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向騙子致敬

(2022-12-18 01:25:29) 下一個

向騙子致敬

                                               2005年6月18日

何必

小韓就這樣給那家公司當了三個月的廉價勞動力,她很氣憤……(略。)

從本周一的13日開始,該節目就連篇累牘地報道招聘陷阱現象。通過節目向觀眾征集這方麵的經曆、體會、感受和得失。

其實,該節目也在征集有關道路交通中的陷阱、噪音汙染等,同樣得到了觀眾非常熱烈的反饋,每個題目都動能得到數以千計的電子郵件或手機短信。基本上,北京東西南北城郊就沒有什麽好地方,太多的匪夷所思之處明晃晃存在於這個首都。這樣的素材量大概完全可以支持起一個專門的道路交通或環保節目了,而且如果全部確認並拍攝,那就是個電視係列片。

考慮到光發牢騷於事無補,17日,該欄目講這兩個題目下觀眾反饋的內容分別交給了北京市交管局和北京市環保局,接受方都很熱情地接待了記者,並公開表示要及時認真處理。雖然北京市環保局強調,居民之間噪音汙染治理方麵國家並沒有什麽明確的法律規定,迄今為止還隻能是居民之間彼此多體諒包含,凡事多位他人著想,聽起來又是個法律缺位,讓居民自己忍著點,不過好歹這也算是公眾通過媒體向各方表示不滿與疑惑,並還真有了表麵上的回應。

可這個招聘陷阱該向哪個政府部門轉交呢?還真沒轍,到現在也沒找到可靠而合適的下家。

我們當然可以根據勞動法以及相關司法解釋,說試用期雙方應該簽訂勞動合同,比如勞動合同期限不滿六個月不得設試用期,滿六個月不滿一年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滿一年不滿三年試用期不餓超過三個月,滿三年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換言之,試用期長度最多不能超過六個月。但現實狀況是,對於幾乎無處不在的違反勞動法的企業行為,作為應聘者又能怎麽樣?或者說,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越來越時髦而盛行,違法成本越來越低廉而守法成本越來越高昂,讓應聘者如何躲避這前赴後繼的騙局?

本周前半段,節目裏播出了招聘單位夥同培訓學校對應聘者進行什麽房地產銷售資格培訓,並在培訓完畢向學員頒發一個什麽證件,該證被房地產行政部門認定為無效證件,但培訓費用自然是一分錢也少不了的,交了錢進行了培訓,但工作卻沒了蹤影,實際上,所謂招聘就成為學校招生辦班的幌子。對於這淚培訓班,能到哪兒去告發舉報?記者采訪結果,北京市各政府機構沒有部門管理此事,不管是教育還是勞動抑或工商都如是。

另一個招聘單位就更為明火執仗氣勢洶洶。以本單位招聘比如水暖工之類的技術工種為名,向很多應聘者每人收取150元登記費和500元抵押金,就保證其在推薦的單位工作;可當應聘者前往上班地點時,卻被推了出來,說這裏根本不招人;應聘者返回交錢處,遭到嗬斥謾罵,再次在隱瞞身份的記者陪同下前往交錢處,招聘方感覺非常詫異:別人都是來要了一次無果就不再來了,這個應聘者怎麽膽大包天還敢來第二次?在暗訪中,那個招聘方的東北人直言不諱:“你去告吧,愛去哪兒告都行,甭說外地人,北京人怎麽了?也照樣騙,就騙了,你能怎麽著?”

騙子們(這後一個經曆中的則更像是個強盜)竟然囂張到了如此地步,也真是給如今法製化社會一記響亮的耳光。“你能怎麽著?”話說得那麽硬邦邦擲地有聲,刹那間讓人都懷疑到底誰合理合法誰理屈詞窮。看上去,騙子們更像是有恃無恐,響當當地向著這個國泰民安的社會發出著充斥挑戰與不屑的吼聲,而被搶劫與霸占者卻隻有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財產與勞動被蹂躪卻無理可講故而被迫節節敗退的份兒。

