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行將崩盤
2005年4月19日
何必
四大行近期以來頻頻發生的金融大案,引發了銀監會成立以來最強的監管風暴……(略。)
該報道提及,工行在3月到5月抽調近6300人,組成490多個檢查組,進行業務“合規合法”大檢查;農行在2月到5月出動8萬人次,對2.5萬個經營機構進行風險專項大檢查;中行則部署開展以會計核算為內容的“拉網式”大檢查;建設銀行則重點對案件高發行進行全麵整治,嚴格執行問責製。
來不來就動用成千上萬人進行專項檢查,這也是很具有中國特色的“運動式”成分,風頭一來什麽都緊著點,別鬧著頂風作案,等風頭一過,太陽照樣升起生活還要繼續,一切照舊。而動用如此規模的人力,勢必要輔助以相應的物力和財力,這筆錢當然數目不菲,如果不是國有商業銀行而換了私營企業,無論如何也不會弄得興師動眾進行什麽合規合法、風險、“拉網式”檢查,或是進行什麽全麵整治。
同日《北京晨報》消息,近期案件頻發的中國銀行正在發起一場查漏補缺的運動。該行宣布,通過大排查,他們在4個省的分支機構發現有案件苗頭,涉案金額高的可能達數百萬元。
中行進行自我清理的效果究竟如何,很難判斷。就悲觀主義的態度,對此並不存什麽樂觀期望:用這樣的爛攤子到海外上市吸引海外戰略投資者,其結果無非是國有資產的進一步流失,以及為還前洗錢找到名正言順的途徑。
而同日新華網則把王兆文承認,年初以來曝光票據詐騙案、假按揭騙貸案等,對中行“影響是惡劣的,傷害是巨大的”這樣的話原封不動地端到了公眾麵前。
據稱,中行針對案件中暴露出的薄弱環節,已經采取了一係列整改措施:在管理層成立內部控製委員會及內控專家小組,進一步完善內控風險製度。委員會由行長任主席,負責全行審批政策製度、審議工作報告、處理內部控製缺失引發的重大事件等。著力防範操作風險,製定下發了《中國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指引》、《中國銀行內部控製指導》等業務指導文件,明確授信、資金、存款及櫃台、信用卡、結算等業務流程控製的重點及風險點,指導全轄嚴控各個環節、部位的操作風險。成立監察稽核部,加大稽核力度。製訂了涵蓋各種經營管理責任和領導責任的問責製度。把查處貪汙、挪用、賄賂、詐騙、違規經營案件以及經營管理人員以權謀私、腐化墮落案件作為查處重點。
要不是中國銀行這種財大氣粗什麽都沒有就是錢富裕的國有財閥,很難想象哪個企業能夠在內部監管方麵如此不吝投入,把大筆銀兩放到防備家賊上,甚至不惜挪用銀行資金,降低資金使用效率,在內部形成新的機構臃腫冗員豐盈。
在談到中國的商業銀行現狀時,現任中信銀行行長陳小憲的看法倒是很具有代表,他認為,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在認識上普遍存在三大缺陷:第一,不知道銀行的規模是有限的;第二,不知道資本必須有效覆蓋它的風險;第三,不知道銀行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匹配。
但究竟什麽原因導致國內商業銀行、特別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認識上會出現如此不符合市場運行規則的致命欠缺呢?當然就不是陳小憲能夠言及的了。因為他本人也是在這個特定的政治—經濟生態圈子裏,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2004年是國有大型金融機構人事大調整的一年,牽涉麵之廣、變動規模之大為近年來少見。6月,原湖北省副省長蔣超良調任交通銀行董事長,原交通銀行分管國際部的副行長張建國接任交通銀行行長;原光大銀行行長王川調任中信集團任副董事長,行長一職由原副行長郭友接任。7月,原中信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常振明任建設銀行行長,海南省副省長李禮輝任中國銀行行長。12月,原招商銀行常務副行長陳小憲任中信實業銀行行長。
從這種人事調動中可以看出,銀行與政府官員的角色是緊密相關並可以隨時切換的,或者說,國有銀行本身就是政治生態係統中的部件。如此情狀裏,銀行從最高領導就是官場中的人物,銀行會向誰負責這樣的問題,立即就轉換為政府為誰負責的問題;而公共權力向企業權力的轉變以及讓渡,使得中國的國有商業銀行從性質上就發生了根本性的位移。
建行行長張恩照在海外名聲狼籍不得不去職,也從一個側麵印證此言確鑿。
別忘了,去年中央政府動用450億美元外匯儲備分別注入中行和建行以提高其資本金水平,這種財政行為已經使人們廣為議論,可最後兩個受扶持者還是扶不起來的阿鬥。
同為國有企業,已經在海外上市的中石化原總經理馬富才因重慶開縣井噴事故去職、中海油由於原一把手衛留成調任海南黨政要職,而這種去職或調任按照中國政治規則是要在事先保密的,但卻在海外引起了軒然大波,被指責為欺騙投資者,鬧得中國有關方麵很沒麵子。這種局麵在國有商業銀行身上也無法避免。政企不分的麻煩將很久遠地陪伴著它們,並經由此也長久為國內銀行客戶、國際資本投資者所麵對。
如此狀況下,無論下什麽軍令狀,還是進行什麽檢查,抑或弄什麽新鮮花樣,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的把戲。
作為儲戶,還是想著趕緊把錢弄到外資銀行裏,省得哪天國內銀行崩盤血汗錢轉瞬間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