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北京電價又要漲了

(2022-12-11 00:45:39) 下一個

北京電價又要漲了

                                         2004年8月25日

何必

北京市發改委將於9月2日召開適當調整局麵用電價格聽證會……(略。)

前一天,該節目剛剛報道過,北京雞蛋價格衝到了曆年新高,達到每公斤8元的價位。而今年7月,麵對肉菜蛋價格整體攀升,有關部門安撫居民說,這是由於禽流感和降雨所致,隨著蔬菜收成以及家禽家畜供應量的充足,預計到9月份價格將有所回落。但不成想,雞蛋以及蛋類品非但不落反漲到曆史最高水平,而且預計短期內回落的可能性不大。人們基本食品價格的一路竄升勢必導致生活費用的整體上漲,同時也將由於恩格爾悉數提高而對居民生活質量造成直接而耐人尋味的影響。

8月1日,也是在曆經事前的反複傳播,也裝模作樣地召開了個走過場似的聽證會,北京居民用水價格全麵上調,而此前所說的對於北京貧困家庭用水價格方麵的優惠也不見了蹤影;一些老城區大雜院裏的居民洗澡成了很大的問題,雖然北京市有關方麵曾經信誓旦旦說要針對為這類居民服務的大眾浴池實行價格優惠,但水價調整已經快一個月了,優惠浴池具體標準還沒出台,幾乎所以大眾浴池隻能暫時關張搞什麽裝修,有的則把女賓部封閉以節約用水。大熱天的,大雜院裏的人們要是也等上一個月不洗澡,那院子裏的味道恐怕未必通宣理肺得放逐精氣神。

肉蛋菜價格漲了,水價漲了。這類生活必需品價格的上漲帶給社會的就是普遍的通貨膨脹恐慌。不管道貌岸然的專家們如何不以為然,民眾負擔增加了卻是個不爭的實事,再怎麽說也無濟於事。

如今,北京用電價格也要漲了。雖然發改委把這次價格調整前麵小心翼翼地加上了個“適當”,並喋喋不休地對媒體告知調整幅度也就幾分錢,但價格上漲的姿態與趨勢卻是人所共知。這下,水電全麵上調,居民生活支出數量與結構將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而在今年全國性收入增加放緩的形勢下,這種支出增加則勢必意味著生活質量的下降。

並且,由於水電以及肉蛋菜作為生活基本品的屬性,其價格上漲會引起連鎖反應,帶動其他生活用品價格的全麵上調。對此,人們有著對未來不確定預期所致的憂心忡忡也是在所難免的。

說到這次電加上調的具體原因,好像也是很差強人意。

一戶一表改造工程開始已經快20年了,到現在還沒有做好,這本身就是供電部門的工作失誤。目前,北京還有60萬戶居民沒有實行一戶一表,20年來供電部門都幹什麽去了?人們都知道,供電部門是個肥差,素有“電老虎”之稱,看誰不順眼就拉閘的事屢有發生,即使在今年,筆者就趕上過突然停電但供電部門卻不事先通知這種嚴重侵害消費者利益的事情,但處於絕對壟斷地位的供電部門當然不會把法治或消費者權益當回事。長期以來,供電部門老大地位無人撼動,他們占著茅坑不拉屎也就沒人阻擋得了。可運作20年,北京現今還有如此之多的住戶沒有實行一戶一表,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北京市公共事業部門大腹便便效率奇差是業界聞名的。前一段時間人們在關注水價時就曾經注意到深圳水務人員人均收入是北京水務人員的三倍,但深圳水價卻遠沒有北京高,從中可以看到兩地水務部門運作效率方麵的巨大差異。其實,北京公共事業部門的皇城根做派一直很盛。但問題在於,像一戶一表長期未實現,如今卻要北京居民為此買單了。拋開老城區房屋產權不清麵臨規劃調整等一係列問題不說,如果讓已經實現一戶一表的居民家庭為這種改造付帳,顯然有失公允。實質上,把這當作價格上調原因,還不如直接說讓全體居民為慵懶的供電部門花錢就是了。

