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供暖何時休
2004年10月25日
何必
10月25日各媒體都紛紛報道了這樣的消息:來自中西伯利亞的較強冷空氣的前鋒今天上午已經到達黃河中下遊至青海東部一帶地區,它將繼續向東南方向移動,未來兩天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這些地區將出現大風降溫天氣。冷空氣前鋒過後,西北地區東部和淮河以北大部地區氣溫將下降6~12℃,部分地區的降溫幅度將超過12℃。
當天的《北京晨報》說,今明兩天,強冷空氣將給京城帶來小雨大風交加的惡劣天氣,氣溫也急劇下降,明天的最低氣溫隻有1℃,是今年入秋以來的最低氣溫。
25日出門,能夠感覺到天氣陰沉沉的很憋悶,又是一個讓環保部門撮火的天氣,伴以零零星星的雨點,感到了初冬的涼意。在室內,也有些凍手凍腳,裹著厚厚的衣服呆著,或者幹脆隻能早早鑽到被子裏龜縮露出眼睛著看電視,讀書、上網、寫作什麽的都得先放放。
氣溫急遽降低,但室內溫度與戶外相差無幾。按照媒體所言,最低室溫也差不多到了1℃的樣子。難怪在屋子裏呆著得如此縮手縮腳的。據報,26日北京市區最高氣溫是16℃,而這16℃是個什麽概念?是國務院規定供暖期間居民室內的最低溫度標準,也就是說,在供暖前夕,人們要忍受低於國家規定最低室內溫度若幹時日。
這時候,屋子裏的鑄鐵暖氣片冷冰冰傻乎乎地矗立在牆角,起不到任何作用,看著它呆頭呆腦的德行樣,恨不得踹丫挺的一腳。
這時,頗為懷念小時候在大雜院裏住的時光,那時候,天氣稍微冷一點,把平常放在戶外做飯燒水用的爐子搬到屋子裏麵就行了。可如今,住在樓房裏,卻必須等著供暖部門統一給暖氣。
由熱力公司在規定時間統一供暖,這種措施已經實施了好幾十年了,曆經了計劃經濟和如今權力與金錢結成神聖同盟的市場經濟,這統一供暖狀況卻還是沒有改變,繼續著計劃經濟時代的做派。
目前北京市居民采暖有四種方式,小型燃煤鍋爐(直供方式);燃煤鍋爐(間供方式,含熱力點費用);市熱力集團公司集中供應;燃油、燃氣、電鍋爐,價格也按照此排序增加。其中,由於環保、設備等多方麵的因素,前兩種逐漸萎縮,最後一種未成氣候,以第三種集中供暖方式最為普遍。北京市熱力集團總經理劉澱生、副總經理李大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經表示,也希望盡可能地給更多用戶和小區提供熱源,但是現在主要還是受到管網鋪設的製約,未來幾年要加大城八區的管網鋪設,並且加強各熱源和主幹網的聯絡,擴建現有的熱源廠,進一步改變目前北京市熱源緊張、供不應求的局麵。
2002年,北京冬季供暖價格為每建築平方米依然為24元。當時熱力集團人士介紹這24元供暖費用途:有12.5元要交給電廠,2.5元交稅,4.5元交房管部門。熱力集團剩下4.5元,其中人工費用占2元多,由於成本費用上升,目前企業依然虧損。當時熱力集團的8個熱源廠全部改燒天然氣,原來燒煤時一年的燃料費是六七千元,而燒天然氣,費用是2.7億元,光燃料費用就增加了2億元。
進入2003年,全國性的能源緊缺緊鑼密鼓地向國人展現了其風采,而到了今年,更是愈演愈烈。光是北京,水電油氣煤無一例外統統漲價。那麽,今年冬季供暖價格是否會因為成本增加而有所調整?按照北京市熱力公司的說法,2002年時企業已經麵臨虧損,而隨著各種基礎性能源的普遍價格上揚,成本進一步增加,是否會造成企業不看重負而叫苦不迭最終由居民來承擔成本的增加?目前北京市相關部門對此諱莫如深,拒絕向媒體透露實情。
同樣在2002年,北京市曾經實施過集中供暖分戶計量,但此後就無聲無息了。在北京,很多人將購房置業當作投資,房屋空置率很高,換言之,很多房子長期空置無人居住,但如果讓這種沒有享受到溫暖的房主也一分不少地繳納供暖費,也的確有些不公平。
而對於居民來說,並不都像我這樣還屬於火氣旺盛且可以借助二鍋頭弄翻自己趁醉不省涼意,那些孩子、老人、孕產婦、病弱者等等,在當下這幾天又該怎麽熬過低於國務院規定供暖時期最低室溫的日子?統一供暖的時間究竟是根據什麽依據製定的,由於年代久遠,目前追究似乎沒有意義。但不爭的事實是,該時限製定之際的社會環境至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強調生活質量的社會風尚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的當下,還繼續沿用計劃經濟時代的老套路應對公共服務,顯得不那麽與時俱進。
在歐洲、特別是北歐國家,供暖都是采用電作為能源,每個房間裏都安裝了電暖氣,並且溫度可以由居住者根據自身的情況而調節。即使是在夏天,如果有需要,照樣可以打開暖氣。經常能在數九寒天看到那些人一身短打扮跑到戶外,除了歐洲人食肉而形成與我們體質上的不同外,室內溫度完全依賴於自己喜好、以及包括地鐵、商場等公共場所裏暖氣都使得溫度宜人也是客觀因素。
盡管現在人們在從氣溫下降難以忍受寒冷到規定統一供暖的11月15日之間,可以使用空調、市場上出售的電暖氣等設施,但還是有著環境汙染、用電器增加導致的安全隱患等多方麵的問題。
其實,從熱力公司費用支出構成上看,大部分還是給了電力公司,而任何能源經過轉換都會形成損耗,直接用電供暖就成為了省卻中間環節提高能效的路徑。更不用說,作為國有企業,熱力公司的虧損不可避免地帶有那些老大難的通病。而從發展方向上看,水暖向氣暖和電暖發展是合乎能源結構調整總體趨勢的。這種變化不僅有利於環境保護,而且提高了采暖質量,更清潔更方便,其實,對供暖的消費者而言,更重要的則是可以不去非得忍受全民性哆哆嗦嗦縮頭縮腦的公共服務,而可以自由自在地根據自己的習慣任意開關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