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股權分置也是一堆破爛

(2022-12-18 01:42:43) 下一個

股權分置也是一堆破爛

                                     2005年6月27日

何必

尚福林還是三句話難離本行,一上來就開始介紹股權分置改革的情況……(略。)

最近,有關股權分置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最為宏大而且熱鬧的話題,在這方麵,無論在操作層麵,還是理論層麵,都有著太多的說三道四。

針對尚福林在這次論壇上的態度,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全流通實現之後,股市最大的不確定性解除了,公司股票將按照成熟資本市場的評估體係決定價值,價值投資的理念會在中國股市上真正體現出來。但是也有分析人士表達了他們的擔憂,“假如股改之前整個市場的價值中樞是1300點,那麽股改全部鋪開之後,投資者對股價價值中樞的預期將會降到1000點甚至以下。”

當然,這種狀況注定是監管方不願意看到的。遭遇到股市開張以來的最大跌幅、滬市已經觸摸千點以下的當口,還是出現了神秘的救市資金,使得大盤整體上揚,避免了全麵崩盤的危險。但即使如此,還是避免不了股市開盤以來白白使中小股民近1萬億資金蒸發的結局。如此一個血盆大口吞噬著太多國民的血汗財富,也應該是很經典的了。

從今年開始,證券監管部門下決心要對這個萬人恨的股市進行徹底清理,解決中國股市與生俱來的國有股減持以及股市全流通問題。可無論是從起點,還是程序上,甚或是結局裏,卻依然無法擺脫政府色彩及其對市場的扭曲。第一批四家股權分置試點的出籠,就被各方看作是證監會閉門造車想入非非的結果,而接下來的第二批試點更是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6月27日《東方早報》數據,第二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共有58家上市公司遞交了方案,最終通過了42家。但證監會至今沒有公布其評選標準,這引起了市場的不滿。有落選上市公司人士稱,按說方案技術性很強,證監會不應該對方案進行幹預,即使證監會內部有一個評價標準,但現在還沒有公開,事實上,對方案的遴選不可能有硬性標準,“不是說1000家公司可能有1000個方案嗎?”更關鍵的是,證監會沒有給出不能通過的解釋,也沒有告訴公司應該怎麽修改。有證監會官員解釋稱,證監會要方案簡單,要求方案普通散戶也要能看懂。對此上述人士進行了反駁,“寶鋼的方案比我們的還複雜,有幾個散戶能看得懂它的什麽蝶式權證方案?”而且在42家試點企業裏,很多公司的方案連細節性東西都沒有,隻有初步的股改意向。對此業內人士指出,證監會總是強調公開、公正、公平原則,但它自己在審核環節上總是不清晰,缺乏最起碼的公開性,也就談不上公平、公正了。

從技術層麵看,股權分置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比如優質公司不願意對價,劣質公司希望兜售劣質資金卻又很難找到買主。該數據提及,由於大股東中遠集團持股隻有16.23%,因此中集集團解決股權分置問題時,很難向流通股東送股支付對價,而大股東持股比例低於20%的上市公司,可能都會同樣的問題。中集集團83.77%的股份均在A、B股市場上流通,按照10送3的方案,如果是向全部A、B股股東送股,那麽大股東中遠集團持有的股份還不夠送。假設隻對A股股東支付對價,之後大股東的財富僅會比淨資產增加9.5%,從中集集團的盈利水平和成長性考慮,大股東很難接受這個結果。目前大股東為國有股和法人股,且持股比例低於20%的上市公司共有36家,包括深發展、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等。業內人士指出,對這些公司的大股東來說,減持是不太可能的,一旦減持就有可能遭到惡意收購,因此做股權分置改革隻能是加大成本,沒有現實的好處。這一問題還需要管理層出台對策。

於是,人們對於一窩蜂以及一刀切的股權分置做法提出了尖銳的質疑和批評。這種按照行政方式對市場進行強權幹預的思路與模式,究竟能夠起到什麽效果早就被弄得很熱鬧,特別是吳敬鏈提出,這樣的股市還不如關掉的說辭,更是給這潭混水下了無可救藥的結論。

人們更是通過證監會如此行為指摘其改革的最終有效性乃至正確性。該數據認為,中國政府在進行全流通改革的同時,還考慮救市及向瀕於破產的券商提供緊急貸款。對此英國金融時報有評論員文章認為,這表明中國證監部門根本沒有真正接受教訓,現在要的不是摸著石頭過河,而是跳進河裏,迅速遊向對岸。在經過兩次放棄後,中國證監部門又開始了新一次全流通嚐試,但力度似乎仍不夠。監管部門應當考慮的是:首先,將多數品質低劣的上市公司摘牌,其他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則應盡快出售,雖然可能會暫時造成市場混亂,但卻是使市場確立堅實的長期發展基礎的惟一出路;必須盡可能完善公司的治理標準,讓投資者有信心購買股票;政府如果想要一個高效率的股市,就應該任由境況不佳的券商倒閉,讓經驗豐富的機構取而代之。要實現以上目標,監管部門必須擺脫兩種觀念:一是有本事做到麵麵俱到,即私人所有權和國家控製,大量拋售股份和市場穩定,業績平平的上市公司和高漲行情;二是漸進主義,也就是“摸著石頭過河”,這在產品市場得到過成功,但金融市場不同,政策的不確定性容易引發動蕩,有時過河的惟一辦法就是跳進河裏,迅速遊向對岸,現在就是這樣做的時候了。

可目前看來,說歸說。中國股市要走向健康,也許還真是得推倒重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