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國廚道

(2021-05-14 12:46:39) 下一個

移民加拿大二十多年了,為了在加拿大更好地生存,我們學會做很多種各地不同的美食,現在回頭看看,覺得挺不容易的,也為自己驕傲。

 

我老家的人,做菜非常簡單。因為是熱帶地區,又靠近海邊,以吃海鮮為主,蔬菜也基本是每天現買現吃,講究的是新鮮。至於烹調技術就沒有幾大菜係那麽講究了。基本就是煎、炒、煮。新鮮的魚,主要就是煎,絕對不會加太多各種醬料,吃的就是它的新鮮味。也可以煮湯,新鮮的魚煮湯不加任何調料也是絕對的美味。至於蔬菜,就是簡單的炒熟,頂多放點蒜末。生長在這樣一個地方的我們,自然不可能掌握幾大菜係中各種複雜的炒菜技術,因此剛到加拿大的時候,還被一位天津室友嘲笑了一番,他笑我們炒什麽菜都一個樣,基本就是開火、放油、放蒜頭、放菜、放水、燜、放鹽、起鍋,不管炒的是青菜、茄子還是黃瓜,因此所有的菜差不多是一個味道,不過他說的是實話。

 

至於肉類,我們就更不會做複雜的了。基本上我們會的就是豬瘦肉切片炒,骨頭煲湯,其它的就不會了。吃了幾個月炒肉片和骨頭煲湯,都吃膩了。吃習慣了海魚,這邊賣的淡水魚我們也實在不喜歡,牛肉根本不會燒,所以能吃的東西就很少了。

 

直到有一天,一位老鄉從Mississauga跑到Scarborough看望我們,帶來了她做的牛腩,才讓我們認識到原來還有牛腩這麽好吃的東西。她過來的前一天晚上已經跟我們說要給我們帶牛腩,讓我們午飯不要準備太多菜,結果因事耽擱,她一直到下午四點多才到。我們從中午一直盼到下午,看到她拿出來牛腩時,我們的口水都快滴到地上了,用我們家鄉的話來說,就是“口水都要把腳拇指打破了”。結果就是,我們當天把牛腩一掃而光,仍然意猶未盡。

 

這麽好吃的東西,還想吃怎麽辦?總不能等著別人送吧,到餐館吃又吃不起,那隻能自己學著做了。說幹就幹,我們特地從老鄉哪裏討來做法,然後就開始照著做。一開始味道稍差些,畢竟是第一次,但無論如何多了一樣能吃的肉菜。後來經過多次練習,我們的牛腩已經燒得很有水平了,之後每次請朋友到家裏吃飯,牛腩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後來我們又從別的朋友那裏學來了醬牛肉,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幾乎每周都要做醬牛肉,醬牛肉也成了我們請朋友吃飯時一道常備的菜。

 

有一位住在我們小區的上海老太太,做菜的水平非常高,她到外麵的餐館吃飯,每次吃到什麽好吃的菜,她回來一琢磨就自己做出來了,味道不比餐館的差。要說做菜真的需要天賦,她就屬於天賦特別高的那種,不需要別人教,無師自通。我家LD和她關係特別好,我們因此有幸吃過她做的菜,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我們經常向她請教各種菜的做法,什麽紅燒帶魚、醬油鴨、紅燒排骨、烤麩燒蘑菇等菜都是從她那學來的。有時候很久不做某個菜了,忘了怎麽做,馬上就打電話向她請教,簡直就是拿她當活辭典了。有這樣一位鄰居好朋友真的是我們的幸運,從她那學到的菜讓我們的生活增色不少。

 

作為南方人,我們以前是很少吃麵食的,僅限於早餐時吃個包子饅頭之類,也都是買現成的,從來不會做麵食。移民之後,有幸在幾個朋友家吃了他們做的包子餃子麵條,覺得很好吃,就想著自己做。而且這邊的麵粉比米便宜,不吃麵食有點虧了。

 

