子一朝臣朝秦暮楚朝令夕改,等到另一屆政府上任後再拿現在的城市雕塑說事進行批判譏諷,然後再弄個什麽普查規劃總體方案國際征集地想方設法變換財政支出手段增加納稅人負擔的花樣?

我們是否有權利問這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