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懲罰中國食品
2004年8月20日
何必
“漂白劑成分大幅超標 韓國‘懲罰’中國產蒸米”……(略。)
這樣的新聞標題如果再簡化一些,就是“韓國懲罰中國產品”。這種局麵不出所料,還是發生了。
筆者在歐洲時,經常要到當地的商店裏購物,特別是食品方麵,中國人往往與歐洲人在選擇上有著很大的區別。在筆者看來,歐洲人吃飯簡直就是糊弄:買一個柿子椒放到冰箱裏,每次拿出來連洗都不洗(通常從超市裏買回來的熟菜水果都可以直接入口),切下兩條來往麵包裏一夾,再抹上點果醬魚子醬什麽的,幾片麵包一裹,一頓飯就完成了;再不就是一根香蕉也分幾次,每次切兩片,替代柿子椒。也許,西方人所講的熱量和營養算是夠了,但吃飯就成了索然無味的應付差事,填飽肚子就得,根本無法從烹調時熱火朝天的鍋碗瓢盆齊上陣煎炒烹炸一通緊忙活,可能做飯時間比吃飯時間還要多的過程裏享受到人生快樂。歐洲人吃飯簡單,所以那裏的大眾化商店裏也就沒有比如醬油、味精、大米、辣椒等中國人習慣的食品,要想買到這樣的食品,就得跑很遠的路,坐地鐵到市中心的越南店去搜尋洗劫。
之所以是越南店而不是中國店,那是因為像挪威那樣的北歐國家不接納移民,隻接收難民。挪威是歐洲少數幾個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正數(3%/年)的國家,雖然也麵臨勞動力問題,但並沒有移民政策鬆動的跡象。而上個世紀越南戰爭和巴基斯坦內亂產生了大量難民時,按照聯合國的安排,各國都接納了來自這兩個國家的一些難民。因此,在類似奧斯陸、哥本哈根乃至赫爾辛基等地,都有不少的越南移民。他們開設了很多商店,經銷來自東方的產品,其中主要是東方食品。
到這樣的商店裏去,有不少來自中國的食品,比如辣椒醬、江西米粉等,但像大米之類的就都是從泰國來的,而且那裏比起國內食品商場來要簡陋單一得多。比方說,中國人喜歡吃餃子,可有時滿城也找不到賣豬肉餡的地方,必須得買了肉自己回去,像《水滸》裏鄭屠戶那樣,“細細剁成臊子”,叮當作響引來左鄰右舍開始好奇後來不滿;哪怕從來不會做飯的中國人隨便弄點夥食,就夠讓可憐的西方人目瞪口呆的。比如糖拌西紅柿就把鄰居的法國人眼都看直了,怎麽也弄不明白西紅柿還能有這種吃法,接著拿來筆紙按部就班記錄下來,也算是中華文化傳播。
可那越南店裏的品種還是太少,特別是距離中國人的滿意度就差得更遠。那時筆者也想過,中國人到當地的越來越多,而且中國人普遍都比較喜歡結交朋友,在這種影響下,西方人喜歡中國食品的也越來越多,怎麽就不能弄個什麽中國店,來滿足中國人饑腸轆轆的口腹之欲?
為此,回國後,還真煞有介事地找了農業部的好友,並且由於對方位高權重,也完全可以拿到中國最安全保險的食品,都是中國食品加工行業裏的所謂龍頭企業生產的產品,也找了搞外貿的人士,了解了相關的知識,並且掌握了中國食品出口的背景與狀況,真是想能把舉世聞名的中國食品推向世界。
但至今也沒能幹起來。說穿了,之所以不敢在此有所作為,就是擔心中國食品的質量。盡管有主管官員把關,可還是不免憂心忡忡。與國內市場環境裏出現質量問題沒什麽大不了的,完全可以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頂多也就是把商品從貨架上撤下來不同,一旦在對外貿易中出現質量問題,就有可能被罰得傾家蕩產,而且被永遠逐出該市場,並在個人信用記錄上被狠狠記上一筆,而這樣的記錄對於個人在銀行裏的信譽、在享受社會福利保障待遇、甚至在居住權利等方麵都會產生影響,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據在歐洲呆了很長時間的中國人或華人介紹,並不是沒看到中國食品在歐洲有很大的潛在空間,但是都因為中國食品質量非常不穩定,就算是今天還享有國家優質產品稱號的產品,明天可能就會出問題;特別是在全民惟利是圖的當下,企業守法成本過高而違法成本過低,很難依靠企業道德自律來確保產品質量。而西方人對於入口產品的檢驗與限製異常嚴格,要經過漫長的檢驗審查過程。曾經出現過有的國內產品送檢樣品最終過關但此時國內廠家的產品已經完全走樣無法進行出口的情況,使送檢者白白耗費了大量時間與金錢。
時下,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是,經常有各式各樣的食品被媒體揭露不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檢驗標準,而農業部人士透露,大量熟菜農藥殘留超標,幾乎到了無法控製的程度,中國人自己吃也就算了,出口就絕對不可能了。太多無良廠家為了一己私利,無視社會公德和起碼的良知,生產質量低劣的產品,給中國食品形象造成了極為惡劣而且難以挽回的影響,導致如今中國農產品、食品出口方麵的嚴重受阻。近來國人聽的越來越多的“綠色壁壘”就是西方人針對中國食品中存在問題越來越嚴重的情況而設置的貿易門檻,與傾銷和技術壁壘共同構成了中國產品出口的龍門障礙。這也形成了中國對外貿易中農產品份額大幅度下降的背景,給農民收入增加帶來了直接的負麵作用。
作為一個農業大大國,這種情形的出現實在令人尷尬,但又是不得不接受的現實。於是,也就罷手不做推廣中國食品的事,還不如把國外產品弄到中國來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