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my

鸞台一曲秦樓月, 盡染瀟湘萬裏空。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品讀滴天髓】 【四】天幹

(2021-05-11 10:48:32) 下一個

七、天幹

五陽皆陽丙為最,五陰皆陰癸為至。

甲丙戊庚、壬為五陽,獨以丙火,秉陽之精,陽中之陽;乙丁己辛、

癸為五陰,獨以癸水,秉陰之精,陰中之陰。

任氏所曰:丙獲乃為,純陽之火,萬物莫不,由此而發,得此而斂;

癸水乃為,純陰之水,萬物莫不,由此而生,得此而茂。陽極陰生,

丙辛化水;陰極陽生,戊癸化火。陰陽相濟,萬物有生。十幹之氣,

先天言之,一原同出,後天言之,一氣相包。甲乙木也,丙丁火也,

戊己土也,庚辛金也,壬癸水也,分別所用,陽剛陰柔,陽健陰順。

竊怪命家,作歌為賦,比擬失倫,甲木梁棟,乙木花果;丙作太陽,

丁作燈燭;戊作城牆,己作田園;庚為頑鐵,辛作珠玉;壬為江河,

癸為雨露。相沿已久,牢不可破,用之論命,誠大謬也。甲為死木,

乙為活木,木分生死?     論斷諸幹,如此之類,不一而足,當盡避之。

 

五陽從氣不從勢,五陰從勢無情義。

陽得陽氣,即能成乎,陽剛之勢,不畏財殺;陰得陰氣,即能成乎,

陰順之義,木盛從木,火盛從火,土盛從土,金盛從金,水盛從水。

情義所在,見其勢衰,則忌之矣,婦人之情。

任氏之曰:五陽氣避,光亨之象;五陰氣翕,包含之蘊。五陽剛健,

不畏財煞,測隱之心,處世不苟;五陰性柔,見勢忘義,鄙吝之心,

處世驕諂。以柔克剛,剛不製柔。趨利忘義,陰氣之戾;豪俠之人,

陽氣獨鍾。陽中之陰、陰中之陽,陽外陰內、陰外陽內,亦當辨之。

陽中之陰,外仁內詐;陰中之陽,外險內慈;陽外陰內,包藏禍心;

陰外陽內,秉持直道。人品端邪?不可不辨。氣勢順正,五行停勻,

庶不偏倚,無損人心。涉世之道,必先知人,擇其善者,即此意也。

甲木參天,脫胎要火。春不容金,秋不容土。火熾乘龍,水宕騎虎。

地潤天和,植立千古。

純陽之木,參天雄壯。火者木子,旺木得火,而愈敷榮。春則欺金,

而不容金;秋則助金,而不容土。見寅午戌,丙丁多見,而坐辰者,

則能歸也;見申子辰,壬癸多見,而坐寅者,則能納也。土氣不幹,

水氣不消,則能長生。

任氏之曰:甲為陽木,體本堅固,參天之勢,又極雄壯。生於春初,

木嫩氣寒,得火而發;生於仲春,旺極之勢,泄其菁英。強木得火,

方化其頑。克之者金,然金休囚,衰金克旺,木堅金缺,勢所必然,

春不容金。生於秋者,失時就衰,枝凋根斂,受克者土。秋土生金,

最為虛薄。虛氣之土,不能培木,反遭傾陷,秋不容土。寅午戌全,

又透丙丁,泄氣太過,木且被焚,宜坐辰土,辰為水庫,濕土生木,

火熾乘龍。申子辰全,又透壬癸,水泛木浮,宜坐寅木,火土生地,

木之祿旺,能納水氣,不致浮泛,水宕騎虎。金不銳兮,土不燥兮,

火不烈兮,水不狂兮,植立千古,得長生者!

乙木雖柔,刲羊解牛。懷丁抱丙,跨鳳乘猴。虛濕之地,騎馬亦憂。

藤蘿係甲,可春可秋。

乙木生於,春如桃李,夏如禾稼,秋如桐桂,冬如奇葩。坐醜未者,

能製柔土,如割宰羊、解割牛然,要有丙丁,申酉之月,亦不胃之;

