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美文學選讀”一書中,我特別喜歡一篇英國作家Charles Lamb的散文《孩提夢影》。
最近,在清理資料時,我驚喜地發現了我中學時期的這篇文章的英文手抄稿:——Dream-Children。在文章的開篇,作者寫道:“Children love to listen to stories about their elders (孩子們喜歡聆聽關於他們長輩們的故事)。”接著他在“夢境”中給孩子講述了關於great-grand-mother 的故事。這篇文章曾經使我十分感動,這次又使我聯想到一個關於我的great-grand-mother的真實的故事。
這是一個我間接地從外祖母那裏聽來的紡棉花的故事:
從前,在湖南省衡陽縣近郊,住著一戶務農的楊姓人家。這戶人家雖然不太富裕,但男耕女織(紡),十分勤勞,所以日子也還過得去。
有一年,這戶楊家辦了一件大喜事,就是給兒子娶了一位門戶相當的媳婦,新媳婦聰明賢惠,兩老口開始十分滿意。但不久以後,婆婆發現這位媳婦紡棉花的技術不過關,就不大高興了。原來這戶人家有個傳統家規,新來的媳婦紡棉花必須達到一定的定額(具體是多少已無從查考),而這位媳婦卻完不成任務,婆婆開始是慍而不言,後來則逐漸嘮叨甚至責罵起來了。媳婦為了達到定額,經常加班加點到深夜,有時甚至對著紡車淚流滿麵。
為什麽這位聰明賢惠的媳婦紡棉花卻不行呢?原來在封建社會,不提倡女孩子讀書,但還是要她們學手藝。家境好的女孩子學繡花,一般農家的女孩子學紡(棉)花。可是,這位農家姑娘不重紡花重繡花,出嫁前,她雖然已經能繡得一手好花,但卻不能熟練地紡棉花。
過了一些日子,新媳婦回娘家,她母親看她身子消瘦,愁眉不展,好不心痛。細問起來,才知道是紡棉花達不到要求的緣故。在舊社會,嫁出去的女孩子由夫家管教,娘家是不能幹預的,所以她母親也無能為力。但是,臨別時,她給了女兒一條錦囊妙計。
新媳婦回到婆家,紡花技術“突飛猛進”,真是“女別三日”,也得刮目相看!令婆婆好不喜歡。但是,婆婆很快醒悟過來:紡棉花熟練得有個過程,怎麽能進步這麽快呢?於是,她暗中偵察,經過日夜跟蹤,終於發現了奧秘:原來新媳婦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手裏拿著一個小包,到附近一個山丘的灌木叢邊蹲了一下,回來拿了一個看來已經調換了的小包。啊,原來她拿去的是棉花,拿回來的卻是她娘家前一天幫她紡好的棉紗!
這個故事很快在附近的各個村莊流傳開了,而且流傳了很久很久。
故事的女主角是我外祖父的母親,也就是我的great-grand-mother(曾外祖母)了。
事隔約二十年,附近“曹家有女初長成”,經媒人推薦許配給楊家的孫子,也就是原來那位新媳婦的兒子。但是,曹家的母親不同意,因為她受了那個流傳了二十多年的故事的影響,擔心女兒過不了“紡棉花”的關。
後來,不知道什麽原因──也許是媒婆三寸不爛之舌立功;也許是知道了那位曾經受過折磨的媳婦是位賢惠、仁慈的好婆婆;也許曹家的靚女看中了楊家的俊男……總之,這樁婚事成了,而且後來是一樁美滿的婚姻。
讀者很容易猜到,這後續故事的女主角就是我的外祖母了。
我起初聽到這段故事時,隻是覺得有趣。但後來,我逐漸領悟到,這個簡樸的故事也有著深刻的內涵:封建式的家規多麽害人!真誠的母愛多麽感人!在西方國家已經有了成千台織布機、上萬錠紡紗機的紡織廠時,中國農村還是一人一個紗錠、一人一台布機,也許這些紡車和布機與孟母、花木蘭用過的相差無幾,比起來是多麽落後!中國勞動人民的苦難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真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有感於斯,我浮想聯翩,想要寫起故事來了──這也就是這本集子的由來。
這裏有幾點要作些說明:
故事的取材,主要是我的經曆。有回憶,有見聞,也有家庭成員或親朋好友的往事,總之,是不拘一格的。
故事的主要內容盡可能做到真實,次要情節的個別地方,或由於記憶模糊,或由於時過境遷無從查考,就難免有點杜撰了。
作者是一位教育兼科研工作者,既非名人,亦非明星,文學功底淺,經曆也很平凡。寫這些故事或不拘一格的短篇,對自己,主要是回首往事,領略人生。呈獻給讀者,有些內容也許可以當作“網上聊天” ;有些在人生旅途和攀登路上的體會,也可以說是向讀者坦陳自己的感悟。如果由於故事的寫實而使讀者覺得還有可讀性,那就是額外的收獲了。蘇東坡詩雲: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複計東西。
日子久了,雪泥上的爪印也會消失的。如果我那位親愛的great-grand-mother知道這麽多年以後,還有一位孩子在為她的紡棉花的故事而感動,她該多麽欣慰啊。
(200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