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海外推廣工程推介平台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介中華優秀傳統人物,展示中華優秀傳統項目,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
正文

華教教義解讀

(2023-06-20 00:20:36) 下一個

                                                  華教教義解讀

敬天法祖、萬物有靈; 陰陽五行、中和中庸 ;仁義五常、儉讓正淨; 修齊治平、眾善奉行 ;頭頂神明、因果報應 ;中華一統、小康大同。

1、敬天法祖:

中華文明是一個有恒久敬天法祖信仰的文明。

“古之有言:‘觀天之象,究天之極,行天之道,謂之敬天;安祖於土,守祖於陵,習祖於慧,謂之法祖。’”

敬天法祖,就是敬奉上天,相信“老天爺”,同時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的福澤庇佑,並效法祖先的懿德嘉行、家風家法等。敬天法祖是早在上古就已經形成的傳統文化習俗,數千年來一直流傳於華夏大地。所謂“祖宗家法”在古代有著極為重要的社會地位。《明史》卷四十八“敬天法祖,無二道也”。朱熹曰:“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以所出之祖配天地,配天以祖亦所以尊祖也。”《道德經》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遵天道,循地道,順人道,合人倫,守禮儀,祭祀天地和祖先,崇拜聖賢英雄,天下為公,心懷天下,聖賢君王心係天下百姓,仁人誌士為國奮不顧身,隻有華夏中國文明之人的崇拜和信仰是天地人,是真實存在的,現實的,積極的,向上的。

由於“蒼天”在上,凡天空之中各種崇拜物均以“天”為舞台,它最值得崇拜,至高無上。“神化”“人格化”的天,就是“天帝”“天公”“天老爺”。《墨子·明鬼下》認為夏征伐各部落是“行天之罰”,可見“天”是有權威的,可以成為征伐的理由。至商“天”已稱“帝”。敬天首要做到尊重天,對“天”要有著敬畏之心、反觀之心,要與天和諧相處,做到天人合一。人類社會在大自然中生成並發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相通相應,息息相關,是個統一體。所以人與自然必須和諧相處,順應天時。效法自然,即是天道;效法天道,即是人道;天之道,是萬物運行的規則,人之道,是人類社會的規律;人道對應了天道,就符合了發展大道。

《道德經》、《南華經》提倡恢複人的真性情,反對外在條規對人性的壓抑、異化,故而有“六親不和有孝慈”、“不尚賢使民不爭”、“百姓皆謂我自然”的教導,又豈會呼籲“法祖”。“敬天”是尊重自然法;“法祖”亦遵循先祖習慣法。正所謂:“萬物本於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天垂象,聖人則之,郊所以明天道也。”孔子曰:‘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王者尊其考,欲以配天,緣考之意,欲尊祖,推而上之,遂及始祖。

曆代有天下者,皆以祖配天。始祖感天神靈而生,祭天則以祖配之。自外至者,無主不上。“《爾雅·釋天》文。雲‘自外至者,無主不上’,《公羊》宣三年傳文,‘外至’者,天神也,‘主’者,人祖也。故祭以人祖配天神也。”

2、萬物有靈:

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具有意識、靈性,不僅人有靈魂,作為民族祖先的動物和植物,如龍、鳳以及某種花、鳥等等,以及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樹木等等,無不具有靈魂,成為人民崇拜的對象,並被人格化之後像人一樣,具有思想、感情和意誌,有各自的靈魂存在。它們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理基礎,也是人們的精神寄托。

各種自然神靈遍布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麵,從天上到地下、從陸地到水中,神鬼湧集、絡繹不絕。 

天象崇拜物包括雷雨風雲虹等,首要是雷。從春到夏的雷聲與生長季節的同一使人們相信是雷給大地以生機,因而,雷是起動萬物蘇生、主宰萬物生長的神。同時,雷又是天怒的標誌。《魏書·高車傳》說“震霆每震則叫呼射天而棄之移去。至來歲秋,馬肥,複相率候於震所,埋羖羊,燃火,拔刀,女巫祝說。……時有震死,……則為之祈福。”至今,北方民族仍有雷忌。

