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曼哈頓西區,有幾十年曆史的St. John’s Terminal,就會以全美21億美元的價格易主,迎來一位外州富豪的入駐。
入駐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來自灣區的科技巨頭-穀歌。而地標建築舊郵政局大樓,將會成為它除開山景城總部之外的,美東又一大科技園區。
與此前穀歌簽下Pier 57辦公點、切爾西的園區的意圖相似,臉書斥重金城中買樓 ,再度打造130w平方英尺新園區, 為的就是進一步加強自己在東海岸的排兵布陣。
(圖片來自Wall Street Journal, 版權屬於原作者)
目前,Google在紐約共有180萬平方英尺辦公場所,也招募了超過12000名幹將,旗下的Google 產品、工程部門,以及雲業務、銷售、市場營銷等部門,都在大蘋果安營紮寨。此次穀歌簽樓,將辦公版圖擴展至310萬平方英尺,預計疫情平息後,還將在開放更多崗位,至少接納另外2400名員工。
(圖片來自abc news,版權屬於原作者)
Google並不是科技界裏,置業紐約的個例,Facebook,Amazon, 以及Apple, 近2年,都紛紛在紐約“跑馬圈地”。
去年8月,即使全美還未走出疫情陰霾之時,紮克伯格就在Hudson Yards辦公樓外,再度拿下了曼哈頓西區,有107年曆史的舊郵政大樓Farley Building。這個73w平方英尺的新園區,會成為它除開Melon Park總部之外的,美東又一大科技園區。
2019年,在Facebook剛簽下Hudson Yards30層大樓後,放棄皇後區長島市的Amazon,也重返紐約,在近Hudson Yards,位於410 Tenth Ave上,拿下350,000平方英尺辦公用地。
(圖片來自Wall Street Journal,版權屬於原作者)
亞馬遜宣稱,這一新增辦公地,麵積上足以成為8000多名員工的新“奮鬥場所”。
而在疫情爆發前,Apple剛剛簽下11 Penn Plaza大樓內,220,000平方英尺的辦公區域。Apple“新窩”,離周一Facebook簽下的Farley Building, 僅隔一個街區。這也是蘋果公司,除在紐約the Flatiron district辦公室外的,首次外擴。
(圖片來自the daily beats, 版權屬於原作者)
連點成線,這些科技公司的新辦公區,將在曼哈頓西區,構成延伸數十街區的科技走廊,為紐約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而初步預計,Facebook,Google,Amazon,Apple目前在紐約,共擁有超過22,000名員工。
問及在這一時刻,Google為何大踏步挺進紐約,紐約州長霍楚表示,這說明科技界,對紐約未來滿滿信心,“我們正在創造就業機會,投資新興產業,振奮紐約人,我們正在共同書寫我們的複出故事。”
“顯而易見,擁有數量巨大的技術人才,和合同協作的對口產業,成了對科技企業的致命誘惑。”
“在全球疾病大流行,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時候,科技公司在允許大部分雇員在家辦公的情況下,仍舊逆勢進入紐約,這無疑是對”大蘋果“魅力的巨大肯定,也給NYC經濟複蘇,打入了一針強心劑。”
名校生源和人才架構,定是紐約散發給科技巨頭的終極魅力。
2011年,在紐約前市長Michael R. Bloomberg的牽線下,位於紐約上州的康奈爾大學和紐約市政府簽訂協議,在羅斯福島新建應用科學和工程園區,立誌為根植於最新學術研究的商業應用提供人才動力。
目前,該小區已有300名研究生就讀,預計未來20年間,師資人數將達到百餘人,就讀學生將超過2000名。值得一提的是,位於羅斯福島上的康奈爾大學應用科學和工程學院院長,Daniel Huttenlocher, 也正是亞馬遜董事會的重要成員。
同時,哥倫比亞大學也擴張了它的工程技術和計算機科學的項目,搭建了它的Data Science Institute.
