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首都機場現象”叫板“3?15”

(2022-12-06 00:54:36) 下一個

“首都機場現象”叫板“3•15”

                             2004年3月12日

何必

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一層國內、國際到達出入口前道路,將謝絕一切社會車輛駛入……(略)

就在首都機場透露將按照管轄範圍內實行新交通線路調整措施前5天的3月6日,北京市保險行業協會收到來自首都機場的一紙通知:3月15日起,終止與航意險共保聯合體的代理協議。這意味著,原來在首都機場實行“共保”的航意險19家保險公司,將退出首都機場。這一行動,激起了北京市保險行業協會的不滿,北京市保險行業指責首都機場涉嫌市場壟斷。其內幕情況是,此前,首都機場集團公司與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合資成立了一家中美合資保險公司———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首都機場方麵在這家合資保險公司裏占股50%。

而再往前,2001年7月27日,經濟學家茅於軾與其他三人一起到首都機場國內出發大廳進大門的二樓咖啡廳喝咖啡,四個人一共要了四杯咖啡和三個三明治。結賬時被要求付款480多元,每杯咖啡要價88元。經抗議,價格最後降為38元,共付賬230多元。茅於軾遂投書媒體,披露此事,一時反響強烈,引發了眾多媒體對機場物價的調查和質疑。之後有消息稱,首都機場物價虛高現象得到改善,首都機場已對67種廣大顧客所關注的日常消費品下調了價格,下調幅度在12%至50%之間。但過後不久,還是有首都機場商品服務價格虛高的報道仍間歇零散地見諸報端。

媒體也披露過首都機場停車收費人員隻收費不服務而隻顧自己聊天聽任通道狂堵的狀況。

而“機場建設費”,在旅客支付了飛機票價之外,對等候地還要另行支付一筆費用,而且國內外出港費用還有不同,這也被質疑了很多年,但卻未見有任何改進。就算是某種國際體係,但這就如同乘坐汽車或火車要繳納車站建設費、到飯館就餐要另行上供餐廳建設裝潢費、以及銀行郵局醫院學校監獄等都要收取建設裝修費用那樣,雖然不可理喻,其他領域也斷然不會有此情形,但國內民用航空機場領域裏的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依然大模大樣地存在著,並繼續盤剝者無可奈何的消費者。

而當乘坐飛機旅行的旅客不得不如數奉上機場建設費後,在國家首都這個文明城市卻還是要接受機場方麵文明的壓榨:接機的機動車必須要停放在停車樓、航空意外保險隻能購買首都機場與外方合資公司的品種而沒有任何種類可供選擇、食品飲料勞務都必須接受高昂的價格、還得忍受機場工作人員惡劣的服務態度。

首都機場這次停車費的收費水平,比起城區常規收費標準要高出幾倍。市區通常地段小型車輛停車費每小時多在2至4元,大型車輛的停車費用也就是這個水平的0.5到1倍。就這樣,還是引起了北京市居民的不滿。根據3月12日媒體發布的北京市消費者協會針對北京家用轎車消費狀況調查結果,71.9%的受調查者認為停車泊位費用高。而就在這種環境裏,首都機場依然我行我素,無視社會對於該機場廣泛而經久的聲討,一意孤行地調高饑腸消費價格,此行就實在有些執迷不悟怙惡不悛的意味了。

從首都機場這此調整停車費用過程看,缺乏了價格聽證程序,而隻是報請機場上級主管部門,一旦被批準將付諸實施。於是,真正為了這項新舉措買單的機場消費者被排斥在了該決策過程之外,隻能被動地接受其審批結果而任其宰割,形成了事實上的霸王價格。這種拿消費者權利當作兒戲的態度與行經,比起如今絕大多數市場領域都已經進入買方市場狀態、消費者擁有用手(鈔票)或腳(離開商家)投票權利,各商家為此絞盡腦汁賺取人氣、哪怕隻是到店堂裏轉轉也給外界一幅熙熙攘攘的景象來說,倒真是獨樹一幟隻此一家別無分店了。

毫無疑問,機場是公共領域,消費者在公共領域裏的消費應該有其自主權,其中包括價格選擇權和商家選擇權,他們當然有權利選擇兜售航空意外保險的那些商家,當然有權利按照正常市場消費食品飲料等商品、當然有權利按照城區泊位價格停車、當然有權利在購買航空機票後就完全擁有航空服務而不必額外再去掏錢買什麽“機場建設費”、當然有權利享受消費者應該享受的一切待遇。

而首都機場虛高的價格,其高出正常市場價格部分,完全是壟斷利潤,就這部分來說,並沒有給消費者帶來任何實質的益處,就其性能來說沒有任何價值,對於消費者而言,這部分當然可以看作是被訛詐或巧取豪奪的部分。在如今機場被壟斷經營、而作為經營主體的機場的公共邊界又被有關方麵有意模糊化而不予厘清、機場的市場主體資格與公共服務資格混為一談、使得機場任意把公共領域市場化當作自留地為所欲為的情況下,人們自然要懷疑麵對公共輿論卻一意孤行的機場方麵還會把手伸向何方、還能侵吞多少公共資源並攫取為己有謀取私利並利用機場壟斷來形成“機場霸權”進而據此製造“機場腐敗”?而這種頗有些無法無天色彩的做法,就沒人能出來管管,而隻能讓到機場購買航空保險、乘坐飛機就必須要參與機場建設、開車迎接客人、購買食品飲料、領略服務消費者束手就擒還得忍氣吞聲?無論如何,每天到過或者出入機場那成千上萬的人,怎麽說也算是“群眾”了吧,那麽,他們的事好像也不應該是小事。

特別是,在每年一度的“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行將到來之際,首都機場卻接二連三地推出這些怪招,莫非是要向3•15叫板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