與雷相隨的是閃電,它們是一個事件的兩個方麵,在民間成為對偶神,有雷公電母之說,《山海經海內東經》中雷神“龍身而人頭”,擅於“鼓其腹”。而雲龍,當是閃電之形象。風、雨、雲、虹各有其神,對其崇拜的原因庶幾如雷電。其中祈雨的習俗從古至今,十分普遍。

此外,對於水、火、山、石等自然物的崇拜,亦屬自然崇拜之例,水神曰河公,且各水自有其神,如黃河神、長江神、湘君、龍王等。漢族火神曰祝融,而各族另有自己的火神。

山神之大,莫過於昆侖。《山海經·西次之經》說“昆侖之丘,是實惟常之都”,為“百神之所在”。實為神山。古籍中記錄的神山很多。如《史記·秦始皇本記》中說的海中蓬萊、方丈、瀛洲三仙山,《列子·湯問》所載蓬萊、瀛洲、岱輿、員嶠、方壺五神山,《淮南子·天文訓》中共工與顓頊爭帝時共工怒觸的不周山等。每一地域都有名山,每一名山都有一位山神、土地鎮守。古時皇室喜歡舉行祭山封山大典,而泰山封禪被視為國力強盛、國君得於天的象征。

石頭崇拜最早應出自女媧揀五色石補天的故事。直到今天,中原神話中還流傳有這樣的故事。據說,王屋山主峰天壇山上下都有五色斑爛的石塊,這是當年女媧補天時剩餘的石料,稱女媧石。此外,全國各地還有盤古石、大禹岩等。今天,我們看到的蒙古人的敖包和藏族人的嘛呢堆,就會感到石頭作為自然崇拜物所具有的永恒與廣泛的意義。毛澤東小時叫石三伢子,父母希望他根基堅固,讓他崇拜了一塊石頭。

萬物有特性,這物與那物特性不同之處就是可以表明自身的意識,這物與那物是有信息可對比的,憑此,物可以尋類而聚。

   有生命物有意識,無生命物也有意識,有生命物可感知冷暖和自在及不舒適,無生命物有得失之感。有生命物是物原子量子構成的,無生命物也是由原子量子構成的,它們彼此都有互通共同之處,宇宙是由萬物構成的,萬物的意識並聯成宇宙意識,萬物意識總歸就是神。

3、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可分為“陰陽”與“五行”,然而兩者互為輔成,五行必合陰陽,陰陽說必兼五行。陰陽五行兩大學說的合流形成了中國傳統思維的框架。

陰陽,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兩種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聯係的力量,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對立的統一。對立是指兩種勢力、兩種因素、兩種趨向、兩種地位等等。它們是一正一反互相對立的,但又統一在一起。同時,對立雙方又各向對方轉化;五行即由“”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五種物質運動之間是有聯係的,它們之間有生與克的作用。

陰陽和五行本是兩個思想,在戰國時代才合為一個哲學體係。陰陽思想有個模式,就是《太極圖》。此圖是一個哲學模式的形象表現,把陰陽對立統一的思想表現得非常簡潔明白。

陰陽對立統一的模式有豐富深刻的含義:

首先任何事物的內部都包含兩種對立因素的統一。其次兩種對立因素不是固定不變的。對立雙方始終處於消長交替的不停運動之中。《太極圖》中有一條S形曲線,把一個圓形分為兩條魚形,非常生動地表現了兩種因素的運動變化。而且,正是在“陽”的一方發展到最為壯大之際,開始了“陰”的生成;又正是在“陰”的一方發展到最為壯大之際,開始了“陽”的複生。自然現象中的“日中則仄,月滿則虧”、“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等等,正證明了這種辯證的運動變化。還有,《太極圖》中的黑白“雙魚”,黑“魚”有個白 “眼”,白“魚”有個黑“眼”,這正說明陰中始終含著陽,陽中始終含著陰;而這正是陰陽各向對方轉化的內在根據。

以《太極圖》為標誌的陰陽思想告訴人們:強弱盛衰都是會發生變化的;所以人類居安應該思危,絕處可以逢生。強者要謙虛謹慎,韜光養晦;弱者要奮發進取,自強不息。尤其是安富尊榮、處於強勢的人更應有憂患意識,嚴於律己;切不可驕奢淫逸,任性妄為。

