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挽住一片輝煌

(2022-12-03 19:24:32) 下一個

挽住一片輝煌

(寫作具體日期不詳,應該是在2000年以前)

何必

在熱炒知識經濟的今天,我們看到了一個不爭的事實:越是高科技成份多的地方,對於人的重視程度也越高;我們同樣目睹了令人尷尬的現實,去年媒體對於中關村關注較多的是,以張樹新、沙正治、田溯寧、倪光南、王選、陳劍峰、毛一丁、吳士宏等企業高層負責人離換崗位事件為代表的人才地震;我們也注意到了,中國的軟件業的整體水平未必比印度高到哪裏去,可是平均薪資水平卻超出後者幾十倍,而且一路牛氣十足陽線並舉地向上攀升著;我們還瀏覽著這樣的情形:中關村企業員工的跳槽率遠遠高於其他行業……

原以為風光不再了的現場招聘會,卻改頭換麵辦進了校園;互聯網上那些人力資源站點你方唱罷我登場,劍拔弩張好不熱鬧;獵頭們風投們蹲在中關村的路旁狡詐地盯著每一個大搖大擺的行人;招聘廣告構成了北京主流媒體收入的大部分;培訓業好像還是“外”強“中”幹;人才網站的廣告貼上了公交車、地鐵站、馬路旁和我們的家門口……

這好像不是地緣的原委,也似乎不能用科技進步的代價來簡單描述此中的動蕩和浮躁。人們更多地在思考,這到底是怎麽了?為什麽會這樣?還能怎麽樣?在接受著一些新鮮的技術和觀念的同時,在人力資源領域,我們還有些什麽樣的資源未被發掘和利用?在引進資金和技術時,是否將實用主義的價值觀也捎帶進來了?我們在對曆史的汙垢進行整理清算和揚棄的同時,是否也有了些矯往過正,把一些也許並非那麽惡劣的東西無情地拋棄了,像恩格斯所說的那樣,潑洗澡水把孩子一並扔掉了?

改革開放之初,深圳率先舉起了人才流動的旗幟;如今,上海把挖人的利劍指向了北京,更指向了中關村;那些國際巨型企業紛紛在中國、在北京開辦了研究院所,展開了激烈的人力資源爭奪大戰。

北京怎麽辦呢?中關村怎麽辦呢?光是地方保護也許並不能從根本上有效解決這些實實在在的現實問題。我們還是想老老實實地找個地方談論下這些事情的真相和來龍去脈,算是宣泄,也算是為了挽住久違了的輝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