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弱勢群體
2005年1月4日
何必
現在城裏許多小區都是80、90年代建成的,供暖設備老化造成的跑冒滴漏現象十分嚴重……(略。)
1月4日,北京市區最低氣溫達到-10℃,是入冬依賴氣溫最低的一天,而自從冬至以後,北京的氣溫就一路下跌,出現了13年來最寒冷的冬季。在這樣的氣溫裏,如果室內沒有暖氣,其滋味可想而知。其實,自從北京氣溫驟降以來,各種供暖的反映林林總總不絕於耳,每天幾乎都有幾十條新聞線索,五花八門千奇百怪讓人目不暇接。在製定選題時,往往都要根據當前的氣候特點,把重心側重於廣大人群的感同身受。可實在話,這種抱怨太多了,要做也是勉為其難。
開篇這位主人公的境遇也是夠淒涼的,電視台還叫上了城管人員一道去其家裏檢查,如果不是電視台出麵,城管什麽時候能解決問題也是回事。氣溫下降以來,北京供暖熱線幾乎給打爆了,筆者幾天前也做過體驗,拿起電話撥通那個號碼,按照語音提示不等上個把小時根本無人接聽,觀眾反映的情況一點不假;而說2004年進入供暖季節後城管也肩負著檢查供暖狀況的任務,可至今能夠通過供暖熱線和城管方麵解決問題的寥寥無幾。
主人公供暖出問題的原因好歹是給查出來了,是三層室內跑水可家裏又經常沒人,屬於沒轍。城管顯然無權打開三層住戶的門來修理管道堵塞漏洞,即使是警方出麵也難以在這種局麵上有所作為。筆者曾經就集中供暖的弊端進行過分析,以為這倒是十足的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根本無法根據不同住戶的異樣需求而調節供暖時間、溫度。到現在,這集中供暖的弊病更是多了出來,如果一家沒人,不說可能收不到供暖費,連修理都成問題。
這下,主人公不能說是供暖部門不作為了,人家還是仁至義盡地供了暖,隻是由於居住所在地的特殊情況而出現了問題,也不在供暖部門權限範圍內。就算是國家規定北京市冬季供暖室內溫度必須達到16℃以上,可現在的問題並不是供暖企業造成的,板子肯定是不能打在他們身上。
主人公所在小區居委會就此供暖問題的解釋也不無道理,現在問題不是出在供暖企業那裏,而是出在供暖管線的維修保養上,而老舊社區物業費、房租和供暖費長期收不上來,自然維護費用也就捉襟見肘,拿不出錢來對供暖管線進行常規或突擊性維修,這樣也算是老就社區的老大難問題。板子似乎也不應該打在物業身上。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主人公這個冬天要在電暖氣和羽絨服的環繞裏度過這個飛揚跋扈光明璀璨的寒冬,巴望著催人激奮的2005明媚的春光早點來臨。三層住戶什麽時候能夠聯係上、管線什麽時候能修好、費用誰來出、等等問題都懸而未決。不知道到了今年秋末這樣的問題是否能得到解決。
城管盡力而為了,供暖部門沒有過錯,物業方麵一肚子理所當然的苦衷,都沒有什麽閃失。可問題在於,主人公室內的溫度還是最高14℃,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造成這種局麵的,肯定事出有因。現在隻有主人公為此每時每刻付出著代價,而其他部門都推得一幹二淨。
所謂“由於各種原因”,其實就是眾所周知的譬如原來所在單位破產倒閉關停並轉,使得大量這種“老舊社區”裏先前由福利分房帶來的問題留下了無窮無盡的隱患和禍根。在企業產權改製過程中,出現這類問題似乎也是在所難免。前不久該欄目報道北京不少這類老舊社區電梯到了報廢年限卻沒有費用更換、帶來越來越多而且日趨嚴重的安全隱患,其原因與本篇如出一轍,如果因此而導致傷亡,同樣會被各方推得片甲不留。
但問題是,在計劃經濟體製下,國家是以超低報酬強製性換取人們的勞動,同時以提供類似就業、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方麵也許劣質但至少公平而令人心滿意足的生存環境來占有勞動力資源。
到了市場經濟時代,以改製為名,把大量此前在超低勞動報酬條件下為國家做了長期貢獻的勞動者拋到體製轉軌的軌道之外,國家作為公共產品提供者原本對這些人的製度性承諾成為一紙空文,而作為債權人的這些人卻一方麵失去了過去的生活環境及其預期,同時也無法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反倒成了表麵上看社會的累贅與時代進步的副作用和保守力,自身和家人都要生活在徹骨的寒冷之中,也許在供暖不成的情況下不得不倒退到燃煤取暖的抑或刀耕火種的年代。更為可怕的是可能還要飽受社會上的冷嘲熱諷流言蜚語,好像貧窮與饑寒交迫是其自身無能所致,甚至是此前為國家效力過程本身的報應,進而承受巨大的社會與心理壓力以及日趨繁重的經濟負擔。
如果像這樣形成債務人永遠比債權人理直氣壯的格局,那麽公理好像也就沒有存在的餘地與可能了;而如果社會上對於弱勢群體之所以弱勢,隻是由於其無能、或者曾經領教過計劃經濟時代大鍋飯體製裏的殘羹剩飯,並因此得出結論說這屬於咎由自取,當然就更不值一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