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月薪17000元之慨

(2022-12-13 13:24:28) 下一個

月薪17000元之慨

                                        2004年10月22日

何必

昨天,中國電信……公告透露:兩人月薪17000元,年終兩人還有權收取由董事會決定的酌情花紅。……(略。)

筆者有一個網友,從網上聯係至今已經有將近5年的時光了。最初該網友是在陝西某地的通訊經營部門工作,後來考取了北京郵電大學的研究生,並且還按照校方要求,組織了對該校畢業生裏像原信息產業部長吳基傳、高通中國區總裁孟樸、UT斯達康中國公司華北區總經理易有胡那樣的叱吒風雲的有頭有臉成功人士的專訪,頗為迎合如今日益流行的成者王敗者寇的實用理性風尚。到了北京以後,自己體會應該改一改待人接物方麵稍顯刻薄的習性,平素裏無論是網上聊天還是麵談喝酒,逐漸顯得改變了不少。但是,就是不能涉及有關通訊運營的話題,否則還是一反常態原形畢露,言辭尖刻咄咄逼人,並且一副圈內人通曉個中深淺不足為外人道的架勢,對筆者這種外行人要對電信業指指點點說三道四的行徑不屑一顧乃至怒火中燒。

從職業化角度講,該網友能對通訊行業如此忠心耿耿,倒是如今世風日下裏很少見的忠誠,雖然看上去有些像一個凶悍的家長在孩子遭到欺負時不問青紅皂白撒潑打架那樣的護犢子,但這樣的忠誠度是日漸稀缺的職業資源。

可盡管如此,並不能妨礙筆者作為新聞人和消費者對通訊業繼續冷嘲熱諷嘻笑怒罵,因為它實在是該享受如此待遇,並不因為其中有著太多的外人很難了解的內幕而緘口不語,也許正是因為這更激發了外界探究包括黑幕在內的內幕的興趣和鍥而不舍,把通訊行業從一些圈內人的盛宴拉到大庭廣眾之下是騾子是馬溜一遭。

如今,選擇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電信在香港披露了即將上任的兩名執行董事的月薪,並被媒體煞有介事地評論作“這是運營商首次公開公司董事的薪酬情況,顯示了企業管理透明度的提高”,顯示出一些媒體迎風灑淚阿諛奉承的勁道。中國電信的用戶都是在內地,但是卻選擇在香港公布管理人員薪酬,這種做法本身就很耐人尋味。在一國兩製下的香港,還是延續著英國殖民地時期的資本主義社會製度,並因之而具備了民主化的基本條件:人民素質、法治文化、輿論開放、政黨競爭、司法獨立。與內地資本市場的一潭混水不同,香港的法治要求上市公司必須正規化經營,內地到香港上市的公司都有著上市過程好像“被剝了一層皮”那種痛不欲生的經曆,凸顯內地市場環境與香港之間的差距。換句話說,中國電信在香港披露自身實情,並非中國電信自身的覺悟水平提升所致,而是香港法治化環境的自然要求。假如什麽公司是在內地上市,難免出現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作假共同欺騙股民的勾當。被吳敬鏈痛斥的股市黑幕就足以說明股市的混亂與肮髒。

如此被香港法治環境逼出來的實情展現,內地不管是消費者還是投資者都要轉道從香港獲知此況,大概也反映出中國電信對作為“上帝”的用戶的居高臨下不可一世的頤指氣使做派,以及作為全世界數量最大的“上帝”們地位的尷尬。中國消費者協會就通訊領域裏存在的諸多不平等格式條款(被媒體稱之為“霸王條款”)公開點評已經有一年多,但通訊領域裏死皮賴臉不為所動,也昭示著這個壟斷行業的頭頭腦腦們為了既得利益決然不肯作哪怕些許的讓步。而從《民法通則》裏所規定的“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四大基本原則上看,所謂不平等格式條款本身就是對法律原則的違背與踐踏,而這種涉嫌違法的行業規則的暢行無阻,的的確確讓人領略到霸王們的無法無天,以及如此消費環境裏消費者的束手無策無可奈何。

兩位新上任的執行董事月薪達到了17000元,這是什麽水平的收入?這差不多相當於北京市年人均收入水平,也就是說,按照平均收入水平計算,中國電信執行董事月收入要抵上一個北京人一年的收入,這還不算“年終兩人還有權收取由董事會決定的酌情花紅”(這種酌情分配給人以太多的想象空間,有著太大的操作彈性);而如果考慮到中國農民年人均收入在2400元的狀況,執行董事的公開收入水平就是農民收入的85倍!如此數字可能不得不讓人觸目驚心。

