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大力整治非法停車場

(2022-12-31 01:45:27) 下一個

大力整治非法停車場

                                       2006年2月23日

何必

停車……收費混亂不說,停車場還真真假假沒法分辨……(略。)

記者在建議觀點裏寫到:“現在許多非法收費人員都穿著正規服裝,手拿正規停車票,其實這些都是從一些公司流失出來的,應該加強管理;停車亂收費的問題是老生常談了,蛋是一直沒有一個部門能出來對這種行為進行治理,所有現在越來越猖獗。”

看了這樣的內容,作為該節目的策劃,筆者心裏不太是滋味:如果是城管組織查處非法停車場要求媒體配合,也就算了;而這次卻是記者暗訪拍攝後通知城管執法,這種做法就很讓人感到別扭,媒體與執法部門沆瀣一氣,屁股完全坐到了執法者一邊,這種製作取向很值得懷疑。如果媒體幹起了收拾非法經營者的差事,並且依靠著執法部門,這媒體的公正性就很有問題了。

好在,這隻是記者操作的問題。在節目後的點評裏,立場有著幾乎是根本性的變化。

對於拒絕消費的老潘來說,開車是個非常奢侈而遙遠的事,雖然蒙騙駕照已經有一打的年份,可惹不起還躲不起?至多俺不買車不開車省得被丫挺的折騰成天到晚點頭哈腰裝孫子,因此也就無從知曉這停車費裏的貓膩到底是怎麽著。

可隨著進入該節目組,對北京市犄角旮旯千奇百怪現象的報道,對於非法停車場現象也有所知曉,從記者的報道裏,感覺這些非法停車場的人員真是可恨,光天化日之下無法無天惟利是圖狐假虎威倒行逆施,應該狠狠收拾他們才對。本來嘛,這些非法停車場的“管理者”,錢不少收,可警察一來就溜之大吉,任憑亂停車的處罰單據一張張雪片似的貼而無動於衷,(是不是還有些幸災樂禍?)在停車領域造假販私,弄得機動車主們真偽莫辨,交了停車費還麵臨被處罰的危險。

可筆者每天上班途徑電視台旁邊的一個非法停車場,看到那裏的看車人春夏秋冬起早貪黑風餐露宿,沒車時坐在路邊的小板凳上,一旦有車來了連忙起身指揮停車入位然後收錢給票。看著看著,感覺他們實在很不容易。光是說這指揮停車並且進行看護,也算是付出勞動了。對他們進行處罰,很不合乎情理。

而且,那些看車人都是些北京下崗人員、以及外地來京務工人員,個頂個都是沒什麽本事的人,才會忍受在這種非法狀態下不避寒暑風雨都在露天作業賺取點勞務報酬,他們顯然是沒那麽大的膽量和能耐在停車領域形成大規模弄虛作假的,那麽這種狀況是如何形成的呢?

如果單純穿著停車管理人員的服裝,考慮到現在連警服都滿大街都是,製作或購買假服裝應該不是什麽困難的事;可這正規停車場發票就不是那麽容易製造了,如果沒有特殊渠道,這種發票的獲得應該頗有難度。

而媒體報道,北京市不少停車場,都是那些正規停車場經營者連帶做的,立個牌子就收費,畫地為牢,提供發票、服裝甚至發改委監製的停車場牌子,以假亂真得讓那些機動車主們眼花繚亂;而如果被警方查處,提供方則逃之夭夭,根本不承擔任何責任。想想也是,人家提供了一個掙錢的機會和條件,還能讓人出事抗到底不成?雖然這明顯屬於以權謀私,但畢竟存在就合理嘛。

說來說去,怎麽著似乎都有道理,到底要說什麽?

查處非法還不容易?找個碴兒逮著罰就是了,或者幹脆扭送公安機關。

可為什麽這種非法停車場屢禁不止?這還不是因為北京市停車位太少?現在,北京280萬輛機動車,停車位總共也就才60萬個,有太多的機動車根本沒有地方可停,也就是說,北京市大部分機動車都處於有人生沒人養的狀態,是個準殘廢狀態。

在西方國家,停車位的數量要多於機動車數量,因為機動車要機動,不能隻停放在一個地方。通常,停車位與機動車的數量之比應該為1:1.2甚至1.5,而我們這裏呢?1:0.2!

振作內需蠱惑人心擴大消費讓人們肆無忌憚地買車,可車買了卻不提供停車位,那麽,這種消費算什麽狗屁貨色?如果真是考慮到土地嚴重稀缺,那麽就必須在發展汽車時在停車位規劃上進行係統考慮,采取經濟或其他政策將停車限製措施計入購車和用車成本之中,而不能任憑購買卻不管提供公共空間裏停車這種公共服務。

所以,問題還是歸結到行政不作為上。政府通過發展汽車產業獲得了財政汲取渠道,卻不提供相應的服務,拿了錢不幹活。

從這個意義上說,那些非法停車場,就是在這種行政不作為的局麵裏填補空缺的。而這時,執法部門卻出現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