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應該訴訟圖書館
2004年8月5日
何必
在三聯書店的少兒讀物區,十幾個孩子席地而坐,書店儼然成了他們的暑期圖書館……(略。)
據業內人士介紹,這種場麵在北京不少書店裏都存在,像海澱圖書城、王府井書店等都有,而且由於書店對此很無奈,因此不少書店都拒絕媒體就此進行的采訪;另外,也有的書店以孩子席地而坐從書店開門到關門一看就是一天影響了書店的正常經營業務,而采取了對孩子看書時間的限製。
姑且不說那些限製孩子看書時間的書店做法是否人道,從書店作為企業的角度看,很多孩子往地上一坐,稀稀拉拉一大片,的確會對書店經營產生影響;而書店也沒有義務為孩子提供免費閱讀場所,並履行服務未成年人的社會功能。麵對暑期洶湧而來的孩子潮,即使是三聯書店的工作人員也顯得很沒轍:一方麵,考慮到書店的贏利壓力,就應該給具有消費能力的消費者提供舒適便利的消費環境,但另一方麵,卻又不能以此為由把前來看書的孩子都轟出去,就使自己處於兩難境地。好在該書店至今還保留了鄒韜奮開創出來的一些人文氣息,而不像其他惟利是圖的書店隻是把眼睛盯在了白花花的銀兩上,僅為此也應該向三聯和其他沒有對可愛的孩子們發出逐客令的書店致敬。
看到十幾個孩子分散在書店裏席地而坐看書的畫麵,想著這哪兒是書店,分明是個托兒所。有的家長幹脆在書店開門就把孩子送來,到關門時孩子才離去,如此一看就是一天,對孩子的視力和身體其他方麵的影響都是不利的,大人倒是省去了看管孩子的麻煩,也少了孩子惹是生非甚至被拐騙的危險,可孩子自己帶著水和食品到書店裏,以很不舒服的姿式呆那麽長時間,大概會對孩子骨骼的健全發育有害,而且孩子也實在是夠可憐的。
書店是經營場所,是需要贏利的,因此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通常書店還沒有為消費者提供免費閱讀的區域和環境,到書店學習尚未具備條件。
那麽誰最該向孩子們敞開胸懷提供免費閱讀服務呢?不容分說當然是圖書館了。但是,目前北京規模比較大的少兒圖書館隻有區區兩家,而僅僅北京市的中小學生就有160多萬,就算孩子們都喜歡並且能夠到這樣的圖書館閱讀,這種圖書館的數量對於龐大的需求來說也分明是九牛一毛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滿足孩子們的需要。遑論這些兒童圖書館內部設施老化、圖書品種少得可憐,特別是由於公益性質而使得進貨品種與數量無法與市場對接,比起書店琳琅滿目五彩繽紛最新市場熱銷品種齊備的狀況來,存在著天壤之別的差距。難怪縱然有著如此龐大的潛在服務對象,但真到少兒圖書館來享受的孩子寥寥無幾。從中,也足以看出公共服務投入方麵的欠缺,以及社會福利方麵的巨大差遲。
除了這兩家針對孩子的圖書館外,北京也有公共圖書館裏為孩子開辟專區的,像首都圖書館就能提供這種服務,但該圖書館工作人員也表示,少兒圖書品種很少而且沒有最新品種,到該館的孩子數量並不多。
此外,北京市其他公共圖書館大都將孩子拒之門外。國家圖書館規定,讀者必須是18歲以上的成年人。今年媒體上曾經有過討論,認為國家圖書館這種規定嚴重違法,與國家保護未成年人的基本取向背道而馳,並呼籲作為全國唯一的帶有國字號的國家圖書館能夠率先向未成年人開放,但至今國家圖書館不為所動,死皮賴臉地依然固守著無法無天的運營方式,到現在也還沒看到有什麽大義凜然的法律工作者對此提起訴訟,將國家圖書館的這種不法行徑推上法庭,使其不得不麵對進一步的公眾議論、輿論監督乃至法律評價。
既然國家圖書館如此規定,其他圖書館當然也可以在其後亦步亦趨東施效顰,進而形成公共圖書館界為數不少的集體無視法律和自身社會責任的景象,而且如此明顯違背我國憲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中相關規定的做法,居然能夠長期在我國首都大行其道不受製裁,也是件很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這種帶有明顯年齡歧視的服務方式,違背了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基本準則,也與社會倫理道德方向相背離,而且由於國家圖書館居高臨下的位勢,以及首都公共圖書館大多數都拒絕接待未成年人的約定俗成行業規範,給全國各地的公共圖書館起到了非常不良的示範作用,使得各地公共圖書館完全有理由和先例將孩子們擋在大門之外,並經由此將違法行規普遍化日常化,形成社會意識。
而由於假期,大中小學都放假,學校裏的圖書館也因此關閉,工作人員隨著這種放假製度而悠悠哉消遙自在,但學生們卻被放逐到社會上沒了去處,經曆著被不少公共圖書館白眼阻攔的人生體驗。
未成年人教育分作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三個主要方麵。假期裏,學校教育暫時中斷,學校圖書館也停止履行向學生的服務;而社會教育領域裏,公共圖書館拒絕自身承擔的社會義務。這種教育主體缺失所造成的社會影響不僅僅是現實當中有法不依這麽簡單,而且未成年人處於弱勢狀態而需要全社會保護、該年齡段恰恰是接受知識並依賴這種知識和社會經驗形成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其所經曆的公共服務方麵的缺陷將可能被內化為理所當然的社會認知,這種記憶與經驗將會對其未來行為具備強烈的決定性,因此也會使未來充滿危機。
正是由於公共圖書館省卻其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才導致了如今孩子們暑期紮堆書店的奇特景象。這麽說來,大概書店方麵應該以影響贏利為由與那些拒絕孩子的公共(包括學校)圖書館對簿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