2014年,紐約大學成功將布魯克林理工學院收歸自己麾下,建立了紐約大學Tand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同樣不能忽視地是,位於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和位於康州的耶魯, 也在為紐約市的人才儲備,添柴加火。
(圖片來自Princetown.edu,版權屬於原作者)
”相較於西海岸,科技公司集群效應導致較高的人才流動性,東海岸相對更重視企業忠誠度和公司歸屬感,這是雇主青睞東海岸人才的一個原因。
光有源源不斷的人才供給,卻沒有慷慨的企業需求,不可能促進一個產業在某一城市的穩健持續發展,紐約科創行業與其他產業的交融,為科技界帶來了別樣光彩。
零售走上了線上,銀行投奔了無紙化,谘詢公司依靠著數據,公告傳媒公司,愈發重視定量分析。這些,都給紐約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在灣區沒有的崗位選擇。
(圖片來自new york times,版權屬於原作者)
高盛在紐約,就有2000名技術雇員,負責數據分析、應用開發、信息安全和區塊鏈業務。
JPMorgan Chase更是從卡內基梅隆挖來了專業團隊,負責A.I.開發。
據求職招聘網站Indeed.com統計,最近3個月紐約提供科技崗位招聘數量前五的公司為: 亞馬遜、紐約梅隆銀行、凱捷谘詢公司, JPMorgan Chase和摩根史丹利。它們,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科技公司。
“未來科技工具產生的基礎將是同現有產業的結合,這意味著相關的產業鏈需要緊密集中,而紐約正是這樣一個產業聚集之地。”
但更不容忽視地是,相距紐約30,000英裏的Silicon Valley,本來就正在發生一場“去矽穀中心化”的革命。科技公司登陸曼島,恐怕也是題中之義。
就像已經敲鍾的Snapchat,並沒有像BAT公司一樣搬到矽穀,而是在LA海灘附近,租下了大house,作為團隊辦公室;
就像被Facebook 20億收購的AR技術公司Oculus Rift, 並沒有像instagram一樣,搬進Melon Park,而依舊留守洛杉磯大本營,Orange County;
他們都給出了“不去矽穀”的有力理由,必須紮根在潛在市場內,靠近天然的客戶和合作夥伴,才更容易取得訂單,而洛杉磯偏向娛樂和名利場文化的氛圍,適合像他們這樣社交屬性突出的科技創新公司。
與此相同,在紐約,卻聚集了另一批像Birchbox和Vimeo這樣的和電子商務、時尚設計、廣告傳媒金融支付相結合的科創公司。
Birchbox,依仗著紐約發達的時尚美妝產業,主營業訂閱美妝盒子服務:用戶每月僅需支付10 美元,就能在家門口收到當季最新的美妝產品的集錦盒,目前已拿到過億VC。
而高清視頻播客網站Vimeo,憑借著紐約本土深厚的傳媒廣告行業積澱,一舉成為YouTube的有力勁敵。
這些,不過是滄海一粟,浪花之一朵,折射著第三輪科技革命浪潮下的產業變革:
科技公司已經不單單是研發科技的公司,而逐漸變成了一種科技基礎服務的供應商和維護者,科技也逐漸變為一種手段,為不同生活場景提供各種服務和供給。不同質的科技公司,需要到不同質的城市中,獲得他們需要的產業養分和城市資源。
這就不難理解,以VR、動畫製作為代表的科技技術公司,紮根在好萊塢;與設計、媒體和金融商務有關的創新公司,來到了紐約;和基因工程、生態農業相關的科研企業,奔赴了麻省波士頓;為生物醫學、能源材料提供支持的初創公司,在休斯敦和奧斯汀出現了“井噴”...
(圖片來自economist id,版權屬於原作者)
合作夥伴與潛在客戶在哪裏,這些科技公司就會存在在哪裏,雖然保持著和矽穀在資本和精神上的連接,卻不再死守風投最活躍的“宇宙中心”,漸次完成人才和資源的遷移,這構成了當下“矽穀去中心化”的基本精神。
教育、人才、科技、資本、市場,多位一體,給創業帶去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給紐約,營造了一個更加多維和繁榮的經濟生態圈。隨著紐約更多科技巨頭的入駐,也許曾經奉為圭臬的“矽穀不可複製論”將被打破,矽穀孕育的思考方式,驅動公司增長的方法論、建立人脈網絡的技巧,講故事的核心套路,都將帶向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