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軟過意不去
2005年6月23日
何必
微軟仍在利用其Windows操作係統的壟斷地位控製整個軟件市場……(略。)
有關微軟壟斷的訴訟案件,在全球都鬧得沸沸揚揚,傑克遜也因為這場訴訟成為全世界知名人物,在美國更是幾乎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有人說他就像手持長矛奔向風車的唐吉訶德那樣,很有些美國早期西部牛仔孤膽英雄單打獨鬥的景色;也有人說,傑克遜想利用法官的強權把一個合法的企業搞得四分五裂。國內一些自由主義市場衛道士們更是從消滅政府一切聽憑於市場抉擇的角度,對傑克遜向微軟發難看作是醜惡,傑克遜本人也因此成為中國自由主義者們痛恨的對象,因為,在自由主義市場論者的眼裏,美國是一塊絕對的臨摹聖地,怎麽會居然出現傑克遜這等貨色,悍然動用法律要把微軟整爬下?而此前美國已經有了通過司法程序而使AT&T一拆為四的惡貫滿盈的先例,這本身就是對市場的非禮、不敬乃至摧毀,現在傑克遜退了休還是不依不饒,想幹什麽?
2001年,美國上訴法院推翻了傑克遜在2000年發布的拆分微軟的命令,使微軟毫發無傷地保留了下來。然而,上述法院支持傑克遜的調查結果。這個調查結果認為,微軟通過打擊其競爭對手網景公司的網絡瀏覽器的手段,非法保護其Windows操作係統。布什政府從克林頓政府接過這個案子,在微軟同意讓計算機廠商推銷其競爭對手的軟件產品之後,與微軟達成了和解。
美國上訴法院對傑克遜命令的否定,讓中國不少人大大鬆了一口氣,甚至歡呼雀躍奔走相告,認為這是對企業的重大勝利。自由主義市場論者們希望,現在已經富可敵國的微軟有朝一日把全球給吞並了才好。
但是,微軟在歐洲沒有像在美國那樣幸運。歐洲的反壟斷部門強製命令微軟銷售取消了音視頻播放器的瘦身版Windows,並且允許競爭對手接觸操作係統內部工作原理的信息。
所以,像西方傳統中來不來就言必稱古希臘那樣,當今中國人隻要談及什麽事,也必須言必及美國佬,仿佛這個世界的全部未來就是維係於美國身上,即使是其單邊主義再過分,也應該得到類似微軟那樣合法的地位,來不得任何微詞和抵製。
於是,在以微軟為代表的美國信息產業、特別是軟件業裏,放棄中國自主權,全盤接受國際分工,將國家安全民族利益國民就業等等都拱手相讓也就成為時髦而堅挺的產業政策走向。不久前頒行的中國政府軟件采購政策,被坊間指責為向包括微軟在內的國際巨頭唯唯諾諾亦步亦趨的典型國家行為。
而在這方麵,在中國還在為成為洋奴買辦而殫精竭慮時,鄰國印度卻一舉成為全球第二大軟件開發製造國,(並且是在微軟想把亞洲研究開發機構建立在印度時被印度人堅決拒絕的情況下不得已才挪到了中國卻受到紅地毯的貴賓待遇,顯示出太大的國家利益、民族性格、國民素質方麵的差異。)在事關未來關鍵產業領先方麵讓中國隻能屁顛顛地尾隨風塵。
中國的軟件業狀況又如何?6月21日《東方早報》數據,現在即使用國家的稅收支持,國內軟件業競爭力仍不斷下滑,2003年銷售利潤下降了57%,利潤率僅2%。業內人士指出,關鍵問題在於國內軟件市場規模被誇大了許多。以前大多數企業簡單地認為,中國人口眾多、企業眾多,造就了天然的大市場。對此業內人士稱,國外軟件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後,大大誇大了中國用戶的軟件需求量,認為中國電子政務軟件市場有幾百甚至上千億的規模,而事實上哪有那麽多?曾被寄望為帶來高利潤、高附加值的軟件業,收入情況甚至遠低於硬件分銷。神州數碼擁有近3000員工的ITS軟件服務集團軍每年隻能給公司貢獻不到10%的利潤,而不到1500人的分銷、增值分銷卻提供了90%多的利潤。出現這樣的倒掛現象,並非軟件公司自己不爭氣造成的,所謂什麽樣的市場孕育什麽樣的企業,“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軟件產業與國家經濟水平發展相吻合”。因此之前信產部希望2005年打造若幹50億規模的軟件企業,根本不現實。
