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企業海外不當競爭

(2022-12-18 00:59:50) 下一個

中國企業海外不當競爭

                                      2005年6月7日

何必

2005年4月底,中興通訊獲得尼泊爾電信100萬線GSM網絡建設合同的消息多少令國內同行有些振奮……(略。)

同日《東方早報》數據,中興通訊和華為在國際市場上的內鬥有逾演逾烈之勢,繼在印度華為遭中興低價搶單之後,4月份中興又在尼泊爾低價奪得了定單。2004年,中興通訊同樣在尼泊爾CDMA全國網絡項目中擊敗了華為,中興的報價是2900萬美元,華為是4200萬美元。

中國那句老話是怎麽說來著?大水衝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認自家人了。在國外火並,告到了中國駐當地大使館的商務處,這也算是小孩子過家家鬧別扭告訴家長的典型範例了。不知道,依靠行政途徑對改變市場結局能有什麽成效;而不訴諸法律而上告政府,也是中國企業對法治的真實感受和解析。

巨(龍)大(唐)中(興)華(為)被坊間稱作中國通訊設施領域的四大天王,而這幾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似乎一直也沒有在彼此關係的扭曲上消停過。在國內有效需求長期低迷、市場空間日益狹窄、贏利手段逐漸枯竭的情況下,向海外市場拓展就形成了企業生存發展的不二選擇。而在海外市場的爭奪中,中國企業之間彼此惡性競爭、不惜置對方於死地的事例屢屢發生。為了進入某一市場,寧肯采取自殺式的低價策略,甚至把競價降低到無利可圖的成本線以下,把同為中國廠商的對手擊垮驅逐出競爭領域。

紐約電信市場調研機構HeavyRead-ing近日正在用一篇36頁的報告試圖論證一點,“中國終端設備供應商正在用犧牲利潤的方式來換取更多的市場份額。”HeavyReading公司常務董事DennisMendyk強調,非盈利的增長是一種不健康的增長,因為這將意味著業務越多,損失越大。通過打出令對手瞠目結舌的低價確實可以換取不少市場份額,但是將會阻止這些公司進一步的發展,也就是獲取業務的穩定收益。目前對以華為等中國終端設備供應商來說,最重要的是在客戶中培養可信賴、高質量的品牌聲譽,而不僅僅是廉價產品的供應商。這種轉變,中興、華為在全麵麵臨海外市場的挑戰之前必須完成。未來幾年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對於全球通信設備市場價格優勢方麵的衝擊無疑將會減弱。“隨著西方運營商對製造運營成本的調整,雙方成本方麵的差距將越來越小。”

但HeavyReading的忠告對於類似中興華為這樣惟利是圖的企業又能起多大的用呢?就中國目前的市場秩序狀況以及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水平和製度方麵看,在把企業塑造成瘋狂掠奪社會資源、透支國民經濟的殺手之際,絕難看出會有什麽美妙的前景。

輿論認為與此同時,這些中國終端設備商則還麵臨著一係列可能束縛它們國際化前進腳步的不利因素。2004年,中興在勞動力方麵的開支為其銷售收入的14%,阿爾卡特的這個比例為33%,而愛立信則為25%。

這種人為壓低勞動力價格獲取競爭優勢的路數,倒也實在體現了中國社會環境裏拿人不當人的本質特征。如此氛圍當中,競爭力的可持續就成了很大的問題。

此外,中國終端設備商麵臨的另一大難題則是知識產權。盡管目前諸如華為之類的中國企業每年在專利組合方麵的增長已經超過諸如愛立信等西方同行,但是中國企業的家底相比之下畢竟還是顯得薄弱。在諸如WCDMA等領域,知識產權較少的企業不得不向那些業內的技術霸主交相當於其銷售額5%~10%的費用。

中國企業在研發方麵的吝嗇早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實。這種功利短視得過且過的企業運營方式,究竟能夠讓企業存活多久,自然使人拭目以待。

除此之外,人民幣匯率可能的變動也將是擺在這些中國企業麵前的一個潛在威脅。目前有部分經濟學家認為,人民幣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升值約25%。若這一旦成為現實,將進一步削弱這些中國企業在勞動力成本方麵的優勢。

