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斤1分大白菜的悲哀
2004年11月15日
何必
按照這種價格來算,菜農基本上是白忙活了一年……(略。)
分析今年大白菜價格低得斜乎的原因,一是去年大白菜價格較高,調動了菜農種菜的積極性,再加上豐收年,產量大幅度提高;二是上市期延遲,沒有像往年10月中下旬出現空檔;三是全國治理超載,北菜南運成本增加,導致大量大白菜囤積北京。有專家建議,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引入農產品深加工,提高白菜的附加值等。
如今,碰上風調雨順的年頭,農民可卻要遭殃,這好像對於靠天吃飯的農民來說是斜得不能再斜乎的事情了。自然災害要倒黴,風調雨順還是要倒黴,無論天氣如何,反正都是要倒黴的。3、4千斤菜隻賣了75元,每斤也就是1分多,這幾乎是徹頭徹尾的跳樓價了。今年豐收,與去年每畝能產7、8千斤不同,今年平均畝產高達1.3到1.4萬斤,但如此高產卻給菜農帶來了賠血本的結局,按照這跳樓價,每畝收益最終就是200元上下;即使按照農業部的數據,每斤9分多,每畝收益也不過千把塊錢。
常識上,人們對於菜價如此之低也許會被認為是對城市居民有利,誰不想買到便宜菜呀,越便宜越好,白給才理想呢。可是,可想而知的是,明年市場上大白菜的價格一定會呈現出高位運行的態勢,今年被坑了的菜農注定不會再去重蹈覆轍,而會改換種植品種;而白菜賤賣的消息也會在熟菜種植地區不脛而走,形成輿論市場,占據主導話語空間,左右菜農未來種植品種決策。
說要菜農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引入農產品深加工,提高白菜附加值,這些無關痛癢的話無非是老生常談,嚷嚷了10多年,也沒見有什麽成效。對於無論氣候好壞都要賠錢的農民來說,能填飽肚子就不錯,而家裏沒有人得病或要上大學而麵臨天文數字般的開銷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憑他們單獨的力量,能去調整結構深加工提高附加值,這實在是強人所難。
源於去年的公路治理超載,到現在已經全麵見其成效了。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10月份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上升14%,而仔細看看,除了石油及相關品主要漲價因素受國際市場價格影響較大外,其他幾乎全部都與公路貨運有關。今年暑期,居民消費市場上肉蛋菜奶全方位漲價,相關部門曾經為農產品上市開辟“綠色通道”,免收過路過橋費,以平抑物價;而煤電油的全麵漲價,致使最終全部反映到居民生活支出上,甚至影響到冬季供暖,相關部門再度動用行政手段,確保供暖用煤的運輸。幾乎可以說,治理超載隻是給交通部門帶來了巨大的收益,而由此導致的虧損卻是全行業的,更不用說還有上千萬從事公路運輸者和幾千萬由於公路運輸而帶動的服務行業人員因此而失去了工作機會。
麵對大白菜囤積北京,該怎麽辦呢?再開辟“綠色通道”,實施北菜南運?在如今地方保護觀念濃重的環境中,南方人會說我們這裏還有芒果、椰子、荔枝、茭白等需要運輸,作為對等,也應該享受“綠色”待遇,在無盡無休的討價還價和行政過程中,直到白菜爛掉為止。
於是,我們又一次看到穀賤傷農、菜賤傷農活生生的例證發生在身邊。
經曆過文革的北京人都記得,那時候還出現過購買“愛國菜”的情景,大白菜種多了,讓城裏人來買單。那是計劃經濟時代,全國一盤棋,共同貧窮吃大鍋飯。
而如今已經是市場經濟了,誰也不會再為農民的損失買單了,這屬於農民咎由自取。那些開口閉口言必稱自由市場的專家們會對此不以為然,一切都要由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來配置資源,作為平等的市場主體,農民與其他產業的從業者一樣,要服從市場製度的安排,而決然不得有任何特權,不能擁有任何超乎其他人的政策法律待遇。
可眾所周知的是,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中國的農業人口到現在還占總人口的60%,農民的生活質量以及農民對此的滿意程度,直接關係到社會穩定與發展。而到現在中國廣袤農村裏,農民的生活與生產方式還是沿襲著幾千年的傳統,並沒有得到什麽實質性的改變,靠天吃飯,赤身裸體應對無處不在的人為或自然的侵害。分散的家庭兼業經營模式,導致了抵抗風險能力非常低下,一有風吹草動,首先殃及到的就是農民。
在貿易領域當中,美國對歐盟最為不滿的就是後者對歐盟內部農產品采取高額補貼,動輒幾千億歐元的年投入分發給了歐盟區的農民,並且由於歐洲一體化進程,逐漸形成了內部垂直的農業分工體係,形成了對美國農產品的抵製性產業格局。可歐洲人指出,美國揮舞著霸權主義棒子到處掄,可自己做得也不怎麽樣,對於種植業和養殖業信息的提供、貿易保護措施的啟動等等絕不比歐盟輕微。
溫鐵軍說,美國沒有農民,中國沒有農場。中國農民在改革開放25年後的今天,還是處於麵臨風險的最前沿。
且不說自由市場理論是伴隨西方人市場經濟成熟程度發育水平而演變,而作為後發國家的中國,在市場秩序和法製環境遠非盡如人意。隻是看,即使在目前的國際環境裏,歐美不約而同采取對各自的農業所采取嚴密保護措施(其間的差距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的事),這樣的事實也許給接受國際分工、把農業悉數交給市場、讓農民自己承擔天災人禍的思路本身也不是什麽與國際接軌。而據說,全世界唯一向農業征稅的國家就是中國。雖然今年開始5年內取消農業稅,但農村各種稅費水平還是令人咋舌。
到現在,也沒有有關農作物種植麵積的官方預測與動態發布,農民還是在想當然的狀態下安排種植品種,而在農產品上市方麵也從來沒有政策保護,這給農民帶來了致命的影響。而這種影響,最終必然會反映到全體國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