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窮途末路上的汽車信貸

(2022-12-21 22:56:16) 下一個

窮途末路上的汽車信貸

                                    2005年10月29日

何必

來自亞市的消息,現在北京市場上通過向銀行貸款買車的比例大大下降……(略。)

節目後該如何點評?通常情況下,總會有些無關痛癢文過飾非的言詞。諸如,其實,汽車信貸本身是件好事。希望有關部門在製定嚴格的政策的同時,不要讓汽車消費信貸走上大躍進變成大倒退的路。專家認為,中國汽車消費潛力巨大,預計今年全國汽車銷量350萬台,個人消費信貸車型55%以上是轎車,其增長速度將保持在15%左右,私家車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

從1998年前後北京市場出現了分期付款買車,至今經曆了8年時間,曾經風風火火,也出現了不少爭議和問題。據統計,2003年中國汽車信貸在汽車銷售中占40%,到2004年初下降到20%,2004年8月後下降到不足10%。

為什麽汽車信貸市場低迷?專家認為就少信貸風險造成的。貸款買車熱的幾年,一些商業銀行盲目追求汽車信貸規模的增長,放鬆了對客戶的資信調查,而買車不還貸、騙貸情況不斷發生,造成了大量不良貸款。而一些消費者認為貸款利率太高,趕不上汽車降價速度,索性不按期還款。種種情況造成信貸風險加強。

目前的車貸險實際狀況也使銀行認為他們承擔了過多的風險,所以對汽車消費信貸積極性不高。

而緊縮信貸的政策發布後,國內商業銀行采用的簡單粗放的經營模式,在分析加大時習慣一刀切地甩包袱,過於謹慎,甚至給想貸款買車的消費者設置過多的障礙,實際上秧及了無辜而卻真正需要資金購車的普通個人消費者。

其實,一些媒體所報道的汽車不良貸款已達1000億的數據也遭到一些銀行的駁斥。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個貸處長翠一萍2004年12月說,農業銀行汽車貸款餘額422億元,占四大國有銀行汽車消費貸款的31%,而四大銀行占整個行業的75%-80%,農行的不良貸款大哥隻有2%多一點。按照1000億的說法,農的422億全部都得算壞帳,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出現騙貸的比例實際是非常少的,而且發案情況比較集中,出現案情金額較大,給人感覺很龐大。

農行如此說辭實在讓人啼笑皆非。眾所周知,農行在四大國有銀行中的呆壞帳率是最高的。為此,幾天前,農行還專門對外信誓旦旦說要提升自己的經營品質什麽的。現如今,對外宣稱不良貸款比率僅有“2%多一點”,那麽注定是比其它三家銀行的比例還要低,這倒真是奇聞了。

這幾天,建設銀行在海外成功上市,成為媒體上關注的重要事件。特別是,在張恩照在國內“違紀”而在美國則涉嫌違法這種讓中國銀行、行政乃至司法界都頗為尷尬的事發案不久,建行能夠取得如此業績,當然值得國內媒體大吹大擂了。在如此背景下,各方都在希冀中國的銀行業能夠出現奇跡,能夠擺脫掉由朱小華、王雪冰、劉金寶等銀行高官,以及像黑龍江中行高山、廣東餘振東等銀行中下層工作人員給銀行所造成的負麵社會影響,並通過海外上市使得國內銀行走上接受監督的道路,即使賊走關門亡羊補牢也值得。

可就算這幾個大家夥齊心協力試圖甩掉國有企業懶散慵賴的帽子,在央行連帶銀監會多重領導與扶持下能夠急起直追,可這幫子扶不起來的阿鬥們卻還是這麽不爭氣。

汽車消費信貸原本是中央政府為了振作內需而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在中國,金融政策從來就不單純是行業政策,與政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但凡事放到現如今,再好的政策意圖也會被歪嘴的和尚給念得斜乎了去。在汽車業井噴之際,銀行很樂意為此推波助瀾,不管不顧地囫圇招呼,根本無視客戶資信狀況、以及自身體製上的諸多疏漏。短短幾年時間,汽車信貸就成為全社會人嫌狗不待見的雞肋。

美國80%的私人用車是通過信貸購買的,而全球這一比例占70%。按照這一比例,中國汽車信貸每年應有上千萬億的份額。

可無奈的是,中國的汽車信貸就這麽走上了窮途末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