其實,除了勞動力,中國的貨幣國內價格(利率水平)、貨幣國際價格(匯率)、土地價格、資本價格(股指)等多種要素與基本品價格長期被壓低,成就著經濟生活當中貧富差距擴大和虛幻的繁榮景象。在融入國際社會時,更多地還是越來越具有邊緣化的趨勢。

《泰晤士報》前總編威廉•裏斯—莫格說,“額外的那個蘋果決定了所有蘋果的價格:如果少一個蘋果,所有蘋果的價格都會上漲;如果多一個蘋果,所有蘋果的價格都會下降。”而這裏所謂的“額外”,就是中國。雖然我們可以為中國對世界的影響樂不可支,但對於邊緣化,又能有什麽樣的揣摩?

《東方早報》數據開篇現象進行評述時介紹,對此業內人士稱,這種在國際上窩裏鬥的現象,並不是個好兆頭。這種企業間的搶單行為從商業上來看無可厚非,但如果從國家利益角度看就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作為國際市場上的後來者,國內企業還相當弱勢,實力遠遠趕不上經營多年的巨頭們,國內企業們應該做的是抱團積蓄力量壯大自己,而不是低價內耗圖一時利益。在這一點上,國家相關部門或行業協會有必要出麵協調一下。

真不知道,此中所謂“國家相關部門出麵協調”是否又是別有用心於強化政權的勢力範圍的說辭與借口。而在實質上對民族乃至國家利益的蔑視,如今中國企業無論上在國內還是在海外的市場操作裏,體現得淋漓盡致。說中國人彼此間難於合作、為了蠅頭小利就能殺人越貨,這應該不是什麽危言聳聽。家醜外揚弊端畢現,讓全世界都看到中國當代民情、倫理與文化狀況,何樂不為?

其實,這種事也絕非發生在高科技領域。聯合國針對蘇丹達爾富爾地區人道主義災難進行幹預,使得中國在當地的石油投資頃刻間化為烏有,成為中國石油海外投資戰略上的一個著名的敗筆。而中石油與中石化在海外的低價乃至惡意競爭,也早就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笑話。

問題還不僅是讓世界目睹中國人同胞之間照死裏掐的熱鬧,對於這類現象所可能引起的影響似乎更為恐怖。

一家設在香港的國際風險評估公司說,中國日益嚴重的腐敗問題構成了最大的全球性威脅。總部在香港的政治經濟風險谘詢公司發表年度調查報告指出,亞洲最腐敗的國家是印尼、菲律賓和越南,但是由於中國的經濟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中國的腐敗問題可能具有最大的潛在破壞力。調查報告說,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跨國企業越來越依賴中國這個生產基地,因此由中國的腐敗而引發的重大危機可能造成嚴重的全球性紛爭,給許多公司帶來災難。這份調查報告對亞洲國家的腐敗程度進行了10分製的評分,0分為最佳,10分為最差。據路透社報道,印尼被評了9.25分,是腐敗最嚴重的國家。中國的腐敗分數是7.33,好於印度的8.33。但是路透社報道指出,中國的國有企業紛紛在海外上市,因此中國的腐敗問題更危險。政治經濟風險谘詢公司在調查報告中以實例說明對中國國有企業投資的風險性。報告列舉了負債累累的廣東企業和投機交易失敗的中國航油這兩個典型事例。中國航油事件是新加坡自1995年巴菱銀行投機交易失敗以來最大的交易醜聞。在新加坡注冊的中國航油在投機交易虧損5.5億美元後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政治經濟風險谘詢公司的報告說,更糟糕的是,當海外上市的中國國有企業陷入麻煩時,他們在中國本土的母公司通常把整個事情推脫幹淨,聲稱這不是他們的錯,而上市企業所在地的管理部門則辯稱,他們也沒有責任,因為出問題的公司隱瞞了事實真相。

這份報告就像是個國內門兒清的主兒寫的,這種情形讓我們多麽的輕車熟路與麻木不仁。可是,比照起最近頻發的中國企業在海外打得不亦樂乎的狀況,在國外針對中國時時刻刻動用著各種合法乃至非法的製裁手段之際,我們又能如何避免啞口無言地目瞪口呆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