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位名叫南康白起的網絡作家

(2022-02-08 15:58:11) 下一個

        昨天讀到一篇文章,是關於一位網絡作家,名叫南康白起。讀到他從大一開始愛上了一位同學,他管他叫張先生,大學畢業,他們同居了幾年後,張先生決定放棄他們的感情,去過被世俗接納的生活。張先生結婚了。又過了兩年,南康跳河自殺了。

        我讀了這故事好奇,於是在網上找了南康最有名的兩部作品來讀。《浮生六記》,《我等你到35歲》。有興趣讀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搜一下。兩篇短短的小說不像小說,散文不像散文的文章,把我深深的感動。竟然有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覺。

        這兩篇文章都是記錄南康和他的老公“張先生”之間的瑣事。《浮生六記》是寫他們同居的甜蜜生活。《我等你到35歲》是寫張先生決定和一個女子結婚,他們分開以後的日子。都是日常瑣事,但是很“上頭”。上頭是網絡用語,我感覺意思就是一直縈繞,不能停止去想他們的故事。兩篇文章都是很簡單樸實的語言,但是好像我看見一個清瘦蒼白柔弱的年輕男子就站在我的麵前,娓娓道來他的愛戀,他的傷痛,他的絕望和他的歡喜。

       他寫他為愛情受的苦“心中的思念愁哭無處可泄,想著自己怎會落到今天這種境地。“

       他寫他對好友訴說他看著愛人離開後的難過:”已經沒有辦法痛痛快快大聲哭出來,隻是眼淚不停的向外湧,梗住了喘不過氣,對他說:“我好難受。”這一段我覺得寫得好棒。文章中南康提到瓊瑤寫愛情寫的不好。我同意他。如果瓊瑤寫愛人分手後的痛苦,大概率會是大哭大叫,像個神經病一樣,話多淚多表情多。南康就四個字:我好難受。但是隔著電腦屏幕,作為讀者的我都能感受到他的苦。當然南康也不是隻寫了這四個字。文章的前麵有很多鋪墊。他寫了張先生搬走時的尷尬和惆悵。他寫了他從來知道他是個“世故的人“,所以自己從來沒有怪他。他寫了他沒有辦法“恭喜他結婚”“太殘忍”。他寫了他對他的思念,他“傻乎乎的”的為難的可愛模樣。所有這些平淡樸實的鋪墊以後,那句簡單的“我很難受”就像子彈一樣,把讀者的心打中了。

        他們之間互相暗戀了三年才在一起。期間,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的猜測就是巨大的有形無形的社會壓力,張先生一直躲著南康。南康痛苦愁悶的無以複加。為了解脫,南康試著追求一個漂亮的姑娘,結果感覺“不像在談戀愛,像在過家家。”南康還搬離了宿舍,不見張先生,以圖徹底的忘掉,但是思念讓自己大病一場。兜兜轉轉,張先生突然想明白了,回來找南康。他們在一起過了幾年甜蜜情侶的生活。但是南康知道這日子是偷來的,一定會還回去。

       南康死的太早了。兩篇文章都很簡短,裏麵有很多小故事,如果展開來寫,一定會是很動人的愛情小說。說不定會是第二個三毛。南康的文風和三毛有點像,樸實動人。都愛得讓人心疼。可惜他們的命運也都一樣。

       “如果可以,我一點都不想喜歡上你。找一個女孩子,光明正大的走在人前。可是,沒人給過我機會。第一次喜歡一個人,就喜歡上了你。““如果早知道,我不會來長沙,如果早知道,我不會讓自己遇見你。““在這個世界上,仍舊沒有我們這類人的容身之處。“這是南康寫的話。為什麽這麽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隻是因為他們都是男人?男人,女人,愛有錯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愛的一個品種,一個異類而已,可以理解也可以寬容但不必拔高更不能推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