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也開始宰窮人啦
2005年10月19日
何必
10月17日下午,從中國工商銀行傳出消息,18日起工行將向客戶發出通知,希望能夠在明年6月20日前歸並或注銷日均存款餘額低於300元的小額存款賬戶……(略。)
終於,工行也開始了中國商業銀行的嫌貧愛富之路,針對小額帳戶收取費用了。
在建行率先吃螃蟹,不顧社會輿論的非議與譴責,對小額帳戶收取費用時,其他各國有商業銀行紛紛采取了隔岸觀火的態度,看看公眾對於建行收費的反應。雖然媒體上對於銀行這種不顧國民收入與支出狀況,悍然對小額帳戶采取歧視性收費措施的行經大加鞭撻,但卻絲毫阻擋不住銀行方麵死皮賴臉地以與國際接軌和清理門戶提升工作效率為由,無視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特別是對社會公平擔負的責任,一味盯住錢,不惜動用劫貧濟富的惡劣手段,把小額帳戶及其擁有者的農戶、城市低收入者、老弱病殘等推向宰割的案板。輿論說的熱鬧,但民眾究竟做何反應卻是各銀行是否跟進效仿的關鍵。習慣了壓迫的民眾對於收取小額帳戶費用采取了用腳投票和默不作聲的姿態,使得其他國有商業銀行也就恬不知恥地迅速融入到這個行列當中。
說到工行,坊間早就有過諸多分析。
在案件層出不窮的情況下,銀行們把希望放到了機製轉換上,實現扁平化、集中化管理,但多種因素製約著這一改革的快速推進。工行已經開始了扁平化改革,按照資產、零售和新興業務三大事業部實行垂直管理,弱化按行政區域設立的支行在信貸等方麵的權力。但如此改革帶來的權力重新分配問題卻很難得到解決。事業部製的銀行結構實際上將極大削弱基層分支行行長的權力,必然遭到他們的抵製。政策要靠基層領導來貫徹,但貫徹的卻是損害他們自己的政策。國內銀行在產品創新、後台技術支持等方麵的滯後,尤其是金融體係建設戰略目標的不明確,也是架構改革緩慢的重要原因。數據大集中和內部管理會計方法的完善,實際上是銀行進行架構改革的前提,實際上,國內銀行數據大集中基本進展到中後期,幾大銀行會計係統還不能為內部資金轉移、產品利潤核算提供支持,所以經營架構改革根本無法快速推進。
今年4月,工行股改方案獲批,中央匯金拿出150億美元進行注資,與財政部各占50%股份。但與中行建行股改一步到位不同,工行的股改方案還不完整,需要繼續完善。中建兩行注資時,動用了資本金、撥備和利潤衝銷損失類貸款,央行還發行票據置換兩家銀行可疑類貸款,但工行的方案還未涉及到這兩個問題。知情人士稱,目前工行有損失類貸款1700多億,一部分用工行的所得稅收入衝銷,估計每年有300億左右,另一部分用財政部和匯金公司每年的股權收益和未分配利潤進行衝銷。工行的可疑類貸款規模約4500億,中央傾向於采用與中建兩行相同的方式,即央行發行票據或提供再貸款按一定比例的賬麵價值進行收購,餘下的損失由工行自行承擔。分析人士稱,這樣的話,最終損失就不用財政部拿錢,可能將通過變相提高通貨膨脹率來由民眾承擔了。
有關方麵要求工行迅速上市,越快越好,按照時間表,工行最遲將於2006年上市。意味著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裏,工行將完成剝離不良資產、成立股份公司、將資本充足率提至8%,引進戰略投資者、路演發行等工作。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快速股改的風險不容忽視。管理層考慮,要吸取中、建兩行準備時間越久,發生問題越多的教訓,減少其受宏觀調控的影響,因此工行必須迅速上市。然而讓工行倉促行動,問題也不會少。工行的規模比中行、建行要大,要處理的問題也會很多,同為一個體製下出來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建行與中行經曆過的問題,工行是無法夠跨越的。工行的資產質量要比建行和中行差,雖然近來特別是去年經營大為改觀,實現利潤747億,約為2000年的7.5倍,但這種改變有不確定性。而且中行建行紛紛出事,加大了海外投資者的擔心,穩健、透明地推進股改,才是打消市場疑慮的最佳方式。如果不計現實情況地加速工行股改,結果可能是要麽是製造出新問題,要麽是隱藏了舊問題。
