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伢子飯後閑聊

有心靈感動時,記錄一點點感想,盡管缺乏使用文字的天賦,還是樂在其中。
個人資料
正文

五月亞洲行(4):最有煙火氣的廣州

(2025-07-19 14:23:17) 下一個

廣州是我們這次亞洲行的第三站,我們是從香港九龍進入中國海關的。聽說每逢周末,從香港出關的人特別多,因為很多香港人會趁周末去深圳采購便宜貨。不過我們是在工作日過關,現場秩序良好,沒有太多擁擠,整個入關過程還算順利。

在海關檢查行李時,行李箱剛從掃描儀滾出來,一位女海關人員就大聲喊:“包裏有營養品,包裏有營養品!”隨後一位男海關人員走過來,把我帶到一旁開箱檢查。

其實早就聽說近些年進中國海關的檢查越來越嚴格。以前我多次回國都沒有遇到什麽問題,這次算是碰上了。再加上今年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海關或許也借機“熱心執法”,普通老百姓也難免受到波及。

海關工作人員讓我打開行李,他把包翻到底,果然找到了幾瓶維生素和魚油。我遞給他一張購買發票,他接過來看了看,問我:“這種多少錢一瓶?”我回答:“就四五塊錢一瓶。”他有點驚訝地說:“這麽便宜?”我解釋說:“是的,這些都是帶給親戚的禮物。”他看了看行李底下,確認隻有這幾瓶所謂的“營養品”,便隨口說道:“就這些啊,可以走了。”我這才鬆了一口氣。

而我身旁另一位接受檢查的男士則沒那麽幸運。他帶了一塊比較高檔的手表,工作人員一直追問那手表是誰的、有沒有別的幾塊。那位男士連連解釋,說自己隻帶了這一塊自用的。還有幾個人也被拉到一邊接受開箱檢查和詢問。

看來如今中國海關的確越來越嚴格,也不是空穴來風。現在國內發展迅速,物資豐富,幾乎所有的商品在國內都能買到。以後回國探親,行李還是盡量從簡,少帶些東西為好。

從香港九龍前往廣州的高鐵非常方便,沿途經過深圳,一路風景宜人。特別是廣東的鄉村,看起來整潔美麗,農民的房子一幢幢修建得寬敞氣派,令人印象深刻。高鐵全程隻需一個多小時,我們很快就抵達了廣州南站,親身感受到國內高速交通發展的便捷,也由衷感歎國家近年來建設成就之巨大。

我第一次來廣州,那還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印象特別深刻,是我和太太一起來廣州旅遊。那時正值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廣州作為南方開放前沿城市,是許多年輕人向往的地方。

最讓外地人羨慕的是,廣州所有的高級賓館都允許遊客自由出入參觀,當時成了外地遊客大開眼界的熱門景點。在那個年代,許多大城市的高級賓館對老百姓來說是“華人不可入內”,而廣州卻成了外省的榜樣,讓賓館向普通人開放。在當年堪稱一股清流,也成了不少城市效仿的典範。

我們在廣州玩了三四天,拿著一張廣州市地圖,幾乎走遍了七八家有名的賓館。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白雲賓館裏的假山景觀。

侄兒告訴我們,白天鵝賓館至今仍是廣州最頂級的高檔賓館之一。這次我們重遊荔灣區,還特意前往白天鵝賓館看看。賓館外觀變化不大,依舊莊重雅致,內部的建築設計也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典雅中透著濃鬱的中國南方風情。許多遊客在這裏拍照留念,仿佛這裏仍是廣州一道亮麗的文化地標。

回想當年,那趟旅行可謂是“名副其實的窮遊”。我們口袋裏沒多少錢,中午多是吃路邊的小吃,晚餐則是味道鮮美的廣州炒粉、湯粉。雖然簡樸,但每天玩得精疲力盡也特別開心。幾十年過去了,至今我和太太還經常聊起這段既令人難忘、又很好笑的經曆,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吃廣州米粉。

我們在廣州停留期間,我哥哥和侄兒一家熱情接待,侄兒還特地抽出一天時間全程陪同。他帶我們去吃了廣州最有特色的早茶,之後參觀了有曆史味道的老城區沙麵,還遊覽了保存得非常完整的陳家祠。我們一路走、一路吃,在網紅街頭嚐了不少地道小吃,不光吃得開心,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廣州這座城市的熱情和煙火氣。我們一路吃、一路逛,直到晚上九點多才盡興而歸。

陳添記魚皮是廣州街頭小吃中的一塊“金字招牌”,已有六十多年曆史,店鋪雖小,卻聲名遠播,常常排隊不斷。許多食客就是衝著這一碗地道的“魚皮”而來。也是許多廣州本地人和遊客心中的“白月光”。這家位於廣州老城區荔灣區寶華路附近的小店,以一道“爽滑彈牙”的魚皮涼拌而聞名。  

侄兒非常喜歡品嚐不同的地道小吃,他特意帶我們到廣州市中心的“達楊原味燉品”,嚐試那道頗有名氣的傳統粵式湯品——椰子燉烏雞。店鋪不大,街邊僅擺著幾張桌椅,卻坐滿了食客。我們每人點了一份,不一會兒,一隻滾燙的椰子便端上了桌。外殼被燉得焦黑,切開椰蓋,隻見裏麵躺著幾塊烏黑的雞肉,模樣實在不太討喜,甚至讓人懷疑是否幹淨。我也顧不上太多講究,鼓起勇氣慢慢品嚐,味道卻出奇地醇厚鮮美,帶著一股濃濃的鄉村氣息。說實話,椰子燉烏雞這樣的體驗,一生嚐一次就夠了,還開眼界。我們一路吃一路逛,直到晚上九點多才盡興而歸。