再次,事物內部雖然都包含對立因素的統一,但對立不一定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中華民族至晚在漢代已經認識到陰陽之間可以有四種關係,即“陰陽磨”、“陰陽爭”、“陰陽和”、“陰陽合”。之所以會有多種關係,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陰陽對立有種種不同的性質,其相互作用當然會有差別。例如大家都知道“夫為陽,妻為陰”,夫妻關係是對立統一的關係。他們之間當然有可能發生磨擦、爭吵、打架乃至於離婚;但大多數夫妻關係不至於發展到你死我活,勢不兩立;多數是“少年夫妻老來伴”,天長地久相依為命。

第二,對立統一還要看運動變化的各個階段,其相互作用的主導方麵可能有很大的差別。例如買一輛新汽車要經過“磨合”階段,在這個階段,部件之間是以 “磨”為主的;等到磨合完成正式啟用了,部件之間雖然仍舊有“磨”,但卻是以“合”為主了。正因為如此,這輛汽車可以行駛30萬公裏以上。假如這汽車的部件之間從頭到底都以“磨”為主,那麽這輛車連3萬公裏都走不了,根本就是個不合格產品。所以,要注意區分對立統一在各個發展階段上其相互作用究竟以何者為主;不要一說到對立統一就理解為一鬥到底。

第三,對立統一相互作用的方式,還往往取決於當事人采用什麽方法來處理事情。例如“人民內部矛盾”,照理並不具有對抗性;但有的因為處理不當卻導致嚴重的對抗。相反,有的對抗性矛盾卻因處理得當而不一定成為你死我活的鬥爭。例如現在世界上有種種對抗性矛盾,所以局部戰爭連綿不斷;但中國人卻始終反對訴諸武力,主張和平共處,有問題通過談判協商來解決。事實上也的確解決了一些問題。

陰陽思想的這些含義給人以警示與啟迪,使中華民族從群體到個體都深受教益,有助於長達五千年的生存與發展。因此它的傳播與弘揚,顯然也能對全人類起到有益的作用。

五行思想強調五種物質運動之間是有聯係的,它們之間有生與克的作用。

生是指生成、促進、助長、發揚等作用。克是指克製、束縛、挫折、摧毀等作用。生的模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畫出來就是一個圓圈。克的模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畫出來成為一個星形。

五行思想不僅指明宇宙統一於以“金木水火土”為代表的物質運動,而且通過五行之間的生克作用表明世上任何事物都是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同時,任何事物本身也都生著或克著另外一種事物。所以,世界上絕沒有任何事物或力量能夠淩駕於其他一切事物與力量之上而獨霸天下;誰想獨霸天下,必然狼狽不堪。而且,一種事物對另一種事物的生或者克,做過了頭又都會引發反生或反克。這更加發人深思。

直接的反生:如水生木,但如果灌水太多,也能把植物(木)淹死。又如父母愛子女是生,但如果是溺愛,反而不利於子女健康成長。

直接的反克:如用斧劈柴,劈多了,斧也受磨損。又如一味恃強淩弱,仗勢欺人,必然為群眾所不容。

間接的生克後果更加複雜多變:例如水克火,火卻可以生土,而土卻可以克水。又如木生火,火太旺了又生土,而土卻是木的克製對象。

在各種生克關係中,克之反以生之的現象更發人深思:如金克木,木因而成器。火克金,金因而成為純金、精鋼。做人“修身克己”可以提高自身的素養與價值。這都說明克可能導致更高境界的生。

通過對陰陽五行思想的詮釋,人們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種事物之間的相互製約是多麽嚴厲,而其運動變化又是多麽生動。它使我們高度戒懼,也使我們充滿希望。

4、中和中庸:

《禮記·中庸》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和”是中華傳統文化所追求的一種理想境界,即社會上(或自然界)的事物盡管千差萬別,矛盾交織,卻能實現多樣的統一,複雜的平衡;種種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卻能協調和諧、共生並存,互相促進;實現“和而不同”、“和實生物”。

但如何才能達到和諧境界呢?傳統文化認為必須堅持中庸之道。

孔子把這種“中庸”之德定位為極高的道德境界與政治智慧,以之為人們處世接物的高明藝術。

 “中和”也簡稱為“和”。“和”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所以現在常有人提到“中華'和’文化”。《論語·學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意思是“社會秩序的作用,貴在使社會和諧。”大家都認為和諧最好,這在中華文化中處處可見。例如一個家庭要做到“家和萬事興”;做生意講“和氣生財”;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業要“和衷共濟”、“內和外順”;與人相處要“和以處眾”;對外關係要“協和萬邦”。總而言之,方方麵麵都要追求和諧。可見和諧是中國人的普遍要求,極其深入人心。

