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北京信息化的敗局

(2022-12-31 13:14:37) 下一個

北京信息化的敗局

                                          2006年3月2日

何必

將在2006年全國範圍內展開移動電話網計費網性能檢測,並開展對短信計費準確性的試驗工作,重點整治行業內價格欺詐、價格歧視、虛假宣傳、多收費和亂收費等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略。)

毫無疑問,這是一條會議新聞。其中包含了三條信息:一,2006年開展全國性移動電話計費網性能檢測,對短信計費準確性進行試驗,整治行業內價格欺詐和歧視、虛假宣傳、多或亂收費;二,繼續電信資費整頓;三,手機資費水平變化。

消費者針對移動和固定電話的投訴一直居高不下而且節節攀升。2002年,最高當局在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來促進信息化”的兩化同步進行的權宜之計,目的是為了在發達國家早已進入信息化而中國卻還沒有完成工業化之際,不至於被國際拉開太大的差距。而這裏的信息化,則更多地集中在通信領域,並且由信產部歸口管理。

人們奇怪於,為什麽在中國固定電話、移動電話、互聯網出現了至少以十年計的今天,才開始進行計費準確性試驗;而行業那價格欺詐歧視、虛假宣傳和多或亂收費情況,怎麽到了這麽多年後才進行整治;人們也在質問,如果這種現象是普遍的,那麽這麽多年通過虛假宣傳、價格欺詐歧視和多亂收費給消費者造成的損失,該由誰來承擔賠償責任?人們注意到,電信運營商們大言不慚地宣稱,計費係統存在誤差,但每每這種誤差都表現為多亂收費,而不是少收或者幹脆不收費,這也應該叫做係統誤差?項立剛所謂針對業務而不僅是針對技術的規範,其背後透露著什麽樣的含義?顯而易見的是,係統誤差是技術層麵的,而業務層麵則不然、更多的取決於人為因素,或者說到底,是電信方麵有意為之,故意想方設法假係統誤差之名義搜刮民脂民膏。雖然電信領域的市場化也有聲有色,電信、移動、聯通、網通分治大江南北,但如此形成的寡頭壟斷局麵並沒有給消費者帶來什麽直接的益處。人們更在發問,作為偉大祖國首都的北京,為什麽通話資費水平在全國最高?高到了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公開對此進行質疑,這算是北京的優勢?

信產部透露,2005年平均自在非水平同比下降大約9%,而在上一個5年,電信資費已經累計下降大約45%。而在這個領域,北京又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和進步?2005年8月,信產部和國家發改委批準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在現行的計費方式和收費基礎上,增加按日收取基本服務費的預付費方案和分級限時套餐,電信企業可提供不同限額檔次、計費單元、資費標準的套餐組合供用戶選擇。但是北京一直沒有動靜。

在做這條新聞時,北京電信方麵負責宣傳的人員對記者說,想在北京實行固定電話套餐?沒戲!而北京移動方麵對於上海現今已經開始實施的單向收費能在什麽時候和多大程度上在北京實現時,也很耐人尋味地做了否定性姿態。

人們還記得,在進行全國性固定電話資費標準確定時,針對當時國家計委提出的高中低三檔收費水平,北京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最高檔次。

而進入21世紀,全國各地紛紛采取或明火執仗或偷梁換柱或斬釘截鐵或暗渡陳倉等多種手段進行移動資費水平調整、單向收費此起彼伏的當口,惟獨北京卻巋然不動,牢牢固守著全國最高話費的老大地位,全然不顧無論從電話擁有量-通話業務量上遠遠落後於廣東、個人收入水平落後於深圳和上海等事實。

應該看到,北京是全國公款消費最多的地方,黨政軍最高機構坐落於斯,導致了大量公務電話的存在,這也是首都的榮耀。可這樣一來卻慘了那些個人自掏腰包的電話用戶,也要為了中國特色的官僚體製陪綁進貢。

如此,在個人可支配收入不見增長、可通貨膨脹卻愈演愈烈、各類公共品和生活成本漲價呈星火燎原之勢的情況下,人們信息化的成本也在有限的收入中占據著越來越多的比例。來自電信和移動的係統計費誤差、價格歧視欺詐、多亂收費、以及短信陷阱、包括央視這樣的機構也參與的短信雷區的布局、等等,無不增加著北京信息化的風險和成本,提升著北京的消費成本,降低著北京的城市競爭力,在政府對於壟斷行業和機構價格管製嚴重缺位的環境裏,北京就這麽爛下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