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托級(Gato Class)潛艇是美軍在二戰初期,於 1941 至 1943 年間第一批大量投產的潛艇,一共生產了 77 艘。這些潛艇比傳統的英國和德國的潛艇要更大一些、但速度也慢一些。秉承了美國海軍的傳統,該級潛艇的設計還是挺替水手們著想的。生活環境可以說比較舒適,包括空調、冷藏食品儲藏室、淡水蒸餾裝置、甚至洗衣機。繼加托級之後,美國海軍設計了巴勞級(Balao Class, 120 艘)和丁奇級(Tench Class, 40 艘,其中 11 艘是二戰後建造)。
USS Tinosa SS-283 是一艘加托級潛艇,命名於一種較大型的熱帶魚 - 蒂諾薩魚。蒂諾薩號於 1942 年 2 月 21 日在加利福尼亞州瓦列霍(Vallojo, CA)馬雷島海軍造船廠(Mare Island Naval Shipyard)安裝龍骨,1942 年 10 月 7 日下水,其下水儀式參見圖一。從 1943 年 1 月 15 日在珍珠港開始服役後,接下來的兩年裏,她在太平洋完成了 12 次戰爭巡邏,擊沉 16 艘日本艦船,總噸位達 64,655 噸。
圖一. USS Tinosa SS-287 蒂諾薩號於1942 年 10 月 7 日在加州馬雷島船塢下水
蒂諾薩號和艇長達斯皮特中校(Lawrence R. Daspit) 留名美國海軍史的一刻來自第二次戰巡。1943 年 7 月 7 日,蒂諾薩號從中途島起航,在婆羅洲(Bornoe)和特魯克(Tuik)之間的海上航線上巡邏。7 月 24 日,她遭遇了從帕勞(Palau)駛往特魯克,噸位達 19,262 噸的當時日本最大油輪 Tonan Maru No. 3。蒂諾薩號處於一個完美的攻擊位置,用四枚馬克14(Mark 14)魚雷齊射油輪,卻沒有一枚爆炸。次日,蒂諾薩號再次纏上Tonan,反複確證方位調整參數後,斜角發射四枚魚雷,兩枚觸爆後炸穿發動機房,讓郵輪基本喪失動力,另外兩枚從船底穿過不知所終。
Tonan 號癱瘓後,蒂諾薩號有足夠的時間近距一枚一枚地發射魚雷。船員們聽到魚雷撞擊敵船體,卻等不來爆炸聲。六枚單射的魚雷,竟無一引爆。瞭望哨出身的達斯皮特艇長甚至親自爬上瞭望台,觀察到有一枚魚雷顯然撞上了敵船,蹦嗒了一下後居然繞道而行。如此發射 14 枚魚雷,有 10 枚確證命中,僅有兩枚引爆。隨著敵驅逐艦的逼近,蒂諾薩號被迫離開,抱憾讓到嘴邊的魚兒脫鉤,Tonan 號得以死裏逃生。
達斯皮特艇長帶著滿腦的懊惱和疑惑悻悻返回珍珠港,向太平洋潛艇部隊總司令洛克沃德 (R. H. Lockwood)少將狠狠告了一狀。聽取匯報的洛克沃德的反應是他後來回憶時所說的 “憤怒且無語”。蒂諾薩號帶回來的一枚馬克 14 魚雷被用於靶船實彈檢測,證明沒能觸爆。這些材料和之前屢有記錄的一些啞彈事故,開始了洛克沃德司令長達半年多的追究,甚至觸及技術細節,比如以他的姓名命名的魚雷墜落測試(Lockwood Drop Test。)。
馬克 14 魚雷(圖二,三)是美軍二戰期間從潛艇發射的主戰魚雷,由海軍軍械局的工程師設計,改良自馬克 10 魚雷。她長 6.25 米,直徑 0.53 米, 重 3,000 磅,射程 4.1 公裏(46 節)或 9.2 公裏 (31 節)。該魚雷裝有觸發式引爆器(Contact Exploder)和磁力引爆器(Magnetic Exploder)。磁力引爆器用於魚雷通過敵艦體下麵時,在無盔甲的薄弱處引爆,機理是探測船體的鐵磁性。魚雷造價昂貴,當時每枚超過一萬美元,是一輛新車的四、五倍。說來有點搞笑,美軍的上一次靶船實彈檢測發生在 1926 年,當時就發射了兩枚馬克 10 魚雷,一枚成功撞擊觸發,一枚從船底穿過引爆失敗(圖四)。如此 50% 的成功率,迫於二戰形勢緊迫也就大量列裝了。
圖二. 馬克 14 魚雷設計側麵圖和剖麵圖
圖三. 展示於俄亥俄州 North Coast Harbor 的馬克 14 魚雷
圖四. 一枚馬克 10 魚雷在羅德島州 Newport 進行的試射時從靶船底下穿過而沒有引爆
海軍軍械局在極力推諉後,不得不承認無數的技術設計毛病。主要問題有三個:一. 魚雷吃水過深,通常落入目標深度以下約 10 英尺。二. 調整吃水後(通過將深度設置為零),過早爆炸和啞彈概率急增,磁力引爆器引發有誤。三. 觸發式引爆器存在重大設計缺陷,導致大量故障和低靈敏度。在魚雷被改進之前,不少有經驗的潛艇魚雷發射員會關掉磁力爆炸裝置,將深度設置為零,並避免傳統的90度直角發射,而采用斜角發射來增加觸發式爆炸裝置的引爆靈敏度。
於此同時,經過更多測試和修補後,海軍更換了有缺陷的魚雷發射裝置,安裝了電氣開關而不是磁性開關。到了1944 年初,Mark 14 完成所有修複,成為了一種非常可靠的海上利器。美軍在二戰時最多一年生產了 2.3 萬枚魚雷(圖五),馬克 14 魚雷就占了一半左右。即便是在二戰之後的四十年裏,馬克 14 魚雷還一直在製造。值得一提,馬克 14 在二戰期間還有一個備受嘔病的缺陷,那就是發射後會莫名其妙地繞圈反攻倒算,起碼有兩艘美軍潛艇因此中了她的道。此是後話,以後再表。
圖五. 美軍魚雷在二戰期間的生產量
最後再回到蒂諾薩號,她在 1949 年 6 月 23 日榮譽退役後,因韓戰在 1952 年 1 月 4 日再次服役,最終於 1953 年 12月 2 日圓滿退出戰列。像很多退役潛艇,蒂諾薩號在 1960 年用於靶船在夏威夷海域被擊沉。
二戰美軍潛艇係列 1. 引子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二戰美軍潛艇係列 2. USS Tinosa SS-283 和馬克 14 魚雷的改進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二戰美軍潛艇係列 3. USS Albacore SS-218 大青花魚掀翻大鳳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二戰美軍潛艇係列 4. USS Cavalla SS-244 棘鰭號偷襲翔鶴號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參考資料
1. USS Tinosa (SS-283) - Wikipedia
2. Mark 14 torpedo - Wikipedia
3. The Mark 14 Torpedo Scandal | Defense Media Network
4. https://www.nps.gov/articles/000/submarines-in-world-war-ii.htm
5. https://warfarehistorynetwork.com/article/the-defective-mark-14-torpe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