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化文學批評
2004年3月18日
何必
3月17日,近10位文學博士“炮轟”池莉、王安憶、莫言、賈平凹、二月河5位名作家,力圖矯正國內“文學批評”除了“謳歌”就是酷評的歪風……(略)
在如今謳歌成風的時候,能有人站出來挑戰權威,是件挺不錯的事。拿那些高高在上自以為是的大家巨匠開刀,需要不少的勇氣。
本人不才,對於文學疏遠已久,除了每天掛念那點子糊口所必須關注的新聞事件,再就是得盯住電視機屏幕看別的節目怎麽做,實在是沒有工夫去看現在的什麽文學作品,隻是在例行的新聞紀律通風會上得知還有個什麽“木子美”的身體寫作描繪性愛體驗、並被網絡英雄們弄成了新聞事件,但媒體對此必須緘口沉默,其他也就是偶爾讀到報紙上,看到某某美女作家又當眾出言不遜甚至情願當場扒光了衣服來製造轟動。看了這樣的報道的標題,也就懶得看下去,畢竟,美女不屬於我,現在也過了意淫的歲數,這類花邊新聞還是被專業娛樂記者們淘金的好,有演藝界朋友說起這堆娛記中的一些專門找名家睡的女孩時汙言穢語吐沫橫飛,讓我領略到了時尚作家和相關記者們正在幹的勾當,也形成了我當下國內全部文學領域的動態知識。
如此情狀裏,我自然不知道中國現在還有著世界級的文學家,才疏學淺導致無知於中國文學還能如此的輝煌和亢奮。倒是聽人說起,改革開放之初那些大名鼎鼎的文學雜誌,如今差不多都已經慘淡經營得連編輯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那時幾乎遍地都是、動輒發行幾十上百萬份的文學刊物,時下所剩無幾,為數不多苟延殘喘的也就是發個幾千份勉強度日,倍顯蕭條和狼籍。
在這樣的境地中,竟然能產出世界級的文學家,要不然是中國文學的生命力已經強到了野火燒不盡死豬不怕開水燙烈火金剛刀槍不入的境界,要不然可能就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怎麽著在國外什麽三流不入流乃至下流刊物上發點子作品也總算是走出國門鬧得個與國際接軌弄來些洋頭銜。遠處那些亂七八糟的發達國家不說,就說印度,它那運動成績可比咱差遠了,也正因此人家才名正言順地被WTO當成發展中國家享受如此待遇,中國盡管還很窮,還是有世界級的運動成績;但是在文學領域,印度好歹還有個泰戈爾,而中國好不容易有個華人高行健弄了個諾貝爾文學獎開創了個中先河,卻還由於此人加入法國籍並寫了國內負麵描寫而不許在國內宣傳。返觀國內,咋也弄不清爽怎麽憑白無故就世界級了。
好在一片浮躁喧囂當中,還是有冷靜理性者,敢於站出來拿名家說事,挑戰其權威。可想想看,靠這不到“十幾個人七八條槍”能做些什麽,還是少不了憂心。前些時候做個財經訪談節目,假公濟私采訪了國家旅遊局主管旅遊市場管理的老朋友,說起旅遊業近年出現“井噴”現象帶出了不少市場問題,我對其說到了個人意見,旅遊市場是大市場之中的一部分,自然有著大環境中所有的問題,而在大環境沒有得到根本性好轉時,單純要求旅遊市場一枝獨秀是不現實的,此厥辭頗得老友認同;“井噴”市場如此,中國文學這萎縮得快成靈堂的地界,憑幾個人開這麽個會,就能“矯正歪風”、“維護尊嚴”、“清除讚美”,好像實在也無法讓人信服。這些好漢們絕地反擊,頗有點堂吉訶德式的凶悍、狂妄和自不量力。要知道,如今歪風絕不止於文學,讚美流行於華夏,人們用各自的畢生實踐著“世界上沒有什麽事比恭維更容易”的格言,從新聞宣傳、輿論環境、政府文件、企業報告、狐朋狗友、居民小區乃至民眾家庭裏,這類風尚日新月異彌堅持久,形成了時代文化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憑借文學界幾號人就能力挽狂瀾拯救世道,恐怕還有功力之虞。
那麽,為什麽是這麽多博士坐在一起口誅筆伐呢?這種整齊劃一,大概也是有形式考慮因素。翻開那些報章,看看號稱來自外界言論的作者身份,就能讓人明白一件事,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公務員、教授、編輯、研究員、職員,說穿了,是中國民眾中的少數階層,是體製內的人,是那些即使在城市當中也屬於僅能覆蓋人口1/4的福利人群中的。於是,屁股決定腦袋,做什麽椅子說什麽話,既得利益導致隻能幫閑禦用化。對於文學批評領域裏的批評,也還是走不出這個怪圈,依然有學曆崇拜或者叫學曆歧視,碩士、本科、大中專者應該是被排斥在此列外的,更不用說像我一類早年間也曾經訂閱文學刊物做著作家夢如今卻逃之夭夭的廣大草民了。這樣,批判的武器代替了武器的批判,批評的博士更重於博士的批評,在矯正歪風的開始就鑄造著新的歪風。
拿名人開刀需要勇氣?做新聞的經驗表明,此道中攻擊名人是個最簡捷高效的途徑,這也是娛記們死死追逐明星的蛛絲馬跡不肯撒嘴的根本原因。明星如此,名企亦然。在我的經曆裏,曾應邀寫過為企業管理進行評論的稿子,瞄準過目前被啥地方列入世界百強的企業,見報後被該企業問責結果報社不得不賠了兩個整版廣告了事,但報社還是對這類稿子情有獨鍾,負責人與我交流時還是覺得暴整名流是媒體不變的法則。推開去說,這幾個博士要成為批評家,自然也需要走擴大知名度的路;而歌功頌德捧臭腳已經被大多數人弄爛了,名家也不稀罕,隻有紅口白牙不吐髒字開罵才更能引起公眾和被罵者的注意。最簡單的,如果目標針對那些不知名的鼠輩一通熱鬧,結果當然會無聲無臭沒什麽反應。故此,文學批評的再批評裏拿名人開涮,說到底也不過是炒作而已。
就這,文學能清淨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