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春運難中的難得

(2022-12-31 01:17:34) 下一個

春運難中的難得

                                           2006年2月11日

何必

春節前想要坐著火車離開北京,那叫一個難……(略。)

片子的題目叫做“春節回家相當難”,借用春晚小品中迅速攛紅的說辭。很與時俱進嗎?

這是什麽?整個一部對於進入21世紀中國春運期間鐵路客運的大控訴。一票難求,一票難求,改革開放這麽多年了,中國經濟發展到了令人眩暈的地步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到了自從鴉片戰爭以來前所未有的程度了,當政者開始用以人為本當作口頭禪了,執政口號是群眾的利益無小事了,中國的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通訊骨幹網了,中國人均收入煞有介事地提高了,全中國安定團結了,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大國了……可不管怎麽虛張聲勢指鹿為馬,還是一票難求!而且是一票越來越難求。即使是買到票,真準備上車,還是驚心動魄血肉橫飛。那回到中原舉行婚禮的小兩口的遭遇,比電影情節不差吧?而居然就發生在2006年的春節,這是我們國家的榮耀,還是作為中國人的悲哀?

火車站工作人員如何協調數以百計準備奮不顧身上車的旅客?列車上的工作人員為什麽隻開一個車門?那些沒能上車的旅客是否可以因此以購買到指定車次的車票卻不能上車而將鐵道部告上法庭?考慮到郝勁鬆等在鐵路法院訴訟的結果,鐵道部既有自己的公安又有自己的法院這種獨樹一幟的體製是否違憲?是什麽給了鐵道部如此威風凜凜橫行霸道的權力?

看到節目內容,我和欄目組的其他人都為其中的內容感到震驚。如此,中國鐵路哪兒是為人民服務的客運主體,分明是劊子手,鐵路客運領域也簡直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屠宰場,春運已經成為並且成為全中國人民談虎色變的事情。這也是中國特色?這也是21世紀中國人揮之不去的惡夢?也是媒體經年累月指責的題材?

節目最後,首席記者麵對主持人“票都去哪了?”的提問搖頭晃腦地白乎著:“按照新華社的報道,這票實際上進了一個二手市場,比方說北京兩個客站,他多年來,形成了上千家的合同戶,票呢實際上鐵道部門是正規賣出去的,賣到了哪兒,賣到了這個二手市場,而二手市場的人,把這個票再倒出去,這樣呢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差價。隻要對稀缺資源進行壟斷,壟斷經營那肯定會產生巨額的差價,而這個差價肯定是一部分人得了利,而一部分人得不著這個利,從公眾角度來說它就不能達到這種供給和需求的一種平衡;我覺得放開票價啊,隻是一個表麵的東西,咱們全中國是用了什麽呢全世界6%的運力在運全世界25%的人,差的海了去了,所以,中國人對鐵路的這種需求,這個總量是剛性的,而價格的彈性實際上滿足不了這種剛性的需求,真正的問題在於增加運力,那一票難求這種情況怎麽才能根本解決呢,它體製走向市場話,就像民航一樣放開這個市場,可能才能導致真正的票價市場話,隨行就市……”

我是在錄製演播室時才看到稿子,否則,節目後的點評也許會更精彩。至少,這段內容應該出現在節目的某一個段落:“鐵道部目前存在的外部資本進入的諸種障礙:鐵路行業政企不分;所謂路網的完整性以及由此派生的思維運輸資源必須由鐵道部集中統一調度指揮;鐵路運價形成機製與內部財務清算機製;鐵路外部投資者權益保護的相關法律規範空白。”同時,鐵老大吸引社會資金後的使用管理如何得到有效切實的監控、而不是去幹類似鐵通、傳媒(2003年12月25日新京報:12月23日,北京國鐵傳媒(國鐵傳媒)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告成立。這標誌著鐵路資本首次進入傳媒領域。國鐵傳媒的主要投資方與中國鐵道部有著很深的淵源,其55%的股份來自5家鐵道部直屬企業。新公司負責人介紹,這是一家集鐵路資源和社會發行優勢的公司,目前,已經初步形成圍繞出版物發行、物流、信息服務三大核心業務)等等不著調的勾當,誰又能防止鐵道部不會出現交通部門在全國有一半的廳局長翻身落馬現象背後存在著的交通領域規劃、投資、施工、驗收、經營、監管一肩挑的天然腐敗體製的重演?

網友是怎麽說的?“買票光拚體力不行,還得有極高的智商識別各種各樣的票販子,能買張真的高價票那是你運氣好,但你要高著價買了一張假車票,那可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今年回家是站票,到夜裏突然想起廁所那個既安全又寧靜的伊甸園,急忙奔去,晚了,裏邊已經有五個階級兄弟在打呼嚕。”“女同胞們注意了,上火車前一定要去采購成人紙尿褲,別看你買票不容易,到時候上廁所比買票還難呢,咱們女同誌要憋不住那豈是一個尷尬了得?”

這種充滿了無奈、憤懣、惶惑、壓抑、狂燥情緒,也算是以該節目為平台得到了一次電視化的整合。

而以體驗作為調查手段,該節目也算是一個成功。來看如下的記者跟蹤采訪:

(略。)

從節目所拍攝的現場可以看出,這顯然不是“擺拍”(電視行業用語,隻的是還原事情發生時的場景),而是真實情景的記錄。

該節目記者為了拍這個節目,與該片斷主人公小劉多次往返於火車站、代理點、工作單位及其住處,並將如此一段慘痛的經曆和真切的感受拍攝下來,為此起早貪黑。這也算是實實在在的職業精神。

要知道,在火車站買票的成千上萬的人裏,找到一個小劉這樣的題材,也是要花費相當的時間、精力、勇氣和智慧的。對於節目來說,雖然購票經曆越曲折越挫敗越好這種要求顯得有些唯恐天下不亂而且有點不人道,但畢竟,這種事情在春運期間屢見不鮮,主人公的遭遇並不是由於記者體驗才發生的,記者隻不過真實地記錄下了全過程,這就需要記者有著充裕的準備、堅忍不拔的毅力、隨機應變的職業技巧、一往無前的職業態度。

而該欄目此前播出並引起很大凡響的體驗公交車的節目,也是該記者做的。

應該說,體驗式節目,在電視調查類節目中是很具有電視化色彩的,非常利於用電視手段表現事情發生的全過程,以事件當事人行動的記錄者的身份,將事件發生過程以及這個過程中當事人的所作所為乃至情緒變化展現給人們,用記者自己的眼睛裏所見所聞向公眾宣示一個或許密不示人或者無法體會的場景。

而春運難回家和體驗北京公交車這兩期節目,奠定了體驗式節目在深度調查形式電視表現手段方麵的堅實基礎,為此類節目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範本。更可貴的是,記者以自己的職業精神,塑造著電視記者任勞任怨披星戴月體驗的模板,為電視固化了一個新的符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