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是可以創出來的嗎?
2004年1月16日
何必
1月16日文匯報以“鄭州創中國第八古都 古城可媲美古巴比倫城”為題報道,去年12月21日由中國古都學會、中國殷商文化學會、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鄭州商城遺址保護學術研討暨規劃評審會在鄭州舉行。國內城市規劃及文物界的二十餘位知名專家學者認為鄭州商城就是距今3600年的商初都城。鄭州商城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建有城垣的古都——商湯之都“亳都”,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將鄭州由過去曆史文化名城打造為中國第八大古都。今年,商城將慶祝建都3600周年;商城遺址計劃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古都是創造或“打造”出來的?好像並非如此。古都更多的是由於漫漫曆史沿革而形成的,不管是古巴比倫、古羅馬、古希臘,還是中國已列入古都的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北京、南京、安陽,裏麵沉澱了大量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所附帶的曆史信息;同時,也正是由於這種曆史信息的存在,才使得古都的地位得意確立。
目前,國內各城市都在提出“經營城市”的概念,請了不少所謂“專家”乃至“策劃人”前去觀光考察,並在酒足飯飽之餘對於城市定位說三道四出謀劃策。杭州就曾經找過一個自稱為“中國第一策劃人”到那裏指點江山規劃杭州的未來,而這個策劃人則拿了與杭州官員合作的經曆出版了圖書作為禮物向媒體發送,作為為自己樹碑立傳並進一步開拓市場敲門磚。而回過頭去看,杭州整個城市並沒有因了這個策劃而得到品位、檔次與競爭力方麵的提升。
如何給自己的城市定位,當然是每個城市都在思索、探討、爭論的問題。在中國進入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時期,這個問題尤為突出。找準城市發展方向,是城市管理者麵臨的首要任務。
但是,各個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特質,這種特質是自該城市形成以來潛移默化當中成就的,有著人文、地理、風俗、文化、宗教、戰爭、災難等幾乎包含了人類曆史所有活動堅實的痕跡,並不是通過專家或策劃人能夠改變的,更不是依靠急功近利地設計、開發、裝飾、修補就能推陳出新的。特別是古都,有著太多的曆史蹤跡,其中所蘊涵的數以千年計的曆史長河所沉澱下來的名勝、景點以及風土人情裏,留存著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長期積累的果實,現代人如何評價,並不能改變其實質;放幾個景泰藍留上段舊城牆、再雕梁畫棟紫氣繚繞古色古香地把個城市弄得灰頭土臉的,也並不能就搖身一變成了古都了。
即使穿鑿附會鬼斧神工創出來的結果也能算是古都的話,由於其中帶有明顯的功利色彩,而也不會有什麽長久的生命力,在曆史當中不過是瞬間的浮華、喧鬧與把戲而已。
城市政府要給自己所管理的城市找到某種符號意義的定位,實際上還是想借此機會突出城市特色。但從鄭州市“將慶祝建都3600周年”的設想和計劃裏也能讓人體味到,所謂創設古都實際上不過是為了自身的好大喜功鋪張浪費尋求合法性依據,尤其是在國務院辦公廳嚴格控製舉辦城市周年慶典活動的要求已經下發、最高黨政機關指示不提倡各地城市搞所謂“城慶”活動、同時三令五申要注重群眾利益不能搞形式主義之舉的當口,鄭州方麵拿出“創中國第八古都”的題材並意欲就建都3600周年搞慶祝活動,勢必動用公共資源,而這種做法究竟對於當地居民有何實際意義卻是很耐人尋味的。
雖然還沒有看到鄭州方麵究竟想把這個慶祝活動做成什麽規模,但是,作為地方政府能夠動員的公共資源無非是財政經費、以及通過向管轄區域內企業合作的方式得到類似讚助或廣告的回報。就目前來說,各地地方政府汲取財政的能力都不是很強,所能動用的財政經費也很有限,而且從理想狀態上說,這種財政經費的利用本來就應該通過地方群眾代表機構的人大的監督,因而顯得有些眾目睽睽不太好操作;而與企業聯合,則不免有一相情願強買強賣硬性攤牌之嫌。
而對於鄭州居民而言,這種慶祝活動能夠給鄭州本身帶來什麽好處、能夠給鄭州市民帶來什麽樣的實惠,則卻是個難解之謎,也許又是個久遠的疑團——一派繁華的表象背後,納稅人加重了負擔,而歌舞升平裏麵蘊藏著的可能又是什麽權力濫用及其不可避免的腐敗。
而且,此風一開,會不會又形成一擁而上,弄出什麽第九、第十、第N個古都,繞開國務院不準搞城市慶典的規定,成為新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範本?中國就是不缺有曆史的說辭的地方,拿老祖宗說事、借古人的名義發現實財的事例並不少見。
古都就是古都,不是創造出來的;拿古都說事,大概又是個設好了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