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北京月票果然要取消

(2022-12-17 23:36:00) 下一個

北京月票果然要取消

                                        2005年5月1日

何必

北京市公交、地鐵票製、票價改革有望年內進行……(略。)

果然不出所料,被北京市各界議論紛紛的公交月票取消之事終於付出水麵。作為刊發這樣的消息者,不知道《新京報》作何感想?這是因為去年夏季北京市各種公交車上都安裝了IC卡設備,司售人員也毫不掩飾將取消月票的前景,媒體受眾每天有大量問詢信息,而北京市屬媒體卻不敢率先挑起有關北京取消公交月票的討論,筆者聯絡《新京報》發難,然後北京市媒體再跟進。討論進行得熱熱鬧鬧,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雖然未能就是否取消月票達成共識(這原本也不是討論的目的),但卻引發了諸如這類舉措的實施必須要關注社會公平、IC卡的社會地位、月票是否計劃經濟產物等很多有趣的話題。筆者的討論文章也被刊發。討論持續了約半個月,主張取消的聲音日漸式微,因為人們注意到,取消公交月票本身是政府放棄自身責任的一種表現。

到現在,無論媒體怎麽說,民意如何反對,政府還是決心對抗民意還社會現實一意孤行地在這條路上走下去,而對於這種事關北京市廣大出行人群的方式巨大改變的政策變遷,從各種消息上看,連個聽證會都還沒確定是否舉行,可見政府取消公交月票的堅定意誌。

北京電視台《首都經濟報道》在4月30日播發這則新聞時,很電視地配發了對相關人物的采訪,其中市人大代表張耘表示,工作日期間補助可以,而雙休日就應該取消補助。這張耘也曾經是我的同事,而且共同經曆過被中關村某著名公司克扣勞動報酬的事,也由我牽頭在海澱區勞動局、海澱區法院、北京二中院進行訴訟,也共同看到了司法公正幾近放屁,被克扣者最終敗訴的結局。此後我們過往也算不少,她也給我不小的照顧,我現在所租住的房子就是張耘幫忙找尋並洽談的。她在前年當上了北京市人大代表,然後就很有當家作主的感覺,說話底氣十足,平日凡人不理,實在是屁股決定腦袋,鬧得時不常筋疲力盡身心不支;在媒體上說話馬上就坐到當權者一邊了。而且,就算是為官方搖旗呐喊溜須拍馬,把交通補助分作工作與休閑性質的區分,從技術上很難實施,從本質上更有邏輯混亂之嫌。

《首都經濟報道》在播發行將取消月票消息的後麵,緊跟了一條耐人尋味的消息,說的是現在天氣熱了,巴士公司(注意,這就是開篇所謂已經使用IC卡的車輛,也許從中可以省察月票作古後令人心情振爽的美好景象)很多公交車不開空調引起觀眾不滿,而這巴士是月票無效的公交線路,春夏秋冬無論是否開啟空調都是要按照空調服務價格加收車票錢的(這本身就曠日持久地侵犯了乘客接受與付費對等質量服務的權益)。往往上了這種空調車,任憑乘客軟磨硬泡,司售人員就是想方設法不開空調,其原因是什麽?隨著成品油價格的上漲,巴士將這種壓力悉數由司售人員承擔,規定耗油量,在區區每月千元左右的收入當中,每天還要扣除幾十塊超標油耗錢,而車況惡劣也使得如果開啟空調車輛就會出現熄火等現象,可這類故障公司根本不管修理,任憑甚至故意使空調車的空調成為擺設,卻還要按照空調價格收取(要知道,這是為即使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禁止的,但卻在公共服務領域大行其道,也足見公共產品都是些什麽貨色);更為惡劣的是,企業還要嚴厲命令司售人員不許對乘客說明類似公司不予修車、空調耗能要由司售人員承擔等實情,誰說了說滾蛋,公司頭頭說了,“你不幹有的是人幹!”

