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利則是位於印度西北部旁遮普邦(Punjab)的一座城市, 距離巴基斯坦邊境28公裏, 這也是此次印度之旅的最後一站, 從南方的烏代普爾過來還頗費一點周折, 首先從烏代普爾飛到新德裏, 在新德裏待一夜, 趕第二天上午的飛機到阿姆利則, 到達後首先去到印度巴基斯坦邊界, 觀看每天傍晚的邊界降旗儀式.
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在曆史上充滿了紛爭, 盡管關係緊張, 兩國依然在每天日落之際共同舉行狂熱離奇到近乎可笑的降旗儀式以標誌邊界在夜間關閉. 漸漸地這已經成為吸引旅遊者的熱點. 邊界兩邊都修建了高大的看台, 能容納十幾萬人同時觀看, 外國遊客被分配到離邊界最近的VIP區.
象征印巴兩國關係的雕塑.
印度一邊的觀眾席上已經人聲鼎沸.
儀式開始, 首先重要的官員們在衛兵的引導下入場.
高大威武帥氣的印度邊防軍鎮守國門.
印度邊防軍身著製服, 佩戴勳章, 頭戴高聳著如鸚鵡羽毛般的紅色扇形帽子氣宇軒昂地快速行進, 伴隨著一係列的高踢腿跺腳,極盡誇張的表情和動作, 配合著司儀高喊的口號, 現場一片沸騰, 愛國情緒異常高漲, 而我們這些外國人像看一場戲.
巴國那邊同樣鑼鼓喧天, 手舞足蹈, 斯吼聲此起彼伏, 伴著音樂, 似乎更具表演性.
高踢腿比賽, 目測超過135度.
巴基斯坦方麵也毫不遜色.
表演進行了大約40分鍾, 旗降下來, 門關了, 儀式也就結束了.
安頓好阿姆利則老城的旅館, 夜幕降臨後出門逛逛.
看看夜晚的金廟也不容易, 必須脫鞋脫襪子存好, 然後赤腳走過廣場, 進入之前還要趟過水池洗腳, 印度冬天的晚上還是挺冷的, 好在洗腳池裏的水稍微加了一點溫, 而且洗腳池的水是循環的.
第二天早上再次出發穿過老城去金廟. 阿姆利則老城街頭.
驚訝地發現街頭的警車上居然架著機槍, 伏著狙擊手. 看來還是不太安全.
阿姆利則意為”花蜜池塘”, 阿姆利則的金廟(Golden Temple 或Sri Harmandir Sahib)被推崇為錫克教的聖地, 有著400年曆史的金廟號稱”錫克教聖冠上的寶石”.
第二次走進金廟還是被它的美所震撼, 據說打造金廟用了750公斤的黃金.
人們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待進入金廟.
樹上的鸚鵡靜靜地注視著世間的一切.
虔誠的錫克教徒在水裏沐浴.
金碧輝煌的金廟內部.
金廟旁邊有個建築-蘭加爾(Langar)布施場所, 每天有幾萬人在金廟的蘭加爾免費就餐, 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免費食堂, 一天24小時向所有來客提供免費食物, 不限量, 保證吃飽且全年無休, 供應的食物全是素食. 所需費用全部由信眾自願捐款, 工作人員都是誌願者, 兩個大廳可以同時供7000人用餐. 任何人都可以來工作, 每天都有1000多誌願者來工作, 其中許多人都有體麵地工作, 如銀行經理, 有些人淩晨4 點就來了, 一直幹到晚上. 錫克教的教義鼓勵各地的信徒一生當中用一個星期的時間來這裏做誌願者.
人們源源不斷地湧進免費食堂.
廚房裏工作的誌願者們在準備食物.
劄連瓦拉園(Jallianwala Bagh)內的阿姆利則慘案的紀念碑, 阿姆利則慘案發生在1919年4月13日, 當時英屬印度殖民當局在這裏向手無寸鐵的集會群眾開槍, 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成百上千群眾傷亡.
阿姆利則現代化的購物中心
天真可愛的小朋友
至此結束了為期2周的神奇印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