“中和中庸”思想滲透在中國社會生活的各方麵,許多方正有序的建築更是這種思想的代表。和諧好極了,但如何才能達到和諧境界呢?傳統文化認為必須堅持中庸之道,以中庸為手段,達到中和的目的。

但是中庸常被人誤解,以為是折中調和、庸庸碌碌,不分是非、不講原則,各打五十大板、各賞十塊大洋,其實根本不是這樣。

中庸是要求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處。也就是把握準確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過份,“過猶不及”。中庸之“中”,的確要求事物出現平衡狀態,但它乃是一個動態的平衡點。猶如一杆秤,秤錘必依所秤之物的輕重而在秤杆上移動,才能找準平衡點,從而把秤杆擺平,把重量搞定。假如中庸之 “中”固定為折半以取中,那就猶如把秤錘固定在秤杆的中點,那你這杆秤就隻能添亂而一點用處也沒有了。

當然,處理矛盾交錯,情況複雜的社會問題,要做到準確把握一個度,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孔子說:“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禮記·中庸》)在這裏,孔子明明白白把中庸與平均主義對立起來,可見決不是“折中”的意思;再則中庸如果隻是各打五十大板,各賞十塊大洋,那是任何一個蠢才都會幹的,怎麽會比上刀山還難?怎麽會斷言“不可能也”?

當然,中庸雖然很難很難,但如果不要求把握絕對準確的度,而隻要求處理問題大致把握一個度,這應該是可以做到的。“有度”總比“無度”更能促成整體的平衡與和諧。

作為一個現代人,要處理各種複雜矛盾與衝突,更必須具有“度”的意識,注意把握分寸。假如事事處處都趨於極端,態度絕對化,做事沒商量,一味任性妄為,那無論對人對己都是很不利的。所以中庸應是人類的明智抉擇,對解決世界上各種矛盾衝突都是很有用的。

實行中庸之道、把握準確的度很不容易,因為這必須具有三個前提:

一是承認各種事物互不相同,各有特色,這是客觀事實,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所以這個世界隻能“和而不同”。

二是要有忍讓意識。處理問題最好彼此有益,實現“雙贏”。“雙贏”雖好,但有時實在做不到;為了避免衝突的惡性發展,造成嚴重的後果,有時就隻能單方麵讓步,達成某種妥協。無論“雙贏”或單方麵讓步都需要一定的忍讓。忍讓的精神在東方文化中往往受到讚揚。

有一個“六尺巷的故事”:清朝時,安徽桐城有一個著名的家族,父子兩代為相,這就是張家張英、張廷玉父子。康熙年間,張英在朝廷當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他家在桐城的老宅與吳家為鄰,兩家府邸之間有個空地,後來吳家建房,要占用這個通道,張家不同意,雙方將官司打到縣衙門。這期間,張家人寫了一封信,給在北京當大官的張英,要求張英出麵,幹涉此事。張英收到信件後,給家裏回信中寫了四句話:千裏來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閱罷,明白其中意思,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出動讓出三尺房基地,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六尺的巷子。兩家禮讓之舉傳為美談。

三是要有修養與品格。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又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第二章)可見要做到適度與和諧不僅僅是個認識問題,還與人的品格、修養有關係。所以要建立和諧社會必須致力於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

5、仁義五常:

五常”指“仁、義、禮、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是做人的起碼道德準則,此為倫理原則,用以處理與諧和作為個體存在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組建社會。 依五常之倫理原則處之,則能直接溝通;通則去其間隔,相互感應和和洽。所以五常之道實是一切社會成員間理性的溝通原則、感通原則、諧和原則。

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從二人相處,因為人不能離群而獨存,別人之觀念立,人之人格顯,方能雍容和諧,以立己立人,發揮老吾老幼吾幼之懷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事物為人,而不為己,發為惻隱之心,寬裕溫柔,仁也。

