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

(2022-12-03 18:01:35) 下一個

@

(寫作具體日期不詳,應該是在2000年以前)

何必

你很可能見過這個符號,這個“@”怎麽讀?

隨著互聯網對於我們工作、生活日益全麵、快速而深入的侵襲,越來越多的各色人等名片上赫然增加了個人電子郵件信箱(email--伊妹兒)一欄:某某@某網站,彰顯著與時俱進的觀念風潮;我們也能在太多的場合裏碰到這樣的情形,人們舉著電話向另一端的人聲嘶力竭不厭其煩地反複著自己的網上郵箱的一大堆字母符號,每每讀完後還要重複幾遍以供對方核對,還不惜通話資源的浪費而要求對方照本宣科再朗誦一遭。

這種喧囂嘈雜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這個“@”。

大體上,現在有兩種讀法。

一種是看上去或者自以為國際化程度比較高的主兒們(該群體幾乎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明明地地道道黃皮膚黑眼球很多連黃河長江都沒有越過、遑論出境實地體會被自己在想象裏和睡夢中追捧地天花亂墜的西方文明,卻一改父母替自己做主命名因而剝奪了自身姓名製造權,自作主張給自己弄個什麽“大衛”、“彼得”、“米切爾”、“詹姆斯”之類的美國化的名字混淆視聽標識身份)將其讀成英文的“at”--someone at some website(某人在某網站),加上這伊妹兒到現在為止還沒見到有什麽可以用中文讀寫的,因而念起伊妹兒來嘰裏咕嚕一連串英文、尤其是將這“@”讀成“at”、將其後不可或缺的那個“.”讀成 “dot”而不是“點兒”的時候,念誦者眾目睽睽之下那股子神氣活現的勁兒大了,好像參與國際大循環就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at、dot做起。

另一種則是看上去好像有些食洋不化不倫不類,將那勞什子玩意兒讀作“圈兒A”,讓人覺得實在有望文生義的感覺--可不是嘛,一個圈兒,裏麵一個a,隻是由於約定俗成而不必再嘮叨什麽圈兒裏圈兒外的。這種讀法倒真是符合漢文字象形性質的精神,照貓畫虎囫圇吞棗湊合著念得讓對方知曉完事。

而這兩種讀法都讓人聽上去感覺不舒服,好像或多或少都有著明顯的舶來品痕跡。大概,全世界的人都會如此對待這個美國人鼓搗的東西的發音。

可了解一下才知道並不是這麽回事。作為地中海國家的意大利人秉承著文藝複興的傳統和當下時裝勝地的習俗而將其喚作“蝸牛”;地處北歐在中國人心目中印象為冰天雪地沒有什麽熱情、更多了解大概也隻是西貝柳斯的音樂裏才見到的芬蘭人稱作“喵喵”;與之毗鄰的文化積澱非常深厚的俄羅斯人則昵稱為“小狗”;而作為伊斯蘭國家的土耳其人也把它形象化地謂之“玫瑰花”;連一向以刻板機械缺乏靈活性的德國人也拿它叫做“瘊子尾巴”。

蝸牛、喵喵也好,小狗、玫瑰花、瘊子尾巴也罷,比起沒有任何特色的at、圈兒A來,顯得親近、自然、形象和溫情。

我們總是張口閉口中國特色,以至於這種說法已經成為很形式化的話語。而當我們麵對洶洶而來的日新月異時,卻好像被潮流和時尚掃蕩了智慧與靈感,在琳琅滿目參差不齊的新鮮裏啞口無言,隻能將時光倒轉回到整個一個民族處於呀呀學語的狀態,一直讓我們津津樂道的五千年文明的功夫在這種文化侵襲麵前孱弱蒼白甚至蕩然無存。

而更令人惶惑的是,我們周圍太多的人卻樂此不疲為了全球化到所謂“主流價值觀”及其必然導致的文化趨同而衝鋒陷陣一馬當先,在親手埋葬自己血液中流淌的民族情結與文化意識方麵樂不可支時不待我,好像如果在這方麵無所事事將使其生命黯淡或行屍走肉。

再看看國人間動輒就去拿些英文單詞來意會彼此、媒體上到處充斥的用英文對於某個物品、事件、階段、人物乃至現象的描述與刻劃(中央電視台某足球欄目中的一個板塊甚至連個中文名稱都沒有而隻稱謂作“top ten”——其意為“十大……”)、各級官員也樂得在公開場合講話與交談之中故意在似乎的不經意中崩出個把英文單詞來、很多辦公室門牌上都是中英文俱全這些不勝枚舉的事例,真不知道我們這些中國人在幹什麽。

當然,如果再比照時下流行的“做秀”、“脫口秀”、“T台秀”裏的“秀”不過是英文“show”(意為展示、炫耀)的音譯,媒體裏使用越來越多的"酷"也不過是英文“cool”(意為涼爽、冷靜)從裏到外的照單全收。

勿庸置疑,開放的中國在向世界學習,中國人在對於自身浩蕩數千年的惟我獨尊及其帶來的與國際流向相左相背致使曆史上落後挨打甚至淪為半殖民地的反思、清算與批判之中放逐著自己的靈魂與才智。

問題是,置身於洶湧澎湃當中的中國人,是否還能有自己的冷靜、理性、自尊與獨創。

問題也是,一個缺乏想象力和原創力隻會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的民族,決然不會有受人尊敬的民族地位和發展空間;並且,從經濟角度看,文明傳承的成本在如此境況下是非常巨大的,因為挽救一個文明比維持它要耗費太多的資源。

問題當然是,當法國人、德國人和很多歐洲人在本土上對於僅僅因為說英語的人不友好、甚至動用法律禁止在本土媒體使用外國語言時,我們大概還沒有資格恥笑他們還不如中國人的國際化意識、眼光與步伐。

問題還是,眾所周知,除了中華文明之外的另幾大文明都早已銷聲匿跡,人們現在不得不用時下的模式去解讀古墓中沉睡的古董,古埃及、古希臘文明在古羅馬崇武勢力和精神的浸淫中消亡,這種曆史告戒著作為唯一古代文明流傳至今的中華文明的當代載體的現代中國人:當一種文明不得不用另一種語言去注釋和解讀時,前者的命運是岌岌可危甚至與世長辭的。

什麽時候能夠出現帶有中國特色的有關“@”詮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