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內老人新冠危重症轉危為安過程(番外)

(2023-01-29 05:21:44) 下一個

13. 新冠有多長

這幾天沒有繼續寫之前爸爸的住院過程,因為爸爸出院一周之後又開始發低燒。這時候距第一次抗原顯示陽性,已經過了一個月了。

按醫囑我爸爸吃了抗生素左氧氟沙星一周。這是出院的時候醫生給帶的藥,沒有太大作用。每天的體溫還是起起伏伏,37度5左右,高的時候接近38度。

爸爸的精神狀況也每況愈下。

剛出院的時候經常要吵著下樓走走坐坐,到院子裏麵曬曬太陽。但是發燒之後就基本上沒有出家門了,大部分時間都躺著,胃口也不好。

昨天我去了爸爸住過的醫院,呼吸科門診已經占據了門診一整層。幸運的是,我找到了給爸爸看慢阻肺的醫生,比較熟悉。他看了爸爸出院時的痰培養記錄,又根據我說的,爸爸最近白痰,嘴粘等症狀,判斷是真菌有點失控。

於是開了抗真菌藥。昨天吃了一天,今天是第二天,體溫降到了37.1度,好像有些效果。爸爸也有了精神,吃了幾個餃子,還坐起來看電視了。

我的心情也輕鬆了一些,繼續記錄。

這次去醫院,正趕上衛健委又通知開始測核酸了,門診醫生接到主任電話,大聲回罵主任是神經病,主任貌似也很委屈,說是上麵通知的。

停止做核酸,是爸爸病情好轉了幾天,我問醫生能不能看看是不是轉陰了,醫生去開單,發現電腦係統鎖了核酸檢測選項,據說衛健委不許醫院做核酸了。當時的通知說,隻有涉外體檢機構才能給有旅行需求的人測核酸。

所以我們經曆的核酸曆程是:急診室裏做了一次,但是陽性不給報告(據說也是衛健委要求的);5天後入院之後做了一次,還是陽性不給報告;住院10天之後要求做核酸,被告知醫院不給做了;出院2周之後,醫院恢複做核酸檢測了,而且所有醫生必須做(據說是衛健委要求的)。我走出醫院門診大樓的時候,醫院大門口被撤掉的核酸亭子也搬回來了。可以預見,亭子前很快會排起長龍,像一個多月之前那樣。

醫院門診大樓總體來說,人少了很多。輸液大廳也沒有溢出人群了。唯一擁擠的地方,是做CT檢查的放射大廳,裏麵還是沒有立足之地。我擠到預約台,坐台服務員說一共六台CT機,保證預約好當天就能做。但是必須在大廳等,過了號當天就做不成了,隻能第二天重做。

需求量這麽大,也是因為幾乎每個呼吸內科的病人,都需要至少做一次CT。因為我找到了爸爸的主治醫生,在他診室門口等待的時候,正好觀察了一下前麵一個病人就診的全程。這個病人大約40歲,自稱陽了一個多月,還是咳嗽不止,但是不發燒。然後醫生給他用聽診器聽了一下胸部,就給他開CT單。病人很緊張,問道:“為什麽要做CT?我是得肺炎了嗎?”醫生不確定:“我是怕你肺部有感染,先做了看看。”

我估摸著,新冠病人們都差不多的程序,所以CT室才爆滿。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