這巨大的收入差距究竟來自何方?這樣的發問幾乎是胡言亂語:明擺著是來自壟斷嘛。筆者在挪威時,往國內打電話要用那裏的電話卡,一張100分鍾的卡要花100克郎(挪威克郎當時與人民幣比價約為1:1),而且這種卡還經常能打到7-8折,換言之,從挪威往中國打電話每分鍾也就花人民幣7、8毛錢;而在國內,即使購買了什麽真IP、假IP名目繁多五花八門的電話卡,往挪威打電話一分鍾至少還是要花3.4元,意味著國內外國際長途電話資費差距有4、5倍之多。可挪威4萬美元的人均收入,比去年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跨國1千美元人均收入大關的中國來,又有著40倍的差距。

這時,“與國際接軌”的叫囂板上釘釘地消失得無影無蹤,沒人理會歐洲早就實施了手機通話的單向收費、以及話費水平相對於收入水平來說幾近九牛一毛的實際狀況,更沒人麵對北美開通已經5年之久的所謂PC to phone(電腦與電話之間通話)一直是40美元包月,即使打國際長途電話“煲粥”(沒完沒了地通話)也就這麽點錢的客觀事實。

說起來,這“與國際接軌”已經成了我們現實環境中各行各業的一道擋箭牌,一個像胡適所謂“漂亮姑娘”任人打扮成自己所需要的模樣,各取所需,量身訂作,包君滿意。

不信,看看最近的事大概能說明點什麽。有人質疑,酒店每到中午12點就要按照一天收費,即使客人早晨才入住也概莫能外,不足24小時卻收取如此資費,這種做法實在有欺行霸市之嫌。但媒體剛剛就此質疑,國家旅遊局就立即氣勢洶洶出麵,說這種做法是按照國際通行的慣例,不可改變。這大概是“與國際接軌”方麵的範例。

可國際上著名的摩根斯坦利發布報告認為全世界存在房地產泡沫,而中國也未能幸免,中國人購買房產所花費的錢要占到家庭收入10-15年的全部,而在美國隻是3年半;中國目前尚未出售房屋占到總開發量的比例(空置率)遠遠超出國際警戒線的15%的水平,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日子不超過一年,很可能就是未來幾個月的事。按說,這應該是“與國際接軌”的最佳時期,而且也符合最高黨政部門實施宏觀調控的戰略方向,可是,建設部有關部門立即發布報告,信誓旦旦地宣傳中國房地產領域不存在泡沫。這大概是“與國際接軌”方麵的一個反麵的範例。聯想到近幾年房地產領域價格水平逐漸下滑,建設部卻在此時出台了“831”大限,對城市土地采取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式,造成土地供應緊缺的局麵,迫使房屋價格進一步攀升,10月22日,上海房屋平均成交價格已經到了8201元幾乎荒唐的曆史最高水平,這種在價格上直逼美國而國民收入上卻集體失語的狀況,也是“與國際接軌”方麵的靚麗風景。

如此,再看中國電信浩浩蕩蕩11個執行董事的收入,以及消費者為此買單的水平,想必“大多數人”心裏都會酸酸的不是滋味。

筆者一次與信息產業部新聞發言人討論中,對方認為中國建立了全世界第二大骨幹網,並且無論固定電話還是移動電話用戶數量都達到了全球第一,這種宏觀上氣吞山河的豪邁成就在數落時足以令其兩眼發光津津樂道,但卻碰到了我這麽個不開眼專門挑刺兒的主兒,反唇相譏說作為消費者,才不會理睬什麽第幾大骨幹網,那隻是“業內人士”撰寫八股文向上回報政績時才會熱衷的事情,而消費者關心的隻是在地鐵裏如何才能通話、在建立了那麽可歌可泣的骨幹網的同時卻比比皆是的信號不良區域如何確保通話質量、以及什麽時候才能把話費水平調整到國際上通行的程度,而不是像北京市那樣,在信息產業部和當時的國家計委用行政方式(而不是市場調節)下發的地方固定電話資費檔次裏吃錯藥似的竟然選取最高檔次讓北京人來承受。

按照鄧小平的話,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還是應該先富幫後富,達到共同富裕的社會要求。可怎麽看,拿著比農民至少高85倍收入的中國電信執行董事們,也不像要幫其他人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架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