我們去了廣州著名的陳家祠堂,這是目前廣州保存最完好的傳統嶺南建築之一。陳家祠建於清朝光緒年間,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的明珠”。聽說每逢周末,參觀的人都特別多,甚至需要排長隊才能入內。

由於解放後陳家祠多次遭到破壞,尤其是在文革時期,這裏被改為印刷廠,後來又改成小學。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陳家祠,許多部分其實是近年來根據曆史資料精心修複而成,遠不及當年的風貌。

在陳家祠內的展覽中,還特別陳列著“文革”時期的老照片和曆史介紹。從那些影像中可以看到,曾經精美的祠堂在文化革命時期曾被改作工廠、小學,很多傳統裝飾被拆除、覆蓋,建築破損嚴重,令人不勝唏噓。這些照片和文字資料真實地記錄了陳家祠所經曆的劫難,也讓人倍感中國文化傳承的來之不易。

這次在廣州,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還有一個畫麵:龐大的外賣騎手群體。他們大多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常聽國內朋友說起,國內的快遞和外賣行業發達又高效,確實如此。在廣州,人們幾乎足不出戶,隻需一部手機,就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需求。

有一天晚上十點多,我正好需要一些藥品,便在網上下單,隻花了二十三塊錢,雖然比自己去藥店貴幾塊,但不到半小時藥品就送到門口,全程沒有任何“美國式”的小費。這幾天廣州正好下雨,看著那些騎著摩托車、披著雨衣、風雨無阻奔波送餐的年輕人,心中不禁感慨萬分。他們屬於社會的基層勞動者,生活真的不容易。

那晚我們站在一家賓館門口等車,正好下著雨,短短十幾分鍾內,就有十多位送外賣的騎手來到賓館門前。他們渾身濕透,雨水打在臉上,卻仍然步履匆匆,奔波不停。這一幕,讓我久久難忘。

短短兩天的廣州之行,讓我們重新認識了這座既古老又現代的城市。從海關口岸的嚴格執法,到街頭巷尾的煙火人情;從嶺南古祠的曆史沉澱,到智能外賣係統展現的現代效率,一幕幕交織出這座城市的豐富麵貌。最讓人感動的,不僅是繁華都市的燈火和便利,更是那些在風雨中為生活奔忙的普通人。這,也是我們廣州之行最真實、最難忘的部分。

花城廣場是廣州中心的一個大型城市廣場,位於珠江新城。這裏環境寬敞,綠化很好,兩邊有博物館、大劇院和圖書館。晚上燈光漂亮,可以看到廣州塔,是市民散步和遊客拍照的好地方。

 

 

花城廣場附近就是美麗的珠江邊,星海音樂廳坐落其間,對岸是有名的中山大學。沿江林蔭道綠樹成蔭,景色寧靜宜人。

 

沙麵是廣州頗具曆史風情的老城區,位於珠江邊。這裏曾是外國租界,保留了大量歐式建築,街道安靜,綠樹成蔭,充滿異國情調。漫步其間,可以感受到廣州百年前的中西文化交融

 

廣州白天鵝賓館至今仍是廣州最頂級的高檔賓館之一。三十年後重遊這裏,賓館外觀變化不大,依舊莊重雅致,內部的建築設計也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典雅中透著濃鬱的中國南方風情。如今,這裏依然吸引著大量遊客,仍有很多人在此拍照打卡,感受老廣州的獨特魅力。

陳家祠是廣州著名的古建築,又叫陳氏書院,建於清朝末年。它以精美的磚雕、木雕、石雕著稱,是嶺南傳統建築藝術的代表,也是了解廣州民間文化的重要景點。

 

城市中活躍著一大群外賣騎手,他們大多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在高樓林立間奔波,為生活打拚。離開繁華的市中心,街頭巷尾仍保留著許多老舊的房屋

廣州地道的小吃豐富多彩,陳添記魚皮是街頭小吃中的一塊“金字招牌”。想嚐試那碗看上去髒兮兮的椰子燉烏雞,還真需要一點勇氣。近年來,一些由超市年輕人開辦的小餐館也別具一格,既有創意又保留了本地風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在廣州工作過四年多,1993-1997,有機會重訪一定要再去白雲賓館看看。
香港兩天時間夠不夠?今年11月會回國,行程短,想去香港深圳廣州走馬觀花一下。多謝信息!
西雅圖登山 回複 悄悄話 89年5月份去過廣州,記得是到廣州外語學院查資料嗬嗬,還在白天鵝賓館大廳拍照留念,非常喜歡!哇不敢相信轉眼36年過去了。。。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讚圖文並茂的好文。廣州出國前去過,白天鵝賓館大名鼎鼎,很喜歡那裏接地氣的早茶,哇塞,一進門,好幾十張桌子,全是喝早茶的,特別壯觀。這次沒來得及去逛,謝謝分享!
小二哥李白 回複 悄悄話 好圖好文。我去過舊金山唐人街,我說廣州話,從老華僑的眼中看到故鄉人的殷切眼神,問我是哪裏人。我說是廣州,他們說難怪白話說得這麽純正。可見廣州是老華僑們的心靈故都,永遠的“省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