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辟到“同誌”
2004年2月13日
何必
在黨內活動中一律互稱同誌……(略)
濟南市委方麵的用意,應該是作出黨內民主的表率,至少表現在黨內人員的互相稱謂當中。表麵上看,這應該是不錯的舉措,但問題在於這種做法是否可行。
大體上,中國目前流行的稱謂有若幹種:政府式:按照行政級別(科、縣處、市司局、省部長、以及主任和秘書等),軍隊式(幹事、參謀、司令員、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長”、指導員、教導員、政委等),國有企業式(經理、主任、工程師等)、民辦企業式(總經理、經理等)、文化式(台長、社長、導演、老師等)、外企式(日本企業課長、擔當;歐美企業直呼其名等)、社會式(師傅、小姐、同誌等)、西北式(那裏有求於陌生人時通稱對方為“會計”)。其中,除了歐美企業中不分職位高低都是直呼其名外,其他領域都是按照身份稱呼,並由此形成角色識別。而“同誌”則隻是一些老年人在公共場合對陌生人的稱道。
文革前及期間,“同誌”鋪天蓋地遍布大街小巷,無論到何處都能聽到這種稱呼。改革開放之初,人們仿佛從以往陳俗中擺脫出來,什麽都要被浩劫反叛思維過濾,“同誌”稱謂也就逐漸淡出了日常生活;隨著市場經濟的擴散與紮根及其所導致財富差異的出現,更隨著大鍋飯區域急劇萎縮、計劃經濟時代被平均主義所掩蓋的身份、能力等方麵區別浮現到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新的社會階層劃分標準與習慣;而此時一方麵,是依然處於計劃經濟製度下卻也不可避免受到社會上物質水平變換發展影響的黨政軍部門內部的稱呼,越來越被等級化所充斥;另一方麵,社會上卻是帶有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交叉地帶色彩的稱謂則大肆橫行,以致於10多年前人們就戲談在類似深圳那樣的特區裏,掉下一片樹葉砸倒的10個人裏,9個都具有“經理”頭銜。
應該說,稱謂的變化反映出社會生活的變遷。在儒家文化浸淫幾千年的中國,人的社會地位與作用遠遠重於個人本身,畢竟,性質與價值都是要通過社會才能界定、實現、評估與衡量的,而倡導壓抑個人生活訴求、全心全意為所在集體和環境著想則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而這種主張又在市場化的現實衝擊當中暴露出很多不和諧與困境,市場經濟要求個人作為主體的權利與義務必須得到明確而有效的尊重與維護,傳統上抹殺個人與社會、小家與大家界限與區別的做法麵臨著嚴峻的挑戰,形成了由西方所主導的當代市場經濟及其所附帶的技術、製度、價值觀對儒家文化及其在現代社會中實用功能(包括人際稱謂)的抗爭和顛覆。按照社會地位、財富等級來認知社會角色,逐漸形成了主流觀念。
於是,在這種背景下,單純就政府機關內部來說,職務稱謂法更多的是對於該職務所代表權力的認可、服從乃至趨炎附勢,並經由20多年幾代人的習慣使之成為約定俗成的鐵律,舉凡到黨政部門中工作的人都不敢有所造次。這是一種曆史形成並覆蓋全國的狀況。而這種實際上存在著的長幼有序狀況的長期存在,有其悠久的曆史與深刻的現實因素。在等級森嚴、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社會心理日趨浮躁、功利而短視的時候,要想對其進行改造,除了人們談論幾十年的政治改革外,整肅社會良知淨化社會靈魂重建社會倫理,也是首當其衝的要義。看到這兒,誰也不會說這種積習曠日持久的社會風尚可畢功一役一蹴而就的,需要下大工夫耗時漫長有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實現。那種僅僅想依靠某個行政規定就能力挽狂瀾推陳出新的思路與行為,就顯得還是有些急功近利的味道了。
那麽,在如此情況下,濟南方麵別出心裁要取消習慣做法,代之以“同誌”這種為具有文革記憶人群久違了的、為當代年輕人所陌生的稱呼,又能如何?這種對於曆史的回歸究竟是否科學、是否符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的需要與走勢,是否會被受此規定約束者讚同,這當然是不可回避的問題。
而且設想一下,濟南作為一個省會城市,市委係統內部取消了按照職務稱呼而都彼此成了“同誌”,山東省方麵卻沒有如此做法,那麽自然在同一個城市中兩個的黨政序列當中就會有兩種不同的稱呼存在,而這兩個係統裏的供職人員又是低頭不見抬頭見,假如省裏的某個科長在市裏參加有市領導參加的活動,那麽該如何稱呼呢?這邊叫“科長”那邊叫“同誌”?這種按職務尊卑和人人平等並存於同一時空及其所造成的尷尬,是否能使濟南方麵的良苦用心收到實際效用?更不用說,在全國黨政係統依然按照職務稱呼時,人們到了濟南市的這種標新立異會被當成是主張了黨內民主,還是在做未必科學而可行的表麵文章?在全國依然並日甚著等級差異之際,這種勢單力薄且未必為公眾所接受的做法又能存活幾許?
如果真是倡導平等,還不如直接就按照非常有個人特色的姓名來稱呼,省掉了五花八門莫衷一是的後綴,不也免去了繁文縟節,節省了資源,而且更具有合法性?
曾幾何時,濟南方麵出現過交通警察文明執法堪為表率而成為全國學習榜樣的事例,但沒過多久就悄無聲息了,包括濟南在內的全國交警回到了以前的狀態。但濟南人樂意在眾目睽睽公共場所弄點子讓人驚心動魄或另眼相待舉動的愛好並沒有因此而消停。這不,人們又稱“同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