這軟件企業規模哪兒是信產部那幫子腦滿腸肥的官員們閉門造車紙上談兵拍腦門就能折騰出來的?希望在年內打造若幹50億規模的企業,真是讓人笑掉大牙,這種缺心眼到了連小孩子都不會鬧出的滑稽夢囈,居然作為信產部47號文件發布,也真是為中國政府的智力水平做了地道的注釋。
溫鐵軍給我發來的大量材料當中,就有人很擔憂地在中央電視台節目中看到中國軍隊在演習中采用微軟操作係統而使人不寒而栗,這將會給未來的戰爭帶來什麽樣的影響,並呼籲全麵采用“龍芯”芯片,以提高中國對自身國家安全的保護水平。
到現在,中國並沒有形成所謂的軟件產業。眾所周知,形成產業的諸要素中,有一個就是需要有大量的產業工人,就像建築之所以成為產業,是因為有大量的建築工人奔波勞作於建築工地上。如果一個行業僅僅是由一些設計人員從事,但卻不能成為普及到具備中學文化程度的人能夠進行簡單操作的程度,那麽形成產業就隻能是癡心妄想。就目前的情況看,中國軟件還是要由那些具有至少大學本科教育水平以上者才能從事,需要掌握計算機原理、軟件設計思維、英語等知識,而這些決非大眾能夠在短期內領略的。於是,軟件設計開發就成為社會精英階層的特區,與印度動輒幾百萬軟件工作人員的規模形成了天壤之別。遑論還有微軟這樣的巨無霸在覬覦著中國區區的軟件人才。而如果這種狀況不加以改變,中國的軟件就隻能停留在作坊的規模與檔次上。中關村從一開始就是為國外廠家攢機器,到現在各地的所謂高新技術開發去不過也是在國際上拾人牙慧位於產業鏈的末端,也是國人司空見慣了的。在核心技術把持在外國廠商手裏的情況下,不這樣又能如何?
其實,中國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操作係統早就問世了,並目前在國家一些重要部門得到了應用,而且從其在生產領域的應用效果上看,由於漢語具有英文無法替代的有模糊而有限的字詞囊括大千世界所有的事務的特性,而不像英文每出現一個新事務就要造一個新詞匯與之對應,因而中國人自己開發的操作係統運算速度與占用空間比微軟產品要更具有應用空間;事實上,在源程序、CPU、操作係統方麵完全由中國人自主開發、而且實現了全漢語設計的項目(被稱作“漢語編程”)問世已經有些時日了,並也在國內一些機構取得了不俗的應用效果。在實驗中,具有高小文化的學生就可以利用這種工具進行軟件編程,為解決中國軟件產業化和日益嚴重的就業問題提供了現實的路徑,並為中國取得電腦核心技術規則製訂方麵的發言權和決定權架構了技術與文化空間。也許,如此技術的出現能給中國人帶來什麽,這應該是不會有太大爭議的。利用母語進行軟件編程,而不是簡單地將國外版軟件進行漢化編譯,使得在理論上實現全民編程成為可能,破除掉由於電腦核心技術的英語限製,做出中國人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在電腦領域形成漢語和英語的兩種體係,彼此製衡與促進,降低該領域中的單邊主義程度,對軟件等方麵的霸權形成現實而合乎情理的剝奪?
當然,從消費形態上說,對於霸權的緩解必然要麵臨使用習慣方麵的問題,從而有著巨大的替代成本。但從國家安全、軟件產業化、提高國民科技素養等方麵看,需要作出選擇。在這方麵,印度是可以作為我們的榜樣的。
人們早就提到,一方麵,去除掉有關部門對於這類漢語編程的鄙視,能夠從與國外廠商的利益誘惑中擺脫出來,為民族產業做些實際的事情;另一方麵,則是從微軟此次發難中看到我們處境方麵的危險,不單純從產品與市場的角度看待類似操作係統的更換替代成本,而是把目光放到國家安全以及中國應有自己的戰略製高點上來應對微軟的企業霸權。
遺憾的是,這種“漢語編程”至今仍處於深閨當中。有關部門由於各種用心,對於該方案采取了熟視無睹甚至封殺的策略,而更熱衷於采用外國廠商提供的產品。個中味道,隻要從朗訊最近以行賄名義裁掉其中國公司4名高級管理人員的事件背後,大體上是可以讀出些許。按照朗訊事件被美國人援引的《海外反賄賂法》進行治理,在中國卻毫發無損,就能看出,中國官員們忙著出台類似47號文件,忙著引進微軟而可以出國考察商討子女接受資助留學移民,根本沒工夫搭理沒權沒錢的中國人自己開發的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