義:義者,宜也,則因時製宜,因地製宜,因人製宜之意也。所當做就做,不該做就不做。見得思義,不因果濫取不義之財物。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所以人發為羞惡之心,發為剛義之氣,義也。

禮:禮者,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證也,人事之儀則也。進退周旋得其體,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長幼有序,處事有規,淫亂不犯,不敗人倫,以正為本,發為恭敬之心,齋莊中正之態,禮也。

智:智者,知也,無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發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為智也。知者不惑,這是在告訴我們,做人要懂得不斷地求取知識,這樣才能減少自己對世界事物產生的困惑。困惑少了心就能明了,煩惱自然就會減少。

人們的煩惱大多數都來自於自己的無知,就是愚癡,因為愚癡,所以不明事理,不知善惡,因為愚癡所以不了解這個世界,總是去追求錯誤的東西,這才招來種種煩惱和痛苦。

屈原曾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也是要表達,人們在尋求真理的道路上,要不斷的追求和探索,這樣才能讓自己不斷地進步。

信:信者,信字從人言,言非曰,乃有定之文也,以今之概念定義可解為“學說”、“思想”。信與知對立,知宜者唯宜以行,不知宜者從他人言而信,進而守禮以近仁。因此言:必信者無義。

6、儉讓正淨:

儉: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靜可以修身,勤儉可以養德。一位智者說過這樣的話:“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於饑寒。”

做人要懂得居安思危,古人常說驕奢必敗,奢侈的生活會使人不斷地墮落,而節儉的生活,不僅可以養德積福,還可以陶冶心性,讓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快樂。

讓: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讓是老子的第三寶,也是可以趨吉避凶的一寶。生活中很多禍事,都是因為我們不懂得忍讓,處處與人相爭,結果不僅得罪了他人,還給自己帶來了很多沒必要的麻煩。

正:正就是正而不邪。做人要正直,要心平行直,學法要正信,不生邪見,正直的人,趨善避惡,邪惡的人,趨惡避善,前者就會近福遠禍,後者就會近禍遠福。

淨:淨就是淨而不染。人心本來就是幹幹淨淨的,正是因為我們幹淨的心被染汙了,所以才有了煩惱和痛苦。所以我們要時刻觀察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保持在清淨無染的狀態上,這樣便可以獲得寂靜的喜悅。

將仁義禮智信、儉讓正淨體現在平時的生活和修行當中才行,即可從容過生活,大度看世界。

7、修齊治平:

修齊治平,意思是指提高自身修為,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國家,安撫天下百姓蒼生的抱負。出自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譯文大意為古時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采邑;要想管理好自己的采邑,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知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采邑;采邑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中華傳統文化非常強調修身,並強調“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在漫長的中國曆史上,曾大力宣揚可作為修身樣板的人與事;還有許多有關修身的警句格言,包含了豐富的思維成果。提高自身價值要通過修身,修身才能使人超越原生狀態而進入自覺追求崇高的境界。修身離不開克己。老子說:“自勝者強。”“自勝”就是克己;克己方能不斷地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

《四書》的第一本是《大學》(《大學》又是《禮記》中的一篇,而《禮記》則為“五經”之一),《大學》一開始就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並強調“一是皆以修身為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當以修身為本。正心誠意的修養,個人道德的完善,是治家、治國、穩固天下的根本。這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理想,影響了中國一代代的誌士仁人,應成為大家為之奮鬥一生的理想追求。

做人必須自覺地致力於提高自身價值。孔子要求“成仁”,孟子要求“取義”,這是為了實現很高的自身價值,在中國曆史上也的確有很多人做到了。文天祥說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則徐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們並且把這種信念付諸行動,這才是實現了很高的自身價值。

司馬遷說“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其實人活著更有“重於泰山”與“輕於鴻毛”的區別,這就是自身價值有輕有重的表現。而衡量這種價值及其實現程度,又決不是以自我感覺為準,而要得到社會乃至曆史的評定。提高自身價值要通過修身,修身才能使人超越原生狀態而進入自覺追求崇高的境界。修身離不開克己。克己並不是叫人一味逆來順受、忍讓退避。要知道一切進德修業的積極行為都免不了要克服自己身上的弱點。例如見義勇為要克服怯懦之心,堅持原則要克服患得患失之心,做學問、創事業要克服怠惰之心,等等。這些就都是“克己”的表現。老子說:“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自勝”就是克己;克己方能不斷地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這當然是“強”的表現。