做包子我們是從一位北京朋友那裏學來的。當時我們到加拿大還不到一年,住的apartment和她離得近,經常有來往,她請我們吃了她做得包子後,我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從她那把這手藝學到手。在她的指點下,我們經過兩三次的嚐試就成功地做出來了,從那以後,我們就經常做包子饅頭,等到覺得自己已經出師了,還經常送點我們自己做的包子給住在一個樓的新移民華人朋友嚐嚐。

 

圖1  包子

 

有另外一家北京移民和我們住同一層樓,我們和他們也經常有來往。他們家當時夫妻倆一個孩子,還有丈母娘和老丈人一家子住在一個兩房一廳的套間。丈母娘非常能幹,家務事都包攬了,做飯做菜洗衣服,人也特別熱情,每次我們要是帶孩子到她家竄門,離開時她肯定得抓出一把糖果餅幹什麽的硬塞給我們孩子,怎麽推都推不掉。我們也請他們吃了幾次我們做的包子,老太太每次都誇我們做的好吃。後來有一次,老太太到我們家竄門,說話間支支吾吾的問我們做包子的麵是怎麽發的,有點不好意思的樣子。我們也沒有多想,就告訴她怎麽用酵母發麵,整個過程給她仔細的說了一遍。兩天後,她端著一盤包子過來感謝我們,然後告訴我們這是她來加拿大後第一次吃到自己發麵做成功的包子。她說她做了一輩子麵食,來這邊後竟然連包子花卷都不會做了,她按照國內的方法用這邊的麵粉發麵,根本發不起來,每次做出來的都是麵疙瘩,硬邦邦的,老伴不愛吃,女兒女婿也不吃,隻有她一個人吃。她又不好意思問別人,怕人家笑話這一把年紀了連發麵都不會,如果不是和我們關係好她都問不出口。我們聽完都樂了,至今隻要想起這事就忍不住笑。

 

粽子是我們愛吃的中國傳統美食之一,以前在國內時,通常是端午節時父母做的,或者農村的親戚給的,我們自己從來沒做過,也沒想過學著做。來加拿大後,發現粽子還賣得挺貴的,好幾塊錢一個。那時候剛過來不久,還習慣於買東西時把加幣的價格換算成人民幣,這樣一算,一個粽子得十多塊錢人民幣,就更舍不得買了。但是又想吃啊,怎麽辦?學唄,自己包唄,學會了做包子和幾個新菜之後,我們對自己的信心暴漲,覺得就沒有學不會的。

 

剛好LD認識了一位廣東老太太,她送給我們幾個肉粽子,肉加鹹蛋黃還有臘腸做的餡,非常好吃,包的也很漂亮。LD當即向她請教,買來材料,請老太太上門,手把手給教會了,謝師禮是幾個自己做的粽子。從那以後,我們每年都要做幾次粽子,而LD的手藝也越來越好,包的粽子比店裏麵賣的不差,我們的朋友有幸吃過的都讚不絕口,說是很象嘉興粽子。這也成了我們的保留項目,好多次參加potluck聚會,我們帶的粽子都被一掃而光。

圖2  粽子


說到粽子我想起一件好笑的事。我們家鄉的習慣吃粽子都蘸白糖吃,我們也一直都是這種吃法,北方的朋友可能對此無法理解,肉粽子怎麽能蘸糖吃呢?但如果你試過,應該會喜歡這樣的吃法。有一次,一位廣東朋友送給我們幾個肉粽子,我們和平常一樣,在碟子裏倒了一點白糖,然後用調羹挖一口粽子蘸著糖吃。結果粽子一進口中,LD就一口吐出來了,“怎麽這麽鹹?”我嚐了一口,也一下子吐出來了。我們都很奇怪,我說“怎麽回事,會不會是阿萍餡裏放的鹽太多了?” LD說“不可能。” 後來我們一想,問題出在那糖上麵了,原來是我錯把鹽當糖了。這件事LD嘲笑了我很長時間,每次吃粽子的時候都會調侃我一番。

