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BRT之於北京

(2022-12-24 01:06:40) 下一個

BRT之於北京

                                              2006年1月3日

何必

剛剛進入2006年,北京電視台新開播的《城市》在1月2日和3日的節目中,就用了兩期完整節目的篇幅,探討公共交通的困局與出路。

1997年。這一年社會的流行詞是公交優先,各路媒體都在為北京的公交優先歡呼雀躍。當年報道公交優先的記者們有的已經拋棄了公交,早就開上了自己的私家車。但是坐公交的市民9年後還在擠,還在等,還在堵。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王新聲:“我們現在那會對這個月票有效的235條大公共線路做過調查,現在早晚高峰(滿載率)超過70%的,還有144條,所以要緩和擁擠還需要進一步的投入更多的運力。”也就是61%的大公共過度擁擠。根據北京公交網站針對57965網民的調查,上班單程時間一個小時以上的幾乎占到80%,一個半小時的在一半以上。換句話說,一半坐公交上班的市民一年要在公交車上呆15個日夜,或者說有一個半月的時間是在公交車上上班。公共政策學者毛壽龍:“應該說基本上處於一個不及格的水平。”據公交公司統計,2004年光是在月票上的虧損就是10多個億。但是具體公交的成本如何計算,到底虧損在哪裏,公交公司並不願意透露。

國際城市交通谘詢顧問徐康明:“我們沒有必要犧牲一代人的時間,來建設一個城市的公共交通係統,也就是說如果建立一個公共交通係統,需要10年、20年的時間,這個時間太長,也就是說我們一代人、兩代人會承受每天日益擁堵的交通困惑。”巴西東南部的的庫裏蒂巴市號稱世界上公交優先的典範。這個城市人口230萬,規模屬於中等。庫裏蒂巴發展公共交通的訣竅就是快速公交。庫裏蒂巴在城市主幹道的中間開辟公交專用道,25米長的巨型公交車在專用道裏暢行無阻,平均時速能達到每小時30公裏,和地鐵的水平相當。每天有200多萬人次乘坐快速公交。大容量快速公交(BRT)創始人、巴西庫裏蒂巴市前任市長傑米雷納:“實踐證明在同樣投資水平下,同地鐵相比,快速公交係統有可能運載更多乘客,並且更為舒適便捷。”前北京市政府交通顧問組組長、首都建設規劃委員會谘詢專家李康:“像北京這樣特大城市,建立以軌道交通和BRT為骨幹的,它有足夠長度和足夠人口覆蓋率的路網。”巴西庫裏蒂巴市現任市長穀口:“我認為任何一個城市都應該認真思考快速公交係統的應用,因為它更簡單,更快捷,效率更高。”哥倫比亞波哥達市前任市長恩裏克•盤尼羅薩:“新世紀(快速公交)改變了波哥大人們的生活,它每年為市民節省了近300個小時,使人們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上班時精神更加充沛,工作效率更高,最重要的是可以獲得更多的個人尊嚴。”

從事城市電視新聞報道的人都知道,按照目前國內電視節目生死定奪標準、被業內稱之為“萬惡之源”的收視率角度看,有關城市交通的題材對於收視率的貢獻之大是屢試不爽的。自從該節目開始醞釀並很悲哀地誤打誤撞把老潘這樣的邊緣人當作策劃後,我就堅定不移地主張以城市交通為重要的著眼點;同時,公共交通成為其中的主體,也是觸動著社會公平這根敏感神經的法寶。

通過重新開始做專題節目,對於這期原先準備做樣片的有關公交的話題的了解也算是比較深入。從這兩期節目裏可以看到,全世界公共交通的解決方案中相對物美價廉的已經躍然呈現在北京人眼前,或者說,有關公交的各種討論在這裏基本上有了一個很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包括筆者在內,此前很多誇誇其談都是隔靴搔癢或者文不對題,對於城市公交問題究竟應該如何麵對,很多媒體的討論都停留在表麵上或者外圍,並沒有深入到問題的內部探訪其核心實質。人們很多都是在非常情緒化的狀態下進行著揶揄譏諷嘲笑擠兌,而理性的追尋還是必須建立在對於所麵對問題的深入了解與把握上。

因此,對於該節目開播伊始就有如此逼近問題實質的報道,筆者很讚賞製作本期節目的人們。

按照國內外各方的說法,北京這種特大型城市,如果想要不以犧牲一代甚至兩代人的利益為代價、不讓北京人每年都把一個半月的時光花在公共汽車上與惡劣的環境較勁、為了節省公交體係的建設成本並縮短該體係的建設周期,發展大容量快速公交體係(BRT)應該是目前綜合參數和因素加權後的最優解決方案了。

大概,誰都希望北京的公交能夠便捷舒適安全起來,在中國也能夠製造一個樣本與典範。但如此是可行的嗎?節目中,主持人甚至把公交車與小轎車的關係形容成了一副“死對頭”,發展BRT,必須會觸動現有小轎車擁有者的利益。現在,北京施劃公交車專用道的線路長度,也就占北京公交車行駛線路的區區2%的水平,依靠這種比率想要實現公交優先突破困局,怎麽著也實在是天方夜譚;其中觸及到各個既得利益方麵,特別是那些擁有特權的車輛,(有趣的是,零點調查機構日前發布2005年公眾對城市交通不滿狀況,排在首位的就是特權車,而媒體采用該數據時,或者語焉不詳地以“某些車輛”取而代之,或者幹脆不提特權車現象,而將位於次席的“機動車並線不打燈”前移到風口浪尖。)對於占用城市道路會形成太多的阻撓。

設想,如果在北京市區比如二環、三環、長安街、兩廣、平安大道等主幹道上都開通BRT,那麽就會將現有車道中最靠近中心線的道路全部封閉專供公交車使用,這在如今官本位和權本位的體製下,是可行的麽?最簡單的就是,在天安門前的道路上,所有車輛必須避讓公交車,這能夠實現?

人們說,問題的提出比問題的解決更重要。但目前中國的實際情況卻是,問題的解決會經曆太多的變態,以至於人們對此已經不抱什麽希望了,就像對社會公平那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