《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這話很有道理,人在少年時期正是接受德育、修養品性的最佳年齡段。從實際情況看,德育應包含“意商”和“情商”,就是意誌的堅強程度和情緒控製能力。一個人倘若意誌薄弱,他怎麽可能持久而頑強地“進德修業”?現在因意誌薄弱而走向墮落的人比較多見,且不說吸毒、賣淫、偷盜這類違法行為,就染上“網癮”而言,青少年一頭紮進網吧,荒課逃學,幾天幾夜出不來,這又如何進德修業呢?

再說情緒控製能力,消極現象也很嚴重。現在有些人實在太任性了,情緒一激動就走向極端,而不考慮行為的後果。還有的青少年(包括大學生)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受到挫折就做出消極或過激的反應。所以,“意商”、“情商”是實實在在與進德修業緊密關聯的,理應成為修身克己的重要內容,積極自覺地經受鍛煉。中華傳統文化的修身克己思想正是任性縱欲的對症良藥。中華民族在這方麵的獨創性思維經驗很應該在全世界傳播與弘揚。

8、眾善奉行

眾善奉行意即勸人多行善事,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八:“勸君諸善奉行,但是諸惡莫作。”倡導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善行,以積極的態度和行動影響他人,在善行中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人類社會的進步和和諧發展需要每個個體的參與和努力。而在這個過程中,眾善奉行的理念變得尤為重要。善良,是人的美德,中國的古聖先賢幾千年前便倡導眾善奉行,三字經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善行具有正麵價值的行為和舉止,涵蓋了眾多方麵,如關愛他人、寬容理解、奉獻精神等。眾善奉行的核心理念是通過自身的積極改變和努力,影響他人並為社會做出貢獻。

關愛他人是眾善奉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是社會性動物,我們的生活與他人息息相關。通過表達對他人的關心和愛護,我們可以建立更加親密和諧的人際關係。這不僅包括對親人和朋友的關心,也包括對陌生人和弱勢群體的關愛。關愛他人,可以通過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提供支持和鼓勵,以及傾聽他們的需求和感受來體現。

寬容理解是眾善奉行的另一重要方麵。人類社會充滿了多樣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背景、信仰和觀點。寬容理解意味著接納和尊重他人的差異,不對不同意見進行歧視或攻擊。通過寬容理解,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充滿和諧與合作的社會環境,促進人際關係的發展,減少衝突和矛盾。

奉獻精神也是眾善奉行的重要特征。奉獻精神是指將自己的時間、能力和資源用於幫助他人和社會。這可以通過參與誌願者活動、捐贈慈善機構、支持社區項目等方式來實現。奉獻精神不僅有助於改善他人的生活,也能給自己帶來成就感和滿足感。

眾善奉行不僅僅是一種個人行為,也是一種社會文化的體現。當更多的人擁抱眾善奉行的理念並將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時,整個社會將會發生積極的轉變。眾善奉行的行為將逐漸形成社會共識,激勵更多人參與其中。這種社會文化的轉變將產生良性的循環效應,推動社會向更加美好的方向發展。

眾善奉行不僅是一種個人選擇,也是一種公民責任。作為一個社會的一員,每個人都有義務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貢獻。通過眾善奉行的行為,我們可以共同創造一個更加和諧、寬容和有愛心的社會。

眾善奉行的實踐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內在的態度和生活方式。它需要我們審視自己的行為,關注自己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並持續不斷地努力改善自己。眾善奉行是一個持久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恒地踐行,並將其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

呂祖告訴我們:“算甚麽命,問甚麽卜。”一個人胸懷坦蕩,踏踏實實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做到了“眾善奉行”,自然會無往不利。又何需“起卦算卜”,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別人的手中呢?眾善奉行的實踐並不需要特別的能力或財富,它始於我們內心的善意和善良。它是一種溫暖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份關心的舉動,以及對他人需求的關注。無論是在家庭、學校、工作場所還是社區,我們都有機會將眾善奉行的精神傳遞給他人。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開始,用善意和善行點亮這個世界。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關心那些被忽視的人,傳遞友善和寬容的態度。讓眾善奉行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讓善良和仁愛在我們每個人的行為中閃耀。

