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還是讓中國文物在美國呆著吧

(2022-12-17 23:25:44) 下一個

還是讓中國文物在美國呆著吧

                               2005年4月26日

何必

旨在遏製猖獗的中國文物盜掘走私,文物流通或堵或疏在兩國學術界和收藏界引發爭議……(略。)

該報道介紹,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張得勤認為,“這就好比自己管不住自己的孩子,交給別人管一樣,總是讓人有些沮喪”。中國文物流失的源頭是在國內,治本之策是切斷國內的文物盜掘、走私渠道,但目前“治本”尚看不到希望。申請“禁令”實際上是求助於國外的監管,多少也是無奈之舉。

從報道中看,所謂爭論更多的是圍繞著中國的文物到底是不是商品、國外收藏中國文物是否有利於這些文物的保護等問題上。

作為中國人,聽到這樣的爭論,該有什麽樣的反應?問題的核心,好像並不在於中國的文物放到比如美國那樣的地方是否有損於文物的保護,實質立即就會被當今敏感而脆弱的民族自尊心所覆蓋,成為國格問題。

其實,有關文物的報道近來一直就沒有消停過。光是這半年來,相關消息就不絕於耳。

去年11月8日《楚天金報》報道,襄樊市米公祠旁、曾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原中州會館遺址被用於開發商品房的過程中,清挖地基時挖出了大量與中州會館相關的石碑和文物,這些文物由於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大量記載清乾隆以後襄樊民風民俗的石碑和雕刻精美的石門、石柱被摔斷和摔碎。

同為11月8日的《金陵晚報》報道,7日下午,中山東路一施工工地內挖出了一個古代宮殿遺址,經專家鑒定是明太子宮遺址。隨後的數小時裏,施工單位野蠻施工,被開挖的部分原先格局有四分之三被徹底破壞。

2004年11月,南京紫金山上兩萬棵古樹中大部分被砍伐,而這些樹曾經被周恩來命令禁止砍伐,在文革時,如果要砍了這樣的樹也許要判15年刑。

12月22日《新京報》長篇載文,2004年入秋以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南石人山內,有著“活化石”之稱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秦嶺冷杉因蟲害出現大麵積死亡,281株冷杉233株枯死,現僅存活48株。林業部門的調研結果把冷杉死因歸為旅遊開發過度引起。旅遊部門則直指林業主管部門防患不力、貽誤戰機。

今年1月7日《北京晨報》:隻是兩輛現代化鏟車,用兩三天的時間,或明著強行鏟除,或暗著偷摸挖掘,位於山西省原平市的古長城烽火台就這樣永遠地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在施工過程中,這家公司還將30多座漢代古墓全部毀掉。在發現新的漢代墓穴後,當地又發生爭搶文物事件,造成了人員受傷。另據當地文物部門調查,北賈鋪村、北賈村部分村民現保存有許多陶器,一部分文物已經流入地下市場。

不久前,國家文物局認定山東曲阜文物遭嚴重毀壞。國家文物局認為,曲阜孔廟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是連續十一年取得文物安全年成績的先進單位,近期卻連續發生嚴重的文物毀壞事件,必須引起文物管理部門的高度警覺。

……

看上去,我們很與時俱進地闖入了一個喪心病狂損毀文物資源的時期,而且人們都有著倒計時的心態,競賽著誰能使祖宗留下的產業煥發出璀璨耀眼的青春光芒和金光閃閃的利益。

雖然近十多年來,中國打擊文物盜掘的力度一直在加大,但在外界看來,打擊時鬆時緊,經常反彈。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透露,去年一年,我國共發生36起館藏文物、寺廟文物以及田野石刻被盜案件,共丟失各級文物223件。案件發生率比前年上漲了近8成。而海關能查獲的文物也隻是外流文物中的很少一部分。根據公開的數字,2002年全國海關文物走私案是260多起,收繳禁止出口的文物8000多件。這些僅僅是從所有出口貨物的5%中抽查到的。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坦言,且不論追索文物耗時耗力的巨大成本,目前我國能夠追索的文物也隻是實際流失的文物中的一小部分。根據國際公約,走私出境的文物返還所在國家,前提是該國必須提供充分的合法擁有證明,但由於我國的文物檔案並不完備,很多文物無法索回。

當然,這裏會很容易看到,文物保護方麵涉及個部門利益彼此掣肘,標準的缺失,行政不作為,法律又成為戲耍的對象等等。

筆者一位在海關工作多年的朋友,在談起自己的職責時,認為很多工作內容原本就是多餘。很多在鴉片戰爭後流失到國外的文物,到現在被保護得很好。比如在大英博物館裏那些古董,要是放在中國,不管是在文革期間,還是在改革開放之後,都會遭受很險惡的命數。何況到現在,中國的破壞文物之風日盛,隻要是什麽東西出土,就會麵臨被投入市場進入流通實現自身價值的過程,然後就可能在那些殺人越貨者手裏曆經磨難最後支離破碎體無完膚。如此一來,還不如讓這些文物或者長眠地下,或者流落到國外,好歹也算被人類認真對待。畢竟,人類文化遺產並不應該僅僅作為國家財產,而隻應該是人類委托國家進行保護。

如此觀點,與國外一些說法不謀而合。《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稱,美國文物經銷商曾就此協議向美國國務院遞交一份報告,報告裏表示,他們的貿易活動實際上有助於文物保護。弗吉尼亞的一位經銷商認為,中國有很多因為基礎建設導致文物被破壞的現象。比如三峽工程,他的客戶如果不購買這些墓葬品,它們很有可能被損毀。

自己的孩子讓別人管,又有何不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