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企業退市政策之扯蛋
2005年11月5日
何必
這兩年是國產手機的多事之秋,易美崩盤,隨後熊貓移動、深圳科健、南方高科以及迪比特幾家企業相繼破產。消費者叫冤,零售商也很無奈……(略。)
記者的建議觀點是:(略。)
討論稿子時,記者介紹了大致的內容。老潘還是向記者提出了問題,即為什麽要采訪信產部通信所長?要知道,這種題材顯然不近牽涉到信產部,也不光是發改委,而有很多領域。通常情況下,信產部自己的研究所的官員的確切身份遠不止是個學者,更多的則是個官僚,特別是有關產業政策的態度上,基本上無一例外都是站在本部門的立場上說話,使得如此報道失去了全麵而客觀的視角。
據稱,關於手機企業退出機製的大致設想是,信產部根據市場情況設定行業中最小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和產銷率,設定企業合理生存的最低規模,每隔一段時間對手機企業進行評估,如果企業達不到信產部設定的最低規模,將被勒令退出。
今年7月30日,中消協公布了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分析時說,產品“退市”引發的“售後服務無人負責”現象從而招致了大量投訴,企業也得承擔起售後服務、配件供應、損害賠償等法定和約定責任。
所以,表麵上看,發改委與信產部有關手機企業退市的政策,應該是為消費者負責的舉措;同時,由於手機生產產能大量過剩,導致了資源的極大浪費,所以抑製手機企業投資過度,當然也是令人拍手稱快的事了。
可問題似乎不那麽簡單。
黨政高層早就提出,凡是能夠由市場解決的事情,一定要交給市場去辦,要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方麵的基礎性作用。手機屬於地地道道的消費品,原本完全可以交由市場去優勝劣汰,或者說,完全犯不上由發改委拉上信產部從中插一杠子。就目前手機消費中存在的問題看,也是如此。
比如,手機企業退市引發不少售後服務問題,這並不是由於市場本身調節失靈所致,而恰恰是在目前階段,該市場發育非常不健全,換言之,正是行政對市場幹預太多,才使得該市場長年累月還處於嗷嗷待哺的階段成為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信產部對通信全行業從小到大事無巨細,對市場的正常發育與成長起到了很惡劣的影響。實際上,歐美發達國家手機企業退市後在售後服務方麵還會繼續不少時日,並不是由其行政主管部門(在很多國家根本就沒有這麽個部門)來主使並事必躬親的,而完全是市場力量成就的,一個企業即使退市,也必須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否則將在整個社會中沒有立足之地,甚至身敗名裂徹底失去再進入市場的資格。也就是說,在一個信用與責任體係健全的社會環境裏,無論企業入市還是退市,都必須擔負起對社會的責任,並不僅僅是惟利是圖就能一了百了的。
目前中國手機廠商普遍麵臨著生存危機的實質,並不僅僅是由於退市機製不健全,恰恰是整個市場條件異常惡劣才造成的。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惡性競爭、跑馬占地低水平重複投資、功利浮躁短視的企業行為甚囂塵上等等,這些現象正是由於市場經濟發展非常不充分所帶來的結果。
說到手機產能過剩,更沒有什麽必要由發改委和信產部橫加作為了。在這方麵,市場有能力憑借自身的力量和性能,將資源配置到合理的範圍與水平。很難設想,發改委與信產部那幫官僚坐在辦公室裏就能比成天到晚在市場中摸爬滾打的企業還要熟悉市場狀況,能夠定出企業退出的條件,或者說,按照企業市場占有率和產銷率就能得出什麽企業該從市場上滾蛋了的結論。從法律上說,企業破產隻能是在資不抵債的情況下才能發生,而根本沒有任何市場占有率、產銷率方麵的法律依據;從常理上說,誰也沒聽說過如今開個小飯館還需要有什麽由比如工商局來製定個最低規模,必須要營業麵積達到多少平方米、經營品種必須具備滿漢全席菜品的多少分之一、廚師必須有幾個必須達到多少級別等等,否則就要麵臨勒令退市的待遇。
信產部別出心裁弄出個什麽最低規模,往好了說是一幫子官僚拍腦袋想入非非,以為如此就可以廓清整個市場、使售後服務狀況得以改善,全然不顧即使如此還是避免不了在責任體係幾近崩潰的條件下企業拿售後服務根本不當回事;而往下再說,則無非借此機會設定新的尋租空間,憑借行政標準撈取企業為達標而不得不恭恭敬敬的上貢。
當然,問題還可以再往下推測。事實上,中國行政區隔造成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各地都在形成著天各一方畫地為牢的態勢,在各自區域內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以至於國際上分析說中國國內的貿易壁壘比國際上還要複雜、嚴格而高貴,國內貿易成本要高於國際貿易這種本末倒置的情況。在手機產業上也是如此。各地都在打造自己的手機生產基地,盲目建設重複上馬,成就了投資上的巨大浪費。
如果從這個層麵上看,手機企業退市原本就不是個市場機製問題,而是中央與地方的利益博弈,是行政權力再分配的過程,簡言之,完全是個官場內部的紛爭,是個中央政府強行下馬地方上前赴後繼蜂擁而至的手機生產企業,是看到巨大到了非常荒唐的產能背後隱藏著的經濟、社會乃至政治等方麵的風險才不得已采取的舉動。其目的,更多的隻是要牽製地方勢力不可阻擋的擴大與胡作非為。
地方上呢?對此當然也不會善罷甘休,會想方設法突破限製。即使什麽企業被國家發改委或信產部勒令退市,但地方還會或者不遺餘力或者變本加厲或者暗渡陳倉或者偷梁換柱,保留小金庫與自留地。畢竟,勒令企業退市,中央政府是不會為此買單的;可損失憑什麽要由地方掏腰包?
況且,不管是西部開發,還是振興東北,抑或中部崛起,總會有一刀切的例外嘛。政策這玩意兒,還不就那麽回事。
而這樣,想通過末位淘汰方式還消費者一個像樣的售後服務,做夢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