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禮來涉嫌專利壟斷

(2022-12-17 19:50:08) 下一個

禮來涉嫌專利壟斷

                                         2005年4月22日

何必

禮來的吉西他濱(健擇)專利之爭由來已久……(略。)

這是一起很明顯的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禮來方麵的說法應該是不錯的,在法院最終判決前,禮來的專利仍然有效。這句話可以理解作,國內在企業在法院最終判決出來之前,是無法撼動禮來的專利地位,無法破除由於專利壟斷導致的抗癌藥物生產壁壘,患者也無法免除在知識產權名義下必須支付近乎天價的藥物費用。

這禮來是個什麽公司?是個國際上非常知名的製藥企業,是個一跺腳全世界都要發抖的美國藥物巨頭。它在中國之所以不為公眾注意,是因為比較起像以偉哥而為中國人更加熟知的美國輝瑞、以及英國葛蘭素、德國拜爾、比利時(與中方合資)楊森等來,它還算是相對遵守美國法律以及國際慣例,不在公眾媒體上做藥物廣告,隻是動用人力在醫院進行銷售。而這家公司,是被克林頓吹捧為“很有人情味的企業”,這個拉鏈門當事人不僅可以聽其言,而且還可以觀其行,他還真是常年服用該公司生產的治療抑鬱症的藥物“百憂解”。而該公司目前在中國銷售的抗生素裏,像希克勞、力福樂等等都已經為廣大患者花高價沾染。

而且,禮來還以曾經擁有過傾倒過無數中國女性的化妝品名牌“伊麗莎白•雅頓”而知名,並更由於走專業化道路專心致誌搞藥物把該品牌出售而成為企業發展戰略教學中的案例。

它所牽涉的案例還不止於此。該公司中國醫藥代表所必須具備Group Selling(團隊銷售--指在客戶群體中作產品介紹)知識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改革開放後,國際上一些大型跨國公司及其產品進入中國大陸,許多都是經過香港永裕公司作代理的,而永裕公司在內地的輝煌業績,又吸引了更多的公司紛至遝來。永裕在吸引外資、引進國際先進的產品、技術、服務、管理等方麵的成就令人矚目。禮來公司在闊別了中國大陸50多年後,1993年再度進入大陸時,也是請永裕代理。永裕鞍前馬後夜以繼日鞠躬盡瘁竭盡全力,迅即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這個永裕有什麽特殊的背景呢?

1923年,禮來公司剛剛進入中國,在上海登陸,上海人錢百萬成了該公司在中國的第一位銷售代表。此後的十幾年中,錢百萬為該公司產品和服務的銷售和推廣立下了汗馬功勞。抗日戰爭爆發,禮來公司躲避戰亂,撤離了中國,從此後整整8年,與錢百萬失去了聯係。抗戰一結束,禮來馬上派人到中國,四處尋找錢百萬,終於在香港找到了他。這時,禮來的代表將8年的工資一次性地交給了錢百萬。麵對天上掉下來巨額錢財目瞪口呆的錢百萬,禮來公司鄭重其事地聲明:雖然發生了(對公司而言)意外的戰亂,但公司並未與你解除勞務合同,也未終止與你的合作,至今,雙方的契約關係依然存在並有效;禮來公司是負責任守信譽的企業,不會因為不可抗力就乘人之危進而巧取豪奪;盡管你這些年未能為公司做事,但這不是你的責任,同樣是戰亂造成的。因此,公司有義務支付你8年的工資作為補償,而你也有權利得到這份薪酬;雖然禮來在中國已經不再有任何業務,可對於往事,我們一定要予以公平、合理、切實而有效的清算。錢百萬決意拿這筆錢在香港開辦一家專門從事大型跨國企業產品代理的公司,即永裕公司。於是,便有了半個世紀後禮來再入華夏時的那份從容,便有了故事不經意的流傳。

這個故事應該也算是感人了。拋開其中道德層麵不談,好像誰也不能夠說,禮來如此家底殷實財大氣粗出手慷慨,是因為它掌握了類似專利壟斷權並借此謀取暴利。作為企業形象宣傳,這個故事的確有著很煽情的格調,但如果考慮到克林頓所謂“人情味”到底是針對何許對象,卻讓人有了另外的解讀。如果說,禮來對本企業員工、家屬乃至客戶還算是人道的話,那麽對照起拜耳用1美元專利轉讓費出讓治療疑難絕症藥物的企業行為來,禮來對同行、並且通過同行對中國癌症患者來,在道義上就遠非那麽值得稱道了。

目前,開篇訴訟涉及的法律判決還沒做出。按照其中業內人士的說法,這個訴訟案件將經曆較長的過程,國內抗癌藥物產銷企業也不得不服從於如此司法效率,忍受禮來合法的專利壟斷,患者也必須在可能的情況下拖延病情的發作和惡化時機以等待法律的結果。從擴大開放吸引外資的基本策略以往的情形看,中國法律對外企的超國民待遇采取了有悖法理的區別對待;如果看以往禮來就此專利在中國的訴訟經曆,讓人無法對該專利訴訟提起方的國內企業的結果有什麽樂觀態度。

有數據顯示,中國癌症患病人數占世界的1/3,而且患病人數呈現遞增趨勢;同時廣為人知的是,中國藥品價格奇高,以至於衛生部副部長高強發聾振聵地說如此藥價是對國民的“生吞活剝”。這高藥價是怎麽來的?自然是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利益訴求的結果;而像禮來這樣的“人情味”藥企幹什麽要擁戴和推波助瀾如此謀殺健康與生命的天價?除了要維係醫藥代表跑醫院的人工攤派、醫院相關利益、政府公關、危機應對、新藥開發等等五花八門的開支外,不也是得很人道地給類似錢百萬那樣的人補發工資嘛。

這世道,無論什麽故事的背後,都能夠有異樣的玄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