當我們眾人皆行善時,整個社會就會呈現出積極向上、和諧穩定的氛圍。每個人的小小善舉都有可能產生巨大的影響力,激發他人的善意和行動。而當更多的人融入到眾善奉行的行列中時,我們將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一個充滿希望、尊重、團結和友愛的社會,一個人人受到尊重和關愛、機會平等的社會。讓我們攜手前行,以眾善奉行的精神塑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9、頭頂神明:

頭頂神明意即我們經常說的一句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出自《增廣賢文·上集》,指每個人頭上三尺處都有神明鑒察著,我們在暗室中所做的虧心事遲早會得到報應,隻是早與晚,勸誡世人不要做那些違背良心的事情,畢竟人在做天在看。同時如果自己發自誠心敬畏神明,那麽就會得到神明的護佑。

舉頭三尺有神明也出自《集俗語竹枝詞》:公門裏麵好修行,半夜敲門心不驚。善惡到頭終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其意思是說:在公門裏做事的人,在公門裏要好好修行,行事隻要公道端正,即使半夜有人敲門,問心無愧,一點也不驚。一個人在世,為善為惡,到頭來總是有報應的。

舉頭三尺有神明的神明一般指三台北鬥神君。三台北鬥神君為上台虛精開德星君,中台六淳司空星君,下台曲生司祿星君。《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三台星天之陛官,旦為龍,晝為蛇,暮為魚。三神者,三台之靈也。”三神伴人生死,錄人罪惡,奪其紀算。人作惡,他會記,人行善,他也會記。三台北鬥神君在冥冥之中記人禍福,算人福祿。

    或指三屍神。三屍神又稱“三彭”或“三蟲”,人身中有三條蟲,稱為上屍、中屍、下屍,分別居於上、中、下三丹田。屍者,神主之意。此三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

我們與其是時刻擔憂所作惡事受到懲處,不如自己心存善念,做到清靜湛然,把自己掌控在自己手中,天地鬼神也奈何不了你。

10、因果報應:

事物有起因必有結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全報。

人的善行和惡性,都會因為因果的輪回而得到相應的果報,善行得善果,惡行得惡果。業有三報,一現報,現作善惡之報,現受苦樂之報;二生報,或前生作業今生報,或今生作業來生報;三速報,眼前作業,目下受報。我們明白了業有三報的道理,不僅知道幹壞事作惡之人,終有報應,而且能真正做到多行善積德,不幹壞事的而終得福報的結果。

太上感應篇》講: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人活一世,頭頂有青天,暗處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是善是惡,人心能看穿,是好是壞,瞞不過蒼天。世間的一切,都是一場因果的輪回,付出和回報息息相關。

你若待人和善,快樂會接踵而來;你多幫人難處,幸福會持續不斷。你怎麽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麽待你,好人,有好運,善人,有善福。所以人生在世,不管活的有多苦,有多難,有多累,有多痛,都要心存善念。

心存善念,才能讓自己活的踏實,活的心安,對得起天,對得起地,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心存善念,不是為別人而善,也是為自己而善,善行善舉,才能積德積福。你播種的善,終會釀成你身上的福;你付出的苦,終會鋪平你未來的路!

11、中華一統:

回溯曆史,“大一統”理念是貫穿中國曆代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主線之一,更是維係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紐帶。

“大一統”表述,始見於《春秋公羊傳》:“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漢儒董仲舒言:“《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唐人顏師古注:“一統者,萬物之統皆歸於一也。”“大一統”理念是先人對國家治理秩序的闡發,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就逐漸形成了以炎黃華夏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

及至漢代,在漢高祖及其後漢文帝、漢景帝積累的強大國力基礎上,漢武帝極大推動了“大一統”王朝的構建。東漢末年皇權衰落導致三國鼎立,匈奴、鮮卑、羯、氐、羌紛紛內遷,逐鹿中原,中華大地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兩晉南北朝時期,一些入主中原的邊疆民族統治者,主動將自己納入中華“正統”曆史序列。

任何一個號稱“正統”的政權,必須完成“正統”所肩負的統一疆域的神聖使命。前秦皇帝氐族人苻堅曾言:“今四海事曠,兆庶未寧,黎元應撫,夷狄應和,方將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於赤子。”故此,苻堅在統一中原後南征東晉,以實現“統一天下”之大業。