工行和上海銀行等都提出了權力上移、分行定位於營銷中心的改革思路,這是一種向國際銀行業發展趨勢靠攏的業務轉型。對此有專家指出,在這一方麵國外銀行的經驗值得借鑒。首先國際大銀行都善於將自己的目標量化和細化到每一執行層麵,比如在幾年利潤要提高多少,通過哪些途徑來實現,某一特定客戶能創造多少利潤及進行全成本核算等。其次,它們都大手筆地在人力資源上做投資,從篩選、招聘到培訓不惜成本,事實上它們培養和提拔的人才最後為公司創造了相當大的價值。第三,它們都有一個自身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無論是在銀行內部員工中,還是在它們的客戶群中都有很高的認同度。這種基於企業文化的競爭戰略,對於吸引自己的“焦點客戶”至關重要。如果一家銀行不能在規模上與花旗競爭,就應該著眼於通過獨特優勢將客戶吸引過來,形成差異化競爭力。目前匯豐、渣打等都有這樣一套自己的零售金融業務客戶服務係統,這是國內銀行應該學習的。
目前外資金融機構在國內的發展迅速,今年3月末,廣東外資金融機構猛增到51家,資產總額達47.7億美元。有國內銀行承認,外資銀行對它們的威脅已經越來越大了。在珠三角某工行人士稱,“我們的網點優勢正迅速弱化”,受宏觀調控影響,珠三角大量外向型企業對銀行信貸采取一次申請、分次使用、本外幣急速轉換的方式,工行網點地理分布雖廣,但功能單一、難以適應外向型業務需求。而且像廣州等地存在大量的外資銀行數據處理中心等外包機構,規模甚至超過了京、滬,珠三角外資銀行借助外包,對彌補網點不足的缺陷已有所彌補。在票據清算業務領域,珠三角的外包特色令中外資的地位產生改變,珠三角企業客戶大多布在兩岸三地,部分地區境外企業的比重甚至超過本地客戶,涉及到境內外票據往來時,中資銀行並不占多大優勢。此外跨國公司離岸業務開始在北京、上海、深圳試點,但由於缺少境外服務機構,中資銀行開辦離岸業務十分困難,完全落後於外資銀行。
更需要看到的是,與中行建行的股改方式不同,財政部的權益並未用來注銷壞帳,而是保留了下來,與15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注資各占工行50%的股份。這種“反市場”的改革方案透露出的信息就是,政府需要工行繼續發揮其社會性和公共性職能。分析人士指出,財政部不能失去對工行股改的控製權,這是來自於中央層麵的考慮。四大國有銀行普遍存在通縮時期的信貸增量明顯高於通脹時期的特點,但工行信貸增幅在通縮和通脹時期的差別最大,這與其貫徹央行貨幣信貸總量調控政策有關,通縮時多放貸款,通脹時壓縮信貸。農行的信貸增幅最為穩定,這與其執行中央結構調整政策,支持“三農”有關。而中行和建行與其他商業銀行已經逐步趨同。這表明工行、農行比中行、建行更多地扮演了信貸“公共品”提供者的角色。目前縮小東西部差距、振興東北等任務必須由國有銀行輔助,如果工行一蹴而就實現市場化,國家的宏觀調控也會失去一條腿。
綜合看來,工行無論從組織結構、資產質量、效益狀況、品種分布狀態、擴張可能性,以及改革壓力、公共性質等方麵都有著前所未有並且是其他國有銀行所無法比擬的難度與劣勢。
還應該注意到,中國國有銀行動輒提出所謂與國際接軌作為其收取小額帳戶服務費用的理由,可卻絕口不提,國際上收取小額帳戶服務費的同時,伴隨著大量的金融服務,比如提供免費的銀行信用卡、理財谘詢、個人授信額度,等等。而在中國,在收取服務費後,這些服務都黑不提白不提地煙消雲散不見了蹤影。
說穿了,中國的國有商業銀行就是利用收取費用來擴大自身的權利,卻相應地放棄了應盡的義務。通過一家家銀行加入針對窮人收費的行列,讓人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寡廉鮮恥的狗屁國有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