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給圓明園福海穿紙尿褲

(2022-12-17 00:27:43) 下一個

給圓明園福海穿紙尿褲

                                     2005年3月28日

何必

圓明園園務科工作人員電話采訪中說,這樣做是防滲,圓明園本身水緊張,每噸1.31元,做防滲處理就不滲透了,省點水……(略。)

其實,當天早晨筆者就從網上看到了這則消息。對於要花不少時間瀏覽新聞為節目尋找選題、同時也為寫字罵人找題材的日常工作來說,看到這樣的消息,第一個反應就是:我靠!又他媽的的出事了!這幫傻逼真是傻到了連自己的娘都睡的地步了!隻要睜眼就有那麽多的事可批,這國家算是完蛋了。

網上就是蘭州大學那位張教授的文章,列舉了圓明園鋪設防滲膜的8大後果:嚴重破壞了園林的生態景觀;徹底破壞了園林固有的水係結構;把圓明園的活水變成死水,並與園林草木相隔絕,樹木將麵臨嚴重幹旱而大量死亡,與地下水係隔絕,死水會產生大量腐敗和有毒氣體;徹底破壞園林美學景觀;損壞圓明園的曆史文化價值;浪費巨額資金徒勞無功;加劇海澱區生態惡化,有損於北京市生態環保;與水隔絕的樹木麵臨嚴峻考驗,圓明園生態係統汙染勢必日益加劇……

這張教授還頗為動情地描寫了圓明園的景觀文物科學文化價值。他說是3月22日“世界水日”這天去圓明園瀏覽才看到這幅慘不忍睹的景象。

不知道,圓明園管理部門是否認為這蘭州大學的狗屁教授沒事閑的跑到公園裏瞎溜達個什麽勁,還好像很專業地提出八大後果弄到媒體上聳人聽聞,鬧得當下各界議論紛紛怨聲載道。早知道有如此輿論效應,還不如動用權力,把公園徹底關閉,神不知鬼不覺地幹,等防滲膜都鋪設好並灌了水,誰也看不出來,屆時也就少了這番被戳脊梁的盲刺感。

而工作日每天下午我才到欄目組看記者的稿子、並準備與兩個主持人一起“議稿”(就當天的新聞進行解析評論的背景材料和議論點),卻看到當天節目也對此事進行了拍攝,並且還采訪到了發難的那個蘭州張教授、以及圓明園園務科。雖然這個節目裏缺失對於利益無關者(市民、遊客)的采訪,但做了就得評不是?

原先每年注水三次,共計幾百萬元;鋪設膜後每年隻需要注一次,費用也就減少了2/3,這是何等勤儉節約利國利民的算計。可是,鋪設膜的費用高達1.5億元,這是個什麽概念?即使算上節省下來那2/3的支出,也應該是按照原先常規運行方式幾十年的開銷!

甭說,如此巨大的工程,自然會有與塑料膜提供商的討價還價、施工單位競相爭奪黑白紅道殺得你死我活,別哪天一審計再弄出點子事情來。

管丫挺的呢。今朝有酒今朝醉。那畢玉璽弄了那麽些個人民的幣,最終不才落了個死緩嘛,先爽了再說。

作為城市園林景觀,本身是公共產品,其管理者是接受全民(通過政府)的委托行使公共產品管理權,目的是維護公共產品,並使之能為公眾提供良好的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說,園林管理者並不具備沒有經過公眾知曉、論證並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對景觀進行大規模改造的權利;另一方麵,圓明園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古代造園藝術的集大成者,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發展的頂峰,對於具有如此全國性乃至國際性地位的園林的任何改建,都必須經過社會公示以及充分討論,以確保行為目標與行為程序上的合法性。而這些,圓明園管理部門自然老子天下第一,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幹了就幹了,權肯定還是要大於法的。

說到在湖底鋪上塑料膜會給周邊乃至北京帶來什麽樣的後果,那才不是本屆圓明園管理部門要想的事呢。反正這樣做也是衣錦還鄉光宗耀祖,在上報業績時平添了些許色調。

而在水底鋪設防滲膜,這也算是走進新時代的中國人又一個與時俱進的智慧創舉了,而且還由於古今中外聞所未聞,越發顯示其曠世創意之牛逼。想那八國聯軍到圓明園燒殺搶掠,也還沒琢磨出這麽個駭人聽聞斷子絕孫的勾當呢。

怎麽在節目裏評?有人拿出數據、或者國外的背景資料。倒是老潘我很不耐煩,說這樣的事別弄得那麽義憤填膺的,戲說就完了:這真是個他娘的絕妙的主意,為了防止滲漏就加塑料膜,那還如此說來,把長江黃河都抽幹了鋪設膜都好;這就如同給圓明園福海穿上紙尿褲一樣!

此話一出,整個辦公室哄堂大笑,舉室都覺得如此比喻實在也太絕了。於是,節目裏,高潮東引出此新聞時就把紙尿褲帶了出來,節目後點評,姚長盛也對紙尿褲喋喋不休,把長江黃河都給穿上了。

其實,按照老潘我的意思,圓明園幹的還不夠:除了滲漏,還有蒸發呢。擱著我還得再發揮想象力,不如給福海加個蓋,把丫挺的扣在馬桶裏;長江黃河?弄些個大塑料或橡膠管子套上,直接入海,省得跑冒滴漏;全世界水資源緊張?河流湖泊海洋都給丫弄幹了穿上這紙尿褲!

不知道,要是有最佳創意獎,該給圓明園管理部門,還是給我老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