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漲價了吧
2005年5月10日
何必
繼3月下旬中國官方宣布調高汽油出廠價後,中國柴油價格10日起每噸上調150元人民幣……(略。)
近幾個月來,國際原油價格仍在高位震蕩。外電報道認為,此次油價上調可能是針對國際石油價格的上漲采取的追溯措施。
此次油價變動是去年3月以來成品油的第6次上調。上一次柴油價格調整發生於去年8月,中國官方當時將柴油出廠價由每噸3100元調整3320元。
坊間早就分析,根據國際油價持續震蕩高企的情形,國內幾大石油企業一定會借此機會再度要挾發改委來謀取本部門利益,而社會上也廣泛存在著市場化和與國際接軌的各種說辭,發改委在這種兩麵夾擊的情況下,勢必采取妥協退讓步驟,被迫提升成品油價格。
前不久,有關柴油漲價的傳聞就已經沸沸揚揚傳得到處都是,筆者也就此結合當時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走勢胡說八道過一番,談及柴油幾乎90%的用戶都是農民,這部分由石油企業叫喊所導致的產品價格連續增長的成本最終大部分都要轉嫁到農民身上。
眾所周知,農民的基本生存狀態是高度分散的小農經營方式,組織化程度非常低,根本無法與幾大石油企業進行利益較量,最終還是不得不默不做聲地接受價格上漲的結果及其壓力。而如此,將抵消國家這兩年對三農所采取的多項優惠政策的效果,甚至還會加劇農民的經濟負擔。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三農政策效果優勢出現削弱勢頭,農民收入費了很大氣力才呈現的增長幅度有了拐點,增幅減緩甚至停滯,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升迅猛,已經化解了全社會對已經為中國改革付出了曠日持久成本的中國農民的情感傾斜。
國家信息中心能源專家認為,“溫和調價”有積極意義,而且現在調價是為了保護春耕時節農民利益。聽起來很動人不是?
近日,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素帕猜提醒,多哈回合談判已經麵臨著破裂的危險,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與會各方在保護本國農業方麵立場很難協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農產品貿易的技術標準和測算口徑方麵幾乎是南轅北轍,如果在今年年底香港談判依然不能取得實質性成就,那麽世貿組織前途很可能就要麵臨麻煩。而通過這種紛爭我們能看到什麽?全世界都對本國農業采取保護措施、甚至有可能導致國際貿易割據遭受顛覆的情況下,中國柴油漲價這種一刀切的調價方式還是頗有劫貧濟富坑農害農的成色。
不僅如此,進入今年以來,各種基本品價格上漲的聲音紛繁嘈雜不絕於耳。除了成品油外,水、電、煤、運也都醞釀著價格上漲,有些早就掀去了羞羞搭搭的麵紗,急赤白臉地揮舞著明晃晃的價格砍刀四處砍殺。雖然類似水務、電力等相關部門有些還煞有介事地宣稱農業用水電等不會漲價,但無可爭議的事實是,一旦水電油運價格上漲,即使提供給農業使用的產品全部都給予優惠,而農資產品以及其他產業使用價格上升也會導致農產品價格受到影響,最終體現在農產品自身的價格當中。如此,說是這類基本品價格對農業有優惠,也不過是權宜把戲,而且抑製不住農產品價格上升和農民利益受損。
這位專家表示,若不發生連動效應此番柴油漲價的預期影響將大於實際影響。這裏麵的假設非常耐人尋味。什麽叫不發生連動效應呢?如何確保不發生連動效應呢?就目前情形看,沒有任何切實而有效的政策法律措施保障禁絕這種連動效應的發生;從社會利益集團的角度看,農民、農業、農村以及徹頭徹尾的涉農產業(而不是那些掛羊頭買狗肉欺世盜名吃裏扒外、依仗著農業優惠政策中飽私囊、為將轉軌過程固化成為社會常態、維持所謂“後雙軌製”狀態並樂不思蜀的既得利益)依然是這個社會中最疲軟孱弱不堪一擊的社會成員。除了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農村有過一段看上去令人欣喜的局麵外,此後近20年的時間,中國農民一直處於為中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默默無聞地做出著巨大貢獻、卻承擔著改革代價、支付著改革成本的狀態,成為被改革甩出社會運行軌道的一群人,而這群人的總數占到全國總人口的3/4,這不能不說是中國社會變革曆史上的一個奇跡。
到現在,這種局麵又有什麽改觀?每逢風吹草動局勢變遷,農民往往首當其衝當作最先的犧牲品,而往往又是最後才能享受到改革成果的階層。這種情形很容易使人聯想起人們形容浪漫而激情的法國人那樣,無論是衝鋒陷陣還是落荒敗退時,法國軍隊都在最前麵。可中國農民卻遠沒有法國人那樣的浪漫,而更多地是被置於無可奈何而又不得不佯裝熟視無睹的境地。
近幾年,三農問題引起了社會越來越廣泛而密切的關注,也成為黨和國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設想的是,以中國人的智慧和政治敏感,中國的宦官幕僚奸商騷客們,早就從中嗅到了新的財富攫取通道,利用三農機遇大賺其錢也成為與時俱進的風尚。而在政法製度缺乏對三農剛性保障的係統中,農民利益率先受損還將是不可避免的。
漲吧,還會漲出個新三農問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