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等到實力強再抗日

(2022-12-17 23:29:42) 下一個

等到實力強再抗日

                                         2005年4月28日

何必

全國各地對日貨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投訴急劇升溫……(略。)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中日關係緊張的話題,占據了媒體很大的篇幅。自從小泉再度參拜靖國神社、日本文部省通過修改曆史教科書審定案、日本鼓勵民間到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釣魚島進行商業性開發等一係列事件,終於引發了中國人原本就非常敏感而脆弱的民族主義神經。

其實,這民族主義情懷原本就很偏頗。坊間與國際輿論普遍認為,這是在國內社會動蕩因素增加、矛盾不斷積累並日趨激化、基層當局不住製造社會不滿情緒的狀況下,為轉移公眾注意力和使積怨能有發泄渠道,而利用媒體引導輿論故意為之的。

事實上,從弱化國內社會負麵勢力影響方麵看,長期把日本當作假想敵進而把公眾憤怒情緒都轉化到日本人身上,確實是很經濟而有效的事情,並且也實實在在地起到了舒緩公眾不滿的社會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日本不過是中國自身社會矛盾的一個替死鬼,也是這些痼疾治理的痛苦承擔者,通過中國一些詭計多端者別有用心的設計,媒體也不過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放大作用,到了公眾那裏,就反映作極端情緒。不信,隨便到網上什麽論壇裏,別說替日本說好話,隻要不罵日本,也會招致洶湧的口水,祖宗八輩都得給繞上,彰顯中日間的世恨情仇。

如此,日本一直很無奈地為中國社會不公平的加劇和貧富差距的擴大付出著很冤枉的代價。盡管日本的確在首相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牌位神社、無良於自身在戰爭期間給周遍國家和民眾造成的災難等方麵很是差勁,但中國國內的狀況卻遠不是像韓國人反感日本那樣純粹而正宗。

需要聲明的是,筆者一向對日本沒什麽好感,其脫亞入歐的種族傾向和經濟至上的社會原則都是為我不齒的。但是,在一派反日情緒與熱潮當中,以及此後各種表象上,我卻看不到什麽值得欣喜之處。

進入4月份,國內各地抗日、抵製日貨的遊行示威此起彼伏。4月9日,北京爆發了醞釀了好幾天的反日遊行。筆者在此前幾天就反複收到過來自不同源頭的號召參加遊行的通知,說明具體時間、地點、注意事項雲雲,最後還俯上了一句“是中國人就將此郵件轉發20人”這樣頗有老鼠會嫌疑的辭令,讓我看到就一撇刪除。其中還說到要通知電視台進行現場直播,我回複發郵件給我的人說這根本不可能。

結果當天晚上,所有媒體齊刷刷保持緘默,對於發生到了外事無小事程度的事件卻沒有一家有任何報道,可以看出輿論控製的能耐,也可以看出對公眾知情權的蔑視。

倒是在此後,當國內各地抗日示威遊行風起雲湧一發而不可收時,國內警方出麵表示此類遊行示威必須要符合法律要求,凡是未經許可擅自組織或參加者都要負法律責任,從此透露出當局的意圖,一方麵比較起韓國舉國上下齊心協力眾誌成城抗日情形來,中國卻出師未捷身先死,還沒交火自己先軟下來,另一方麵則更露骨表現出害怕由此引發的公眾集體行為不可收拾,觸發積重難反的社會積弊,鬧出大亂子。

在宣傳上沒有任何示威遊行報道的情況下,卻把國務院總理在印度就國內民眾進行涉日遊行之事答記者問傳播出來,又成為新聞界的一大笑談。

然後,中國“主流”媒體眾口一詞,什麽青年學生要好好學習、抵製日貨並非理智選擇、應該加強法製社會建設雲雲,聽上去真是南轅北轍。

其中,主流的聲音就是應該加強自己的實力,貧窮就要挨打之類的說辭。

1700年中國的GNP占世界GNP的23.1%,接近整個歐洲23.3%的水平。此後中國經濟持續上升,不管是GNP總量還是發展速度,中國均居世界前列,1820年中國GNP占世界的32.4%,是同期整個歐洲的1.2倍,但結果是20年後即1840年中國被英國打敗了。1890年中國GNP占世界的13.2%,是同期日本的5.3倍,但五年後即1895年中國又讓日本打敗了。(安格斯•麥迪森:《中國經濟的長遠未來》,楚序平、吳湘鬆譯,新華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頁)具有諷刺味的是,即使是在1900年,中國在世界製造業產量中所占的相對份額為6.21%,同期日本為2.4%,中國仍高於日本2.6倍。([美]保羅•肯尼迪,王保存等譯:《大國的興衰》,求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1頁。)

按說,那時候的中國很有實力了,比現在還要強盛,但還是淪為日本人鐵蹄下的亡國奴。就算中國不顧資源、環境、人口等壓力,再保持高速發展恢複到數倍於歐洲和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這在如今是可能的?)的地步,就能免得了敗家子的命數?我怎麽就找不到這份感覺呢?中國官方那些愚蠢的宣傳,什麽時候才能讓人聽進去哪怕一點呢?中國那些可憐的愛國主義者們,什麽時候才能把民族主義情緒用到合適的地方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