 

中式的包子饅頭吃多了之後,我們又想學著做西點,首先從麵包入手。我們到網上找來recipe,按照recipe裏的配方,和好麵,發酵,二次發酵,再一烤,竟然就成了。第一次做,當然是最單的,但確確實實是麵包,長得也挺象店裏賣的麵包,味道也不錯。看來做麵包也不是那麽難嘛,第一次的成功讓我們信心倍增。從那以後,我們就經常做麵包,開始時做最簡單的,慢慢地也照著網上的教程做更多花樣,如今已經是輕車路熟,能變出好幾個花樣了。

圖3  麵包

 

蛋糕則是從一個朋友那裏學來的,記不清是哪位朋友了。記得第一次做蛋糕,剛出爐時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太香了!沒想到我們自己也能做出蛋糕來,原來以為蛋糕是多麽高級的食品,看來我們是被商店裏賣的那些裝飾得非常漂亮的蛋糕給騙了。其實蛋糕外麵那些裝飾的奶油什麽的不是最主要的,關鍵是最裏麵的蛋糕,自己做出來的才是最健康的,不會含有各種不健康的添加劑。自從自己會做蛋糕後,我們有一段時間經常做,每次參加potluck party或者請朋友到家裏時都要做一個,最近幾年會做的點心多了之後才很少做蛋糕了。

 

這幾年來隨著微信的流行,我們和朋友的網上交流就更多了,經常能看到朋友曬的各種美食,尤其是各種點心。看的多了我們自己也心癢癢,就到網上找來各種西點的recipe,或者是朋友介紹的recipe,照著做。我們做過的西點有cranberry cookie、skone、biscotti、葡式蛋撻、蘋果派等,中式點心有生煎包、年糕、沙琪瑪、各種酥餅、油條、油餃等。尤其我們最近學會了用內酯和黃豆做豆腐腦,配上自己炸的油條,吃起來那個香啊,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做一次,每次全家都吃得肚皮滾圓。不過我們吃豆腐腦都是廣東吃法,甜豆腐腦,估計北方的朋友肯定會嫌棄了。豆腐腦的甜鹹之爭永遠不會有結果,自己喜歡就行。記得我當年上大學第一次在學校食堂買豆腐腦,以為也象在家鄉一樣是甜的,結果等食堂師傅把鹵汁勺進我飯碗時,我整個人都有點懵逼了,至今想起來都覺得好笑。

 

圖4  油條和豆腐腦

 

第一次吃到葡式蛋撻時真的驚為仙食,怎麽就這麽好吃呢!那是在我們部門的聖誕聚會上,一位葡萄牙裔的director帶來的,他在隨後的每一年聖誕聚會上都會帶一箱子的蛋撻給我們,而每次我都覺得沒吃夠,一個蛋撻都不夠塞牙縫,頂多能搶到兩個,仍然是意猶未盡。盡管我確實是非常喜歡吃葡式蛋撻,但也沒想著自己去做,總覺得製作肯定很麻煩。一直到去年因為疫情而宅家,有了更多的時間琢磨做吃的,才想到在網上找recipe學著做。我在youtube上找了一位葡萄牙糕點師教做葡式蛋撻的視頻,認真看了幾遍,基本上就心裏有數怎麽做了。說幹就幹,準備好所需的材料,照著視頻上教的方法就做起來。整個過程還挺順利,唯一遺憾的是烤的時候溫度過高,烤得有點過了。第二次做的時候注意了溫度和烤的時間,做出來就比較完美了,我自以為和我們director帶給我們的沒有太大區別,孩子們都說非常好吃,是他們吃過的最好吃的蛋撻。有這個評價,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圖5 葡式蛋撻


 

經過這些年在加拿大的生活,我們已經習慣了自己在家裏製作各種食品,很少到外麵買熟食,一方麵省錢,另一方麵衛生健康。而學習製作