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人和文學城裏的山頭主義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穿西服打領帶叫政治,穿抿襠褲戴狗皮帽子叫占山頭,說到底都是一回事。
我當初剛剛移民到加拿大的時候,是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的,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融入主流社會。
但幾年過後,我發現,哪怕你英語說的再溜,咖啡喝的再苦再燙,西餐吃的再勤再有滋味,爬梯裏再Social,洋房打理的再洋氣,社區活動再積極,你都無法完全或者真正地融入進所謂的主流社會。因為主流社會的支撐並不是這些有形的存在,而是一種從你睜開眼看這個世界第一眼就開始積累的東西,是一種無形的,但卻在你周遭無處不在的意識流一類的東西,你的眼神,你的舉手投足,你的言談,你對周圍千變萬化的感受,你在開心或憤怒時下意識的第一反應,等等。
文化是個很可怕的東西,它象水一樣 ,是柔韌的,流動的,並且無孔不入,它可以是大江大海,也可以是涓涓細流,但無論哪種形式,隻要讓它進來了,你就很難把它的痕跡去除幹淨,它總在某一時刻提醒你,它還在呢。
而我從出生便浸染其中的東方文化,就這樣水滴石穿地在我的骨血裏紮了根。所以即使我身體移民了,卻無論如何無法完成文化的移民。但在西方文明這池 水裏也浸過幾年的我,發現跟國內的思維觀念也漸漸產生了隔閡,於是我成了兩邊不靠的邊緣人。
我想我一定不會是個例。
這個話題可以談的很深入,但今天我隻想把關注點放在文學城上。
人類是有趨同需求的。趨同可以是五花八門方方麵麵的,比如文化趨同,信仰趨同,飲食趨同,甚至可以是八卦趨同,當然也可以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趨同,等等。
而介於東西方文化之間的文學城,宛如一座浮在太平洋上空的介島,不但鏈接了東亞文明圈與西方文明圈 ,更滿足了如我一樣的邊緣人對文化的趨同。
介島般的文學城在文化趨同的大基礎上又做了細化,具體的表現形式就是各種論壇。
絕大多數的論壇版主和老網友們並沒有占山為王的山頭主義,他們普遍對新人的到來持包容和歡迎的態度,因為人越多壇子越熱鬧,越熱鬧壇子也就越有活力,這是一個十分樸素的道理。
而我們這些網民們,需要在融入壇子的同時,還要保持思想上的獨立。先占住山頭的人或群體,想要拓寬自己或者論壇的影響力,就要跳出自己的立場去看待不同,接納差異。 這兩方麵都是不容易做到的。但即使再不容易,也值得去做。
因為大到國家,民族,小到公司企業,甚至是一個社會細胞的家庭,都無一不需要差異性。熱鬧就是差異性的體現。差異性的存在造就了不同思想、文化與觀念的嫁接,嫁接的陣痛之後便會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麵,同時給主體帶來生命力。
一個論壇、博客乃至網站也是如此。
反之,如果文化與觀點持續近親結婚,其結果就是走向弱智和衰退,死路一條。同理,一個論壇如果隻有一種聲音,一個論調,那麽它的路就會越走越窄,越走越沒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假如論壇死了,我們這些邊緣人還去哪裏趨同呢?
南瓜蘇於2022年7月
南瓜蘇原創,未經許可請不要轉載
謝謝可可“通風報信”,嗬嗬。呱呱的筆還是很辣的,特別喜歡這兩句:所以即使我身體移民了,卻無論如何無法完成文化的移民。。。就像梅子說過的:她是米國的一碗夾生飯。但是我也想,也許正是因為她“夾生”了,才有了她具有個體風格的移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