生於子月,又壬癸發,則雖坐午,亦能發生。

任氏曰之:乙木甲質,承甲之氣。春如桃李,金克則凋;夏如禾家,

水滋得生;秋如桐桂,金旺火製;冬如奇葩,火濕土培。春生宜火,

喜其發榮;夏生宜水,潤地之燥;秋生宜火,使其克金;冬生宜火,

解天之凍。割羊解牛,生於醜未,乙未乙醜,未乃木庫,得以蟠根,

醜乃濕土,可以受氣。懷丁抱丙,跨鳳乘猴,生於申酉,或乙酉日,

得丙丁透,水不相爭,製化得宜,不畏金強。虛濕之地,騎馬亦憂,

生於亥子,四柱無火,無戌未燥,年支有午,亦難發生。天幹甲透,

地支寅藏,鳶蘿鬆柏,春固得助,秋亦合扶,可春可秋,四季皆可。

 

丙火猛烈,欺霜侮雪。能煆庚金,逢辛反怯。土眾成慈,水猖顯節。

虎馬犬鄉,甲木若來,必當焚滅。

火陽精也,丙火灼陽,不畏秋霜,不畏冬雪。庚金雖頑,力能煆之,

辛金本柔,合而反弱。土其子也,見戊己多,慈愛之德;水其君也,

遇壬癸旺,忠節之風。露甲則燥,而焚滅也。

任氏曰之:丙乃純陽,其勢猛烈,欺霜侮雪,除寒解凍。能煆庚金,

逢辛反怯,土眾成慈,水猖顯節。虎馬犬鄉,坐寅午戌,火勢猛烈,

若再見甲,轉致焚滅。由此論之,泄其威也,須用己土;遏其焰也,

必要壬水;順其性也,還須辛金。己土卑濕,能收陽氣;戊土高燥,

見丙而焦。壬水剛中,能製烈火;癸水陰柔,逢丙而涸。辛金柔軟,

明合相親,暗化相濟;庚金剛健,剛又逢剛,勢不兩立。世事人情,

何莫不然!

丁火柔中,內性昭融。抱乙而孝,合壬而忠。旺而不烈,衰而不窮,

如有嫡母,可秋可冬。

丁幹屬陰,火性雖陰,柔而得中。外柔內順,內性昭融。乙畏辛抱,

丙抱甲焚,乙抱丁晦。壬為丁君,壬畏戊而,壬丁合之,戊不欺壬,

暗化木神。生於秋冬,得一甲木,倚之不滅,焰至無窮,可秋可冬。

柔之道也。

任氏曰之:丁火柔中。內性昭融,文明之象。抱乙而孝,辛不傷乙;

合壬而忠,戊不傷壬。惟其柔中,旺而不炎;衰而不滅。幹透甲乙,

秋不畏金;支藏寅卯,冬不忌水。

 

戊土固重,既中且正。靜翕動,萬物司命。水潤物生,火燥物病。

若在艮坤,怕衝宜靜。

戊土剛燥,己土之源,中氣正大。春夏氣辟,而生萬物,秋冬氣翕,

而成萬物,故為萬物,之司命也。其氣屬陽,喜潤厭燥,坐寅怕申,

坐申怕寅。衝則根動。

任氏曰之:戊為陽土,其氣固重,居中得正。春夏氣動,辟則發生,

秋冬氣靜,翕則收藏,萬物司命。其氣高厚,生於春夏,火旺宜潤,

萬物發生,燥則物枯;生於秋冬,水多宜火,萬物化成,濕則物病。

寅申之月。春則受克,氣虛宜靜;秋則多泄,體薄怕衝。坐寅申日,

喜靜忌衝。四季月者,最喜庚申,辛酉之金,秀氣流行,定為貴格,

己土亦然。柱見木火,行運遇之,則破格矣。

己土卑濕,中正蓄藏。不愁木盛,不畏水狂。火少火晦,金多金光。

若要物旺,宜助宜幫。

己土薄軟,乃為戊土,枝葉之地,能藏萬物。柔土生木,非木能克,

不愁木盛;土深納水,非水能蕩,不畏水狂。無根之火,不生濕土,

火少火晦;濕土潤金,金多金彩,清瑩可觀。若要萬物,充盛長旺,

惟土深固,又得火暖。

任氏曰之:己土陰濕,中正蓄藏,八方而旺,滋生不息,之妙用焉。

不愁木盛,其性柔和,木藉以養,木不克也。不畏水狂,其體端凝,

水得納藏,水不衝也。水少火晦,丁火是也,陰土斂火。金多金光,

辛金是也,濕土生金。土氣深固,又得丙火,去其陰濕,滋生萬物。

 

