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他娘的公交月票

(2022-12-18 00:18:03) 下一個

他娘的公交月票

                                           2005年5月20日

何必

公交票製改革方案已進行了近兩年的研究測算,還在進一步論證之中,將在綜合各方麵意見之後擇機出台……(略。)

這是節目播出當天北京市副市長劉誌華在北京市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上就公交改革所作情況說明裏的內容。欄目預先得悉會議議程,做了如此一本正經毫無新意的報道。原本,可以就此進行拓展報道,比如發達國家人們在市內出行支出占收入比例、使用IC卡將可以增加公交公司多少收入進而測算出月票取消後給月票使用者帶來多少增加的開支等等,但主編記者的倦怠最終還隻能是發了這麽一條既孤零零又幹巴巴的消息。

聽著交通委劉副主任的話,似乎把改革成本轉嫁給乘客是天經地義未可厚非的;而這張耘也是,當了個人大代表真是不知道姓什麽了,死乞白賴根月票叫上勁了,一而再再而三地跳出來衝到台前手舞足蹈慷慨激昂地為北京市當局充當利益代言人,天天端著課題經費打著車忽悠天南地北,不敢招惹權貴階層卻總是與老潘我這等舉著月票苦度時光的弱勢群體過意不去,視若無睹於環境全然沒有改善,並且即使改善也未必就是服務質量提高,(事實上,公交服務質量低劣是有目共睹地球人都知道的,100%的非正點率是他娘的是服務質量?)到底是哪個群體的可支配收入增加(這裏當局習慣於用人均收入來混淆視聽,而居民儲蓄構成增長中絕大部分份額為“一小撮”所貢獻,也就可以說明對於類似月票使用者一族而言,可支配收入提高實在是彌天大謊),以及可支配收入增加應該提高這樣那樣的物價(自然也就無需辯駁地包括衣食住行全方位,比如景點門票、醫藥、教育、司法、公交等)這種說辭在邏輯的荒誕不經、學理上的偏執一隅、事實上的劫貧濟富。

不管怎麽說,這月票被殺戮到曆史,已經是板上釘釘無可挽回的了。討論這樣的稿子,辦公室裏都是對月票消失的無可奈何的態度,隻能是像對著一個身患絕症無法救藥行將就木的人那樣。對著月票這個被中國太多或者孤陋寡聞或者別有用心的人當作是“計劃經濟產物”的可憐蟲憂心忡忡同時也可能假惺惺地送一程,再送一程。

而該欄目向來在交通問題上持有拜金主義傾向,對待公交改革也由於與市法製辦的接觸而一屁股坐到了理解與讚成取消一方。但無論如何,爭辯之後,對這樣的消息還隻是作了諸如要提高借助公交出行人群比例必須讓公交服務能夠讓人喜歡得起來這般說辭。

而《北京青年報》進行規模擴張直接排除人員所辦的《法製》晚報就此是如何報道的?光看它的標題就夠觸目驚心的:“月票拖了公交改革的後腿”!如此直言不諱立場鮮明,把矛頭直接指向月票本身,似乎目前北京公交存在的所有問題都是月票惹的禍,這月票就應該是萬夫所指格殺勿論置於死地而後快的東西,真不知道該報總編王林怎麽對原本就越來越少的社會福利抱有如此深仇大恨,掛一漏萬地竟然做出如此荒謬絕倫的判斷,把所有公交問題歸咎於月票的存在,就像犯罪率居高不下應該歸咎於警察的存在那樣,就算是溜須拍馬也至少還要顧及點自己的臉麵;就算是進行會議新聞報道也還至少應該有新聞人的起碼知識。

《北京晚報》雖然也用了很大篇幅對劉誌華報告歌功頌德,但隻是將公交票製改革放到一大堆舉措之中,列舉了北京市行將采取的方便出行的9大招數,比如將利用公交出行率從目前的26%提高到28%,建立8個綜合交通樞紐,調整布局方便乘客換乘,改革票製,改造8個交通節點,實現交通智能化,提高全民交通素質等等。在標題上,遠沒有《法晚》那麽聲嘶力竭,隻喜形於色地宣稱北京市要投入180億元建設5條軌道交通線和3條大容量快速公交線路。