我靠,這叫他媽的什麽世道,光天化日之下公然采取如此卑劣的守法欺世盜名魚肉人們。原來人們認為,出租車司機是現代的駱駝祥子,承受著超強度勞動負荷並被公司壓榨,現在看來,公交車司售人員的境況也許更慘,不僅在工作時無法顧及進出口造成很多人患有腸胃、前列腺等慢性疾病,還要在有限收入中被克扣油錢,並且不得不違心對乘客扯彌天大謊,把所有矛盾集中在自己與乘客之間,而巴士公司的領導們卻風平浪靜心安理得坐收漁利。

聽聽北京市有關方麵將取消公交月票理由時是怎麽說的:“針對月票製度不利於合理配置交通資源、均衡運力,增加推廣使用IC卡難度、不利於政府監管和企業內部管理水平提高等問題”。看了上麵巴士公司的行徑,也該知道如何合理配置交通資源均衡運力、有利於政府監管和企業內部管理了。

讓IC卡代替月票,當然能通過這種替換又花一大筆錢,從而形成巨大的尋租空間;而說用了IC卡就能使有關部門測算或及時掌握交通流量狀況以調節交通,在經年累月的公共交通秩序混亂不堪、公交責任體係近乎崩潰的情況下,這種說辭純屬是自欺欺人。

而且,在政府監管和企業內部管理得到加強之際,乘客的利益又被置於何處呢?眾所周知,目前使用公交月票者基本上都是無力承擔巴士、運通等月票無效線路開支、因而必須忍受月票線路公交車的擁擠、惡劣的服務、悲慘的車況、混亂的治安、100%的不正點公共交通服務的城市出行人群裏最弱勢的部分。觀眾曾經反映,如果取消公交月票,將使自己出行成本增加300%至1000%,而這部分財富,就是如此政策從城市最弱勢群體口袋裏強取豪奪來的。

認為全國已經有100多個城市取消了公交月票,這好像是北京取消月票的正當理由。可怎麽就不看看那些尚未取消月票的城市呢?怎麽就不考慮北京實質上是被全國供養的城市因而與其他城市有著很強的不可比性呢?如果北京市非要這麽做,那麽就應該與全國其他城市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沒有任何來自國家的政策傾斜和優惠才是,目前北京市在月票方麵的所作所為,實際上就是什麽好處都占卻什麽責任都不擔,哪邊對政府和企業有利就往哪邊靠,值時,倒黴的就屬月票使用者了,枉負北京居民的名聲,依然要掏腰包為北京建設買單,卻享受不到建設者的福利與快樂。

說月票是計劃經濟的產物,說月票在那100多城市已然被擊斃,這時怎麽不與國際接軌了呢?為什麽不看看國際上那些“計劃經濟”體製下的日本、歐洲國家不僅僅有月票還有周票季票年票甚至次票呢?好像那些資本主義國家裏,就根本不存在“政府監管”、“企業內部管理”似的?

說是公交改革方案“將充分考慮乘客的承受能力,對學生和低保人群給予優惠照顧”,這就如同去年居民用水價格上漲聽證會上政府承諾一樣不可信;即使果真如此,那麽又要喂肥了學生證造假者,同時,按照北京市現行低保收入495元的標準,如果收入達到496元想必就不在優惠照顧之列,那麽如果對此等收入者不予優惠,那麽就會將其拋到新的應該享受低保範圍之內,甚至由於沒有優惠,他們的生活水平比低保人群還要低下。木桶原理的這種分析,在這裏表現為隻要取消月票,那麽無論什麽樣的優惠都會使沒有得到優惠的人群遭遇劫難。在這裏,說什麽羅爾斯的正義原則(比如任何政策變化必須首先考慮到相關利益群體當中最容易受到傷害和損失的那部分人的利益雲雲),隻能是像筆者這般社會最低層人群的美好憧憬裏的癡心妄想和一派胡言亂語,或者也就是停留在《新京報》論壇版麵上的紙上談兵。麵對威權政府,能奈丫挺的何?

而這部分錢又被誰拿走了呢?當然不會是什麽弱勢群體,也更不會是直接為乘客提供服務的公交司售人員。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政府逐漸放棄自身的責任,取消越來越多的社會福利,把公共服務以市場化名義推向資本家,推崇事實上的嫌貧愛富,背離公交優先的城市交通原則,除了增加財政收入外,又會富起比如巴士公司領導之類的一群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