庚金帶煞,剛健為最。得水而清,得火而銳。土潤則生,土幹則脆。

能贏甲兄,輸於乙妹。

庚金乃是,天上太白,帶殺剛健。健而得水,氣流而清;剛而得火,

氣純而銳。有水之土,能全其生;有火之土,能使其脆。甲木雖強,

力足伐之;乙木雖柔,合而反弱。

任氏曰之:庚乃秋天,肅殺之氣,剛健為最。得水而清,壬水是也,

壬水發生,引通殺性,淬厲晶瑩。得火而銳,丁火是也,丁火陰柔,

非庚為敵,良冶銷熔,遂成劍戟,洪爐煆煉,時露鋒砧。生於春夏,

其氣稍弱,遇醜辰之,濕土則生,逢未戌之,燥土則脆。甲木正敵,

力能伐之;與乙相合,轉覺有情。

辛金軟弱,溫潤而清。畏土之疊,樂水之盈。能扶社稷,能救生靈。

熱則喜母,寒則喜丁。

辛乃陰金,珠玉之謂。溫軟清潤,皆辛金也。戊己土多,能埋畏之;

壬癸水多,而秀樂之。辛為丙臣,合丙化水,可使丙火,臣服壬水,

安扶社稷;辛為甲君,合丙化水,丙不焚甲,救援生靈。生於九夏,

而得己土,晦火而存;生於隆冬,而得丁火,敵寒而養。故而辛金,

生於冬月,見丙火則,男命不貴,雖貴不忠;女命克夫,不克不和。

見丁男女,皆貴且順。

任氏曰之:辛乃人間,五金之質,清潤可觀。畏土之疊,戊土太重,

涸水埋金;樂水之盈,壬水有餘,潤土養金。辛為甲君,丙能焚甲,

合而化水,丙不焚甲,反有相生;辛為丙臣,丙生戊土,合丙化水,

丙不生戊,反有相助。夏生火多,己土晦火,繼而生金;冬生水旺,

丁火溫水,繼而養金。熱則喜母,寒則喜丁。

 

壬水通河,能泄金氣,剛中之德,周流不滯。通根透癸,衝天奔地。

化則有情,從則相濟。

壬水即是,癸水之源,昆侖之水;癸水即是,壬之歸宿,扶桑之水。

有分有合,運行不息,為百川者,為雨露者,不可而二。申為天關,

天河之口,壬長生地,能泄金氣。周流之性,衝進不滯。若申子辰,

全而透癸,其勢衝奔,不可遏也。東海天河,複成水患,命中遇之,

若無財官,其禍當何!合丁化木,又生丁火,可謂有情;能製丙火,

不奪丁愛,夫義君仁。生於九夏,巳午未申,火土之氣,得壬水蒸,

而成雨露,雖從火土,未嚐不濟。

任氏曰之:壬為陽水。通天河也,長生在申,申天河口,又在坤方,

壬水生此,泄金殺氣,剛中之德。百川之源,周流不滯,易進難退。

申子辰全,又透癸水,其勢泛濫,縱有戊己,不止其流,若強製之,

反激水患,須木泄之,順其氣勢,不至衝奔。合丁化木,又能生火,

不息之妙,化則有情。四五六月,火土並旺,無金水助。火旺透幹,

然則從火,土旺透幹,然則從土,調和潤澤,相濟之功。

 

癸水至弱,達於天津。得龍而運,功化斯神。不愁火土,不論庚辛。

合戊見火,化象斯真。

癸水乃陰,純而至弱,扶桑弱水。達於天津,隨天而運,得龍雲雨,

潤澤萬物,功化斯神。凡柱中有,甲乙寅卯,皆運水氣,生木製火,

潤土養金,定為貴格,火土不畏。至於庚金,不賴蜞生,不忌其多。

合戊化火,戊乃生寅,癸乃生卯,皆屬東方,故能生火。地走東南,

戊土極處,癸水盡處,太陽起方,故化火也。凡戊癸得,丙丁透者,

不論衰旺,秋冬與否,皆能化火,最為真也。

癸水雨露,純陰之水。發源雖長,其性極弱,其勢最靜,潤土養金,

發育萬物,得龍而運,變化不測。逢龍即化,龍即辰也,得辰而化,

原神發露,幹逢辰位,必透化神。不愁火土,至弱之性,見火土多,

即從化矣;弱水不泄,庚辛金氣,金多反濁,癸水是也。合戊見火,

陰極陽生,戊土燥厚,柱透丙火,引出化神,乃為真也。若秋冬季,

金水旺地,縱遇辰龍,幹透丙丁,亦難從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