這個應聘者也不是沒去政府部門告過,勞動局的答複是這個單位並不是正規職業中介,不歸其管轄;工商局的答複是這個單位頂多是超範圍經營,至於騙取錢財的事不歸工商部門管;公安局的答複是他們也管不了這種事,隻能找法院。還是那個楊律師認為,如果這些應聘者聯合起來,就可以構成被詐騙數額巨大起訴該單位。

也就是說,小額被騙是個幹脆沒轍的事,在實際生活當中,我們的社會對於小額詐騙實在就是聽之任之。

節目後點評作,無論是什麽單位,隻要在招聘時收錢,基本上就可以認定為騙子公司;而更重要的是,這事不歸勞動局、工商局、公安局管,但如此光天化日下的劫掠總該有什麽部門來管管吧?不至於說這種無法無天的行徑卻是光明正大理直氣壯,被欺騙者倒是活該怯生生地倒黴了?

所以,在招聘陷阱方麵的觀眾反饋來勢洶洶,節目組卻根本無法轉交給政府的任何部門。像筆者這樣這大半輩子已經被騙得呆傻昏庸無可奈何的弱勢群體一員,看到兄弟姐妹們被如此明目張膽肆無忌憚的欺壓盤剝,卻沒有任何作為公共服務提供者的政府部門出麵幹預製止管束杜絕這雷醜惡行徑的密集遍布喪心病狂,最終還是隻能勸誡同類們要小心翼翼仔細斟酌,千萬別上了那些喪盡天良且詭計多端的騙子們的當;而且,目前社會治安狀況日益惡劣,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群體越來越多,如果自己被騙得還不是那麽家破人亡,隻能得過且過,反正,政府不管,法律不管,輿論呼籲已經是老生常談並且也不過是畫餅充饑,到頭來還隻能是自己保護自己,雖然心裏堵得慌可卻也別太殫精竭慮冥思苦想,隻當是為了這個和諧社會又奉獻了一把。

開篇兩個女孩的遭遇,還是映襯著如今職場之中的混亂狀況愈演愈烈。想必,那個小韓由於是職務發明,很難向竊取其智力勞動成果的公司討還報酬;她那些“朋友們遇到類似事情很多”也隻能忍氣吞聲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那個小耿則更慘,白白給那個賓館當了5天一文不名的保潔工,在賓館以招聘前台為名的騙局中與眾姐妹們一道當了一次傻瓜。

其實,從觀眾提供的應聘經曆看,幾乎全部都有過被騙的遭遇。有觀眾說近一段時間已經被騙7次,而另一個則說光是在最近一個月裏就被騙4次。我們看倒這楊的內容,是該取笑這些老實巴交的應聘者怎麽如此沒有記性總是在原地跌跤,還是抱怨如今勞動力市場上騙局是如此花樣翻新防不勝防?

時下,中介等於騙子已經是為越來越多的人達成共識的概述。原本,中國就業問題日趨嚴峻,已經成為21世紀最大的社會問題,如何增加就業機會、加強人力資源配置能力、提升人力資本整體水平,是擺在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各界麵前一個異常重要且急不可耐必須認真而全力應對的問題。清華大學社會學係孫立平認為,從80年代到90年代,一部分人的社會心態發生變化,開始產生挫折感。如果將來老的失業群體抗拒的方式是上訪、靜坐、攔車,那麽新失業群體將會是擾亂社會治安,甚至是犯罪。

從觀眾反饋情況看,應該是各年齡段的應聘者都有。其中,應該是包括“老的失業群體”和“新的失業群體”,在就業壓力本來就很大的情況下,還屢屢被職場中比比皆是卻無人問津的騙子們搜刮掉為數不多的錢財,或者無償占有勞動者的勞動及其成果,同時政府則以各種冠冕堂皇的借口進行著行政不作為,整個社會缺乏對就業者的救濟觀念與手段,任憑這種詐騙錢財或強行霸占應聘者勞動成果的做法大行其道並形成示範效應,進一步造就格雷欣法則的普遍恣意橫行霸道。

對於這樣的社會,我們還能指望什麽呢?充其量,隻有向騙子頂禮膜拜的空間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