而說到電網建設,這也是個巨大的話題。電力產品有其特殊的性質,是生產、運輸、銷售、消費在同時完成,不可能對產品進行儲藏。因之,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對於電力市場的改革一直是個很棘手的問題。2003年夏季,8月中旬到9月底這6周時間裏,歐美等發達國家先後出現幾次因係統故障而導致的大麵積停電,其中最重要的三次分別是8月14日的美國東北部、9月23日的北歐、9月28日的意大利,影響到1億多人的生產和生活,經濟損失以數百億美元計。這次世界範圍內電網係統故障給了中國電力改革倡導者或者說崇洋媚外者當頭一棒,使得電力市場化步法明顯放慢。同時,中國經濟過熱已經對水電煤運形成了巨大壓力,到當年底,全國拉閘限電已經有22個省市區,年初人們還在電力過剩供大於求的局麵裏對中國電力生產形勢沾沾自喜,年底就徹底換了一副模樣和腔調。

但應該看到,電網由於其公共權益屬性,並不能完全交由消費者承擔建設和行政管理甚至觀光考察成本。目前北京地區電網無論是電網電架結構、供電能力、人均用電負荷水平,還是供電可靠性、電壓合格率等指標距離國際大都市電網要求相去甚遠,這種差距要有北京市居民通過增加支付費用而擴大所承擔責任,怎麽說也是不公平的。

再說,如果把電網建設的成本轉嫁給居民,也會由於日趨嚴重的貧富差距而帶來苦樂不均的問題,同時,比照生態移民的原則,也還是有居民投資卻沒有憑借這種取得權益的問題,還是政府(實際上是發供電部門)既取得資源權益,同時又強行獲取投資權益。

而煤炭價格造成發電成本趨升,這本身並不是由於居民需求增長造成的。說到底,目前全國性運力緊張,是部門之間利益博弈的結果。整治公路超載加劇了煤電油運的緊張狀況,公路環境表麵上看好、公路收費成效顯著的同時,卻是全國性生產和生活資料價格的全麵上揚,運價上升也直接逼迫通貨膨脹的出現。包括肉蛋菜在內生活基本品價格的全麵上漲,也與此相關。

另一方麵,如果煤炭價格高而導致電價上調,那麽哪天煤炭價格回落,電價是否也跟著下調呢?從經驗中人們都會持否定態度。幾年前,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上漲,北京市出租車價格也因之而上調基準價格,但隨後石油價格回落,可出租車價格卻維持原狀。事實上,在價格方麵,有關部門一直在保持“荊輪效應”,也就是隻能進不能退,比起肉蛋菜等農產品市場價格全麵放開的狀況而言,水電油價格卻處於見漲不見跌的狀況。

還有個很重要但卻被有意回避了的現實,就是如今的電力緊張並非由於居民用電的趨升。在國家已經明確了的鋼鐵、水泥、電解鋁三大行業過熱,都是由於類似房地產等投資領域出現強勁需求而產生的。從國民收入方麵看,貧富差距日益加大,財富迅速向少數人手中集中,而少數人的消費能力畢竟有限,勢必將財富轉化為投資,形成投資-財富集中-再投資的惡性循環,而這三大行業都是資源密集型的,對於包括水電油運等在內的資源依賴性很強,或者說,電力緊張更多地是由少數人造成的。如今卻要全體居民為此付帳,很不可思議。

發改委還別有用心地提及,北京電價比起上海、廣州、浙江、江蘇乃至河北的價格偏低,言外之意是這種低價是不正常的,人們應該接受價格調整。但是,北京居民享受低價就不是個可自豪或稱道的事了?物美價廉一直是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所在,莫非中國產品由於比歐美同類產品價格要低因此就有了漲價的必然性?我們經曆過太多的這樣的荒唐,比如上個世紀末汽車產業人士就居心叵測地提出,中國汽車價格要與國際接軌,於是成就了中國汽車產業全麵超過國際利潤水平幾十倍的奇觀。

而說到北京物價,在居民用水、固定與移動通信等領域,都是全國價格水平最高的。但是,北京人收入水平長期以來一直在上海、深圳之後位居麽席,曾幾何時,北京人均生活費用在全國莫名其妙地獨占鼇頭。而現在,北京市有關部門卻又要在電價上與較高地區看齊,實在不知道,到底誰在給北京謀福利或是添堵。也許,什麽時候由於北京物價比東京、紐約還低,那麽也存在著漲價的空間,會成為堂而皇之的理由。

從上述看,北京市發改委提出有關居民用電價格提升的理由並不充分,北京居民不應該為電力緊張狀況多掏錢,北京居民用電價格偏低也絕不是什麽難堪的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