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車市甭臭美
2004年11月28日
何必
廣州車展周末迎來“井噴”局麵……(略。)
筆者在北京,沒有機會去廣州(上次去距離今天已經過去16年啦),領略車展那種熙熙攘攘門庭若市裏三層外三層密不透風的壯觀,以及參觀的人們汗流浹背筋疲力盡的模樣;不肖說,按照刑事發案率高居全國之首、在押人犯數量接近全國1/4的廣東,沒去這車展也少了被偷搶的煩心事;現如今北方已經冰天雪地,而南粵依然陽光和煦溫度宜人,給這才開辦一年多的廣州車展造就了良好的舒適環境;而先富起來的廣東人也樂得為車展助興,媒體不失時機地將此也叫做“井噴”,在全國性車市大蕭條的現實當中,用著如此被爛掉的詞匯,也是記者詞匯貧乏的寫照。
廣州車展參觀人數再創新高,多麽讓人心情振奮。這篇新聞稿繪聲繪色地寫出了當時的景象,也還是沒注意,把廣州車展還是少不了中國特色農貿市場的架勢給透露出來,參展商“如何能在洶湧的人流下把持住?”,展車也要賣車,就像老舍筆下那位勸說自己女兒賣淫的父親的那句話“閑著也是閑著”,不賣做什麽?在廣州,與在全國其他地方一樣,根本沒有什麽純粹的展覽,而都要弄成展銷會。
中國車市火呀,火到了什麽程度呢?近來國際上有種說法,說是中國車市拯救了世界汽車製造業。如果沒有“中國項目”,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總裁尤根•施倫普的亞洲戰略也許已經崩盤了,他本人的總裁地位也可能已經不複存在。但這一切都在今年有了轉機。今年5月3日,在中德兩國總理參加的儀式上,施倫普以及公司中國區總裁菲舍爾與北京汽車公司總經理安慶衡簽署了合作協議。根據這個協議,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將和北汽合作,從2005年完成年產2.5萬輛奔馳C和E係列生產規模的合資企業。施倫普表示,在中國造奔馳是該公司亞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大眾公司正在馬不停蹄在上海建造新廠;本田公司除了保有廣州的生產線外,也北上與長春一汽達成了合作協議,三菱公司等眾多日本汽車製造企業希冀在中國能挽救其半死不活的頹勢;而此時,中國各地也紛紛把汽車製造業當作發展地方經濟的支柱產業,全國省市區幾乎都上馬了自己的汽車製造企業,而且也都是各家自掃門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不顧國家規定而爭先恐後采取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招商引資,任由國有資產流失也要保證本任地方政府的政績上GDP的全線漆黑,由此產生的地方保護和惡性競爭此起彼伏,直殺得昏天黑地民不聊生。
早就有人擔憂地指出,中國人地關係緊張將嚴重阻礙汽車走入家庭的進程。但這種杞人憂天並沒有阻止昏官們把一擁而上發展汽車製造業當作升官發財的捷徑,大量資源被用來填充這個無底洞,到如今,城市交通擁堵空氣汙染交通事故傷亡數量激增,停車土地嚴重不足。甚至好事者早就認為,讓沒有汽車消費能力的城市居民也來飽受尾氣、擁堵、事故、噪音等生存環境是劫富濟貧行動的合法性基礎之一。
這不,前兩天,國家發改委出台了相關規劃,終於明白過來,城市要以道路交通為主,軌道交通為輔,私人機動交通隻能作為補充。在特大城市,要限製私人轎車,特別是那些高油耗大排量汽車,而鼓勵低油耗小排量汽車。
曾幾何時,低排量汽車被各大城市當作是不入流的三孫子,禁止在城市主要交通幹線行駛,北京就曾經限製低排氣量的類似夏利、奧拓之類的小型車上長安街和二三環主幹道,光天化日之下實施排氣量歧視;而北京也擺出一副虛懷若穀的氣派,在整個市區已經變成停車場堵得一塌糊塗的情況下,放任私人轎車數量與日俱增。
如今,發改委規劃頒行,無疑是給才火了沒幾年就進入一片蕭條、進入今年以來整車價格“全麵失守”的車市又一個當頭一棒,反過來又開始了新的排量歧視,隻不過這次卻把矛頭指向了為富不仁者所鍾愛的高檔車。
而同為發改委出台的《汽車產業政策》還在實施,其中的基本點是鼓勵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發展私人轎車。應該說,規劃與產業政策之間的互相矛盾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中國政策方麵的朝令夕改缺乏一致性也早就為全世界眾所周知。想必,那些前些天還被當成座上賓的高排量車主們,如今一個新政策下來,搖身一變就成了過街老鼠,從威風凜凜到臊末搭眼也就是不經意的一夜之間的事,然後又會引發一係列的社會問題,比如限製高排量車行駛的法律依據,比如車主大都是掌握話語權的社會“主流”而將對政策走向產生致命影響,比如原油價格飆升環境汙染事故頻仍所產生的社會公平問題……
廣州車市“井噴”了吧?甭臭美,看看新政策是副什麽模樣吧。如今消費者對於政策見異思遷朝秦暮楚的屬性還是了解得太少,要知道,在中國找到個具有連續性的政策比登天還難。廣東人著急買車,大概還沒感受到,除了開車時的風馳電掣世界隻在自己腳下油門控製的車輪上旋轉外,還有高事故率、停車問題、保險詐騙、價格虛高、為世界汽車商掏腰包,以及剛剛出來的排量限製之類朝三暮四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