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獎勵資金不招待見
2005年5月17日
何必
北京市將設立高級人才獎勵專項資金……(略。)
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進入北京,這下北京可算是要花血本來加強人才方麵的競爭力了。
也就是在七、八年前,筆者熱衷於人力資源方麵的寫作研究之際,與北京市據說是最早做人才新聞的一個資深記者閑談時,他堅定不移地認為,北京不缺人才,根本沒必要像其他省市區那樣出台種種爭搶人才的政策,而是以皇城人的風骨與氣概,看著其他弟妹地區當局們折騰,就算把北京大部分的人才都弄走也不怕。當時,筆者對這種說法很不以為然,說北京不缺人才那就像說中國人怕規矩那樣純屬謠傳。可以想象,一個口裏新聞老手基本麵的觀點就是如此,遑論北京市其他方麵持有冥頑不靈的態度也就在大勢所趨裏了。
不想,在競爭逐漸白熱化的今天,北京市也放下了端了好幾十年的架子,忙不迭地推出了一係列的獎勵措施。
仔細看這六類人才,內容包括:1.被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注冊資本1000萬美元(含)以上的外商投資企業、世界500強中的境外公司在京投資的企業及世界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在京設立的會計師事務所聘用,連續兩年以上擔任副總經理以上或相當職務的人員。2.被軟件企業、集成電路企業聘用連續兩年以上且年薪10萬元(含)以上的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3.被北京科技研究開發機構聘用,連續兩年以上擔任主任或相當職務且年薪10萬元(含)以上的人員。4.被來京投資企業聘用,連續兩年以上擔任常務副總經理以上職務及擔任總會計師、總工程師、總經濟師的人員。5.被來京金融企業聘用,連續兩年以上擔任副總經理以上或相當職務的人員。6.在京國際、國內文化藝術名人、名家和民族傳統藝術專家、體育明星、優秀教練員及傑出文化藝術體育產業經營管理人才。
這些都是些什麽人物?拿第一款來說,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企業、世界500強境外公司在京投資企業、世界知名會計師事務所裏連續兩年以上擔任副總經理職務,這些主兒的年薪基本上都在百萬元人民幣的水平上;而且他們都是早就被各種獵頭公司盯上的人,身價也算是步步高般地不菲,全然用不著其他什麽獎勵。其他的比如軟件或集成電路企業裏的高級管理人才或專業技術人才、北京科技研發機構裏主任職務者、來京投資企業副總或三總師、來京金融企業副總,都是些個原本就拿著很高薪水的人;在京國內外文化藝術名人名家民族傳統藝術家體育明星優秀教練及傑出文化藝術體育產業經管人才,有一個算一個,誰也都不是善茬兒,很難設想用個十萬八萬的就能把姚明、劉翔、張藝謀、馮驥才、陳逸飛之類的名人名家按在北京。給這些人每年最高30萬的獎勵,對他們能起到什麽樣的作用呢?
而且,真要是到了知名企業副總、高科技企業高管、三總師的人,甭說北京,哪怕國際上也都張開臂膀歡迎呢,要真是與比如美國或歐洲那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比拚財力,北京真還是差得很遠,用這麽點子鈔票栓住人,恐怕連壺醋錢都不夠;而真要是到了文化名人名家體育明星傑出經管人才的地步,也根本不會在乎是否給了這麽點錢。
本來,勞動力市場價格應該由供求關係來定。上述那些人才的價格早就被市場給出了相應的標準,而且這種由市場決定的標準對人才的去留來說至關重要,已經具備了決定性的調節作用,還勞北京市人事局什麽大駕來橫插一竿子?這每年最高30萬的資金算是什麽?如果是津貼,不足以形成吸引力;如果是政治榮譽,又顯得過於銅鏽味。
更不用說,吸引跨國公司本身在業界一直有著很多的非議,人們對招商引資的政策究竟能幹些什麽勾當存在著很多的疑問,左大培就一針見血指出,地方政府為了吸引外資不惜將本地最優質的資源以低價拱手出讓給外國資本,透露出向資本意誌卑躬屈膝的姿態,而代價卻是國有資產萬劫不複的流失;而來京投資和來京金融企業,在目前大環境裏,也不過是在為企業崩盤和自己鋃鐺入獄支撐著時光。
再算筆賬呢?按照目前北京符合這六個標準的人來算,總群體數量應該不少於萬人的水平,如果每人每年都得到即使20萬的獎勵,那麽也是兩億元的投入,這樣的財政支出規模,到底經過了什麽部門的批準呢?在預算軟約束的現實財政體製裏,這樣的支出的合法性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同時,把如此巨大數額的財政經費隨意性很強地用於獎勵原本並不很需要如此錢財的那些人才上,卻在地方政府幾乎無處不被俘獲的情況下,社會整體公平被任意侵害,總體福利水平下滑到慘不忍睹的地步,社會貧窮人口生存狀況日間惡劣,卻有著那著納稅人的錢給富貴人群,這種姿態實在有著劫貧濟富之嫌。
現在的執政思路的習慣是,隻關注增量,而對存量滿不在乎。事實上,北京曾經是人才的聚寶盆,這應該是眾所周知毫無爭議的。如果能在用人製度環境方麵進行改善,用不著什麽獎勵,也能勾引那些目標客戶。此前不少公司總部逃離北京南下,就是因為北京來不來就一副老大待搭不理的德行樣,以及行政管理水平低效率差、城市秩序混亂、汙染嚴重等。這些問題不麵對,光給點子狗屁用不管的什麽獎勵,苦了貧困人群,也得不到獎勵目標待見。這種路數實在讓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