隋朝結束了“正朔不一將三百年”的分裂局麵。唐朝南北一統,東西貫通,創設了800多個羈縻州府經略邊疆,“大一統”盛況空前。唐以後,宋與遼夏金等少數民族政權並立。

元朝是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實現前所未有“大一統”的王朝,將東北漁獵經濟區、北方遊牧區、西北和西南的遊牧與農耕兼營區、南方及中原農耕區、濱海農耕與漁業區囊括一起,可謂疆域“大一統”開拓者。漢、隋、唐、宋諸朝雖有天下之盛,“然幅員之廣,鹹不逮元”。“若元”乃“法《春秋》之正始,體大《易》之乾元”,定國號為“元”,“見天下一家之義”。元末農民起義推翻元朝統治,建立以漢人為主的明朝政權。此時的漢人群體,不僅包括東晉以來北方黃河流域南遷的漢人,也包括進入中原的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以及被元朝認為是“漢人”的契丹、女真,以及留居中原的蒙古、色目人等,中華大地各民族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清朝是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滿洲族建立的,也是“大一統”理念和實踐發展的高峰。入關前,滿洲人偏居東北一隅之地,皇太極明確提出“滿漢之人,均屬一體”。入關後,康熙帝強調“無分內外,視同一體”,雍正帝雲“天下一統,華夷一家”,乾隆帝說“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正是在“大一統”理念指引下,清朝完成國家“大一統”。

“秦國‘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開啟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曆程。此後,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都以中華文化的正統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詡中華正統;對峙如宋遼夏金,都被稱為‘桃花石’;統一如秦漢、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風,九州共貫’”。“各民族之所以團結融合,多元之所以聚為一體,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並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源自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一的內生動力”。

台灣學者李新霖稱:“所謂一統者,以天下為家,世界大同為目標;以仁行仁之王道思想,即一統之表現。”這種理念長期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國家建設思維。作為一種“狀態”或“製度”,“大一統”是斷斷續續的;而作為一種 “理念”,“大一統”卻從未中斷或破碎過,尤其是從西漢武帝(前156—前87年)時期“大一統”思想便越來越滲入到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中,成為中國國民性中難以割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之後,經曆過太多分分合合的中國人反而更加珍視“大一統”的理想,而把實現中國的政治統一當作推動國家興旺發達的首要途徑。

時至今日,中華一統的含義並非單純指領土的“統一”,它有著更廣泛的內涵,包括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也即56個民族和海外華夏兒女,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應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在思想、文化、民俗理念上趨於統一。各民族間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血肉相連的。崇尚“大一統”就是崇尚和諧與協作,要充分利用“大一統”中內含的“同氣連枝”“民胞物與”等豐富思想資源,充分肯定人類文明的多樣性,相互尊重、彼此借鑒、和諧共存、求同存異,用共同利益的全局觀代替利益分割的本位觀,用惠及後世的可持續發展觀代替竭澤而漁的功利化發展觀,用協同互動的全球治理觀代替保守封閉的地域治理觀,推動人類文明實現創造性發展。

12、小康大同:

小康,最早源出《詩經》,《大雅·民勞》中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小康在這裏指的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而作為一種社會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漢《禮記·禮運》中得到係統闡述,成為僅次於“大同”的理想社會模式。它相對於“大道行也,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是“大道既隱,天下為家”的理想社會的初級階段。千百年來,小康是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希冀,表達了人民對幸福生活的無限向往。

大同,是人類社會的終極理想,仁義禮智信、仁愛、民本、誠信、正義、和合價值之推擴就是要求人類最終實現大同的理想,人類像一家人一樣,相互敬愛,以禮相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人類是一命運共同體,以中華傳統文化的理想講,就是要實現天下太平,天下要太平就一定要使天下像一家人一樣,從而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也就是說能堅守仁愛、民本、誠信、正義、和合價值者,以大同為理想者,方可實現人類在全球化背景下“平天下”的理想,這也是華教致力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複興的使命所在。(作者:王在望,華教創始人、200萬字中華傳統文化百科全書《華典》編撰者。日前,華教已同時在韓國和澳門啟動注冊,發展海外各國的各級教區,在中國國內不開展任何活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