這9大招數,無論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都是勞民傷財大張旗鼓的事。

180億呀!這是多少錢呢?要是換成百元現金要碼放多大一堆?像老潘我這等沒見過錢的主實在是絞盡腦汁也還是沒概念。隻是,在規劃、預算、施工、驗收、運行、監管等多功能集於一體的情況下,再弄出10個8個像北京市交通局原副局長畢玉璽一條五環路就往自己兜裏劃拉了5000多萬的醜聞,也是保不齊的事。

而同日的《新京報》則在北京市副市長正在煞有介事地描述北京公交美輪美奐的前景之際,以“10分鍾30餘輛公交車擠進德勝門”為標題,繪聲繪色地絮叨了北京公交現狀之悲慘,以及公交車本身無序競爭無法無天的運營狀態。也就是占了不歸屬北京市管的便宜,該報就敢於與北京市主流媒體強調相左,給北京市領導添堵。

公交車彼此爭搶客源,道路秩序混亂不堪,而且這種情況愈演愈烈。要像整治這種狀況,180億不過是杯水車薪,還要提高什麽全民交通素質?啊呸!

為什麽公共交通會如此越來越亂?看看這組數字:北京市18000輛公交車中,隻有8000輛(45%)的能夠使用月票,而這45%的車輛卻運載了80%的出行人群,也就是說,另外那10000輛占55%比例的公交車都是月票無效的,在畫地為牢自負盈虧的管理體製裏,要為各自的利益血拚爭奪,在站滯留攬客強行超車截頭猛拐乃至欺行霸市等等才順理成章地比比皆是。

這些月票無效的車輛歸屬於公交總公司下屬的不同獨立核算的分公司,比如什麽巴士、運通、八方達、以及去年無聲無息對乘客連個招呼都不打就停運了的隸屬於電車公司的康恩專線,等等。換言之,月票無效早就在公交總公司內部被提到實際操作層麵上,在公共服務市場化的旗幟下,公交公司縮減月票使用車輛與線路範圍也有近10年的曆史了。那浩浩萬輛的月票無效車輛,構成北京市公交擁堵的一個非常奇特的景觀,也很形象地詮釋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服務部門是如何利令智昏製造社會混亂的。

那些月票無效車輛中,有的是空調車,有的則不是。空調車不開空調卻收取高額票價一直為人所指,到頭來人們知道,感情是公司把油耗指標承包給司售人員,導致糾紛不斷;而將原本沒有空調的車升級換代安裝空調就加收票價,也是缺德卻讓人沒有任何選擇餘地的事。

這月票無效線路到底還有什麽新鮮的?同日《首都經濟報道》陰險地在播發劉誌華報告消息後,緊接著就做了另一則新聞。

938路公交車從今年5月1日開始更新,車廂舒適幹淨了,可票價也跟著漲上去了。車窗上貼著一張醒目的通知稱從5月1日起更新為新型環保暖風車,根據北京市物價部門相關規定,北京八方達通州分公司運營部對票價進行調整。乘客表示調價後要多花不少錢。運營部則表示,物價有批示,該企業是自負盈虧,虧損了沒人管,購車錢是從銀行貸款。北京市發改委就此的情況說明中證實,原北京市物價局曾經在2003年對八方達公司9字頭線路票製票價進行過相關批複,這次938路公交車票價發生變動的原因是營運車輛由普通車型更改為暖風車型造成的票價調整是符合規定的。

