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手指頭 汙水 國際競爭

(2022-12-04 12:25:46) 下一個

手指頭  汙水  國際競爭

(寫作具體日期不詳,應該是在2000年左右)

何必

我國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時,外方曾經就我們產品成本中沒有或缺少勞動安全和環境保護等方麵的投入,而造成的產品價格上的不公平而大有不滿,認為這是在進行不正當競爭。對此,我們的人員時常憤懣不已。

其實,平心靜氣地說,上述問題或多或少都在我們的企業中存在著。例如,有數據稱,我國企業在利用應該淘汰或禁止使用的舊設備進行生產時,每年光是切掉生產人員的手指頭就有約十萬個!而這些設備,許多是早已超過設計使用年限,或是在也許幾十年前的問世之初,在安全性能等方麵被檢驗結果作不合格產品不能投入使用,可於今,這類耗能巨大、沒有什麽安全保障的設備,依然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數量龐大的各類小型/私營/鄉鎮企業,繼續生產著低劣的產品充斥市場,繼續大量耗費著我們有限的資源,繼續殘廢著工人們的肢體從而人為地擴大著殘疾人隊伍的數量並增加社會保障體係的壓力,繼續著非常低層次的簡單再生產而加重著社會前進途中的包袱。

我們的企業在環保意識上也存在著很突出的欠缺,往往在利潤和環保之中,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單純的利益取向導致了急功近利的驅動機製,造成了工業垃圾的肆虐,河流與近海的全方位汙染,大氣質量的嚴重下降,可耕地大麵積的消失,人們生存的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各種有害物質充斥了我們生活的時時刻刻與方方麵麵。

即使不說我們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遭遇,假如有人告訴你,你所用的產品生產時曾伴隨著血淋淋的手指頭落下,或是你得到的24小時服務是在其生產園區的水池裏一天連續電死了7個人的背景下產生的,或是你所食用的美味是以一泓清泉中的魚兒全部因為鉛中毒而肚皮朝上告別世間、從此這裏不再有清亮的環境為代價,這樣的產品或服務,你還敢享用麽?

從這些現象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什麽呢?是社會責任感的失落,是法人道德的淪喪。自私自利的企業意識惡性膨脹,對於社會和自然資源而言,隻求索取,不講回報,隻顧眼前,不計長遠,隻看利益,不視義務,隻顧老板,不顧員工,趨利避害原則在此僅僅適用於本企業極為寡頭的少數人,在不同的場合、人員、資源等方麵應用不同的行為規範,從而形成了混亂的價值觀體係和日漸動蕩的企業行為模式;另一方麵,也有我們在此方麵立法/司法水平與能力的相對滯後,地方保護主義的甚囂塵上和日益蔓延,權力對市場的多重不合理幹預,作為消費者和勞動者的自然人權利與此不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尊重與保護等問題。

要知道,如果類似勞動安全、汙染問題發生在發達國家的企業裏,甭說他還能否考慮繼續生產而禍國殃民,罰也罰得他傾家蕩產,一起勞動安全事故有可能使你頃刻間片瓦無存,而一起環境汙染事件也可以讓你停產,且來自社會輿論的監督也使你自此失去了產品/服務以及企業的美譽度而使你掉入永劫不複的責任深淵。

我們要參加WTO,要加入國際市場競爭,要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這之中的挑戰,我們的企業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