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買房謀殺國民幸福感

(2022-12-31 01:54:16) 下一個

買房謀殺國民幸福感

                                       2006年2月27日

何必

北京市最近開始研究探索建立和諧社會社會評價指標,今後開展市民幸福指數研究與調查。據調查,有40%的市民對於買房、房貸感到很不幸福……(略。)

而在此前一天,該節目也報道過,不少已經在郊區買了房的人紛紛回遷城裏,因為實在受不了“迅速惡化的交通狀況”等。

把扳子打到消費者身上,認為他們負債率過高,這似乎不是很準確。在國家發出著近乎強製性的勒索令裏,個人的選擇空間能有多大?住房、教育、醫療這三座大山哪個是可以逃脫的?除了像老潘這種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分子,又有哪個能夠一往無前堅定不移地拒絕消費?

對於房地產的開發,這似乎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個永遠也說不完的話題。這之中,有著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有著官商勾結狼狽為奸搜刮民脂民膏的萬千伎倆,有著開發商有恃無恐無法無天的行徑,有著買房人淒淒慘慘的欲說還休。

網上流傳的那幾句經典的話是怎麽說來著?“房改是要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是要把你二老逼瘋,醫改是要提前給你送終”!看看,在如此狀況下來奢談什麽幸福,真有些掩耳盜鈴大白天說夢話的味道。

日本最近相繼爆出建築設計師和開發商聯手偷工減料、偽造抗震數據的醜聞,一位業主對此表示憤怒:“花了近半輩子的積蓄,又欠下了十多年的債務,買下了一套等於是自己墳墓的住宅”。

考慮到日本與中國的根本性差異,如果日本人花半輩子積蓄欠下十多年債務給自己弄了個墳墓,那麽在房地產開發商在製度真空中如入無人之境為所欲為、政府幾近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銀行與之互相狐假虎威的情況下,建築領域造假販私的景象更是層出不窮,中國人買來的比墳墓更可怕的又該是什麽呢?

到現在,當局要建立和諧社會了,要開始進行幸福指數調查了。可剛剛開始,就出現了這麽個調查結果,四成的居民在買房與接受房貸服務上有著“很不幸福”的感覺。這還不算其他像車貸、教育貸款之類的調查,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有償服務”觀念逐步深入,生活中的開銷也越來越多,同事各種各樣的壓力也紛紛從政府和社會轉移到家庭。於是,避免家庭的負債率過高,勢必會成為家庭生活的非常重要的一環。而坊間認為,中國的工薪階層把一生中的收入都放在房子、汽車、教育、醫療等方麵,無法進行進一步消費,形成了“貧窮的中產階級”,這不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於是,國家通過收縮銀根、降低類似購買房屋等的條件等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

2005年8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04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指出,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中,自籌資金主要由商品房銷售收入轉變而來,大部分來自購房者的銀行按揭貸款,按首付30%計算,企業自籌資金中有大約70%來自銀行貸款;“定金和預收款”也有30%的資金來自銀行貸款,以此計算房地產開發中使用銀行貸款的比重在55%以上。

如此說來,現今火熱的房地產市場上,基本上是由銀行支撐著。其中所蘊含的呆壞賬風險有目共睹。像易憲容謝國忠所謂中國房地產泡沫與崩盤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於此,人們對中國政府控製的銀行所形成的巨大的金融風險何時爆發拭目以待,並且預知這將顛覆整個經濟甚至其他製度基礎。

當然,中國人一向喜歡報喜不報憂,對於說不愛聽話的人更是恨不得千刀萬剮。大多數的專家學者還是挺身而出駁斥看空說陰者的奇談怪論,梗著脖子對於當下的危險視若無睹。

銀行麵對如此肥缺,自然樂得合夥謀財害命。政府為了掏國民的家庭和個人財富,出台了形形色色的鼓勵消費的政策,並且通過消費信貸製度設計,給了銀行巨大的贏利空間。(同時又別有用心地給銀行各級工作人員留下了巨大的貪贓枉法的漏洞,才出現了銀行各級官員爭先恐後往監獄裏跑的熱鬧景象。)

在國民福利日趨殘破稀缺的當下,當局、房地產開發商、銀行等聯手收拾那些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弄得後者債台高築舉步維艱甚至痛感生活質量下降,並且對自身的生活設計的基本思路、進而對社會製度等都相應產生懷疑乃至怨恨,集中表現在幸福感的缺失上,這應該也是可以預料和理解的。相信,這種趨勢會愈演愈烈,使得社會得到徹底的和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