怎麽樣?符合規定!或者說,隻要更換車型就可以有漲價的理由。

如此說來,軍服更換、警服更新、法袍加身、火車車廂變化、骨灰盒加上高科技、教學樓翻建、新藥上市、手術台改造、路燈變換……都可以作為漲價的理由。規定嘛,不都是人定的?官商勾結魚肉人民嘛,這有什麽新鮮的?938路我多次乘坐,到在通州買了房子的馬麗珍家去(媒體很多人都知道我與他們家的關係),那公交車的服務真他媽的不敢讓人恭維。如今,換了新車,就得讓乘客買單,可更換車廂是否經過顧客同意就肯定不需顧慮了。

這就是說,在現今月票無效的線路上,服務與價格就是這麽副德行樣,按照張耘的話說,環境改善服務質量提高,可支配收入增加了物價不漲等什麽呢?人家交通委副主任不也說了,出行方麵的費用肯定會有一定的增加嘛。

就這非月票線路上公交車的德行,怎麽也看不出月票如何像王林之所謂就拖了公交改革的後腿了。

轉過天來的5月21日,北京市各都市報紛紛在頭版登載了北京市公交改革的消息,可見這種消息在社會上受重視的程度,即使是在電視台,隻要牽涉到月票取消的內容就是反饋非常猛烈的話題;《新京報》則直截了當地把“北京將取消部分公交月票”作為頭版頭條的大標題,而去年筆者所在欄目夥同該報謀劃的就取消月票一事進行的熱烈討論甚至已經到了是否涉及社會公平的問題上,到現在各方也不得不接受無疾而終的結局。

所謂“部分取消”無非是說地鐵月票還可能保留,但那個近20年停止增量發售的勞什子更是讓人牢記短缺經濟時代景象的活化石,連帶著走後門拉關係這種傳統方法以及與時俱進的兜售假冒偽劣地鐵月票的千奇百怪。

IC卡取代月票大勢所趨,增加出行成本會從哪兒出呢?那55%的原先月票無效線路就已經是自負盈虧,不得不依靠更換車型來強行漲價謀取錢財,而先前這負擔了80%出行人口的月票線路也要被IC卡乘坐方式所替換,北京市150萬張公交月票就此銷聲匿跡,而包括老潘我以及低收入、農民工、老弱病殘在內這150萬月票人口原本就是臭蟲一堆,根本不算是“以人為本”、“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這裏的“人”或“民”應該包含的對象,這夥人的利益在“以大局為重”、“舍小家顧大家”的荒唐原則裏是根本用不上乜斜一眼的,換言之,月票車輛承載著的80%出行人口都是他娘的什麽玩意兒,弱勢群體原本就是作為人口基礎分母,是改革代價的必然承擔者,是任何利益集團強取豪奪最手到擒來的對象。

如此一來,月票取消無非是把這45%的線路去月票化,把這80%的月票線路出行人口掏腰包化。

就此看來,取消月票政府並沒有減少投入與補貼,而乘客也要為此多付出行成本,雙方多掏的錢到哪兒去了?公交公司唄;公交公司又如何服務呢?更換車型提高票價唄;為什麽要這麽做?環境改善了、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唄。

說是考慮低收入和學生群體,這種按照收入與身份劃分的方式本身存在的技術性問題以及社會公平問題早就被討論過。遑論按照去年北京水價聽證會上那幫子腦滿腸肥的政府官員口口聲聲承諾要考慮低收入群體利益,到最後還不是囫圇全都一鍋燴了?

說是全國100多個城市都已經取消了公交月票,所以北京也應該取消。這事倒奇怪了:怎麽每逢到這時候就要與那些取消月票的城市比,而不去與沒取消的城市比呢?而且,北京與那些城市的可比性何在呢?怎麽不把北京市高考錄取分數線遠低於很多地方這種事也比比呢?怎麽不把電荒時北京周邊地區拉閘限電保證北京電力供應這種用電方式比比呢?怎麽不把北京市享受的五花八門的優惠政策與特權比比呢?

有關北京取消公交月票的事,老潘已經發過不少牢騷了。

說了也沒用。

惹急了老潘就找條會說英文起著洋名字的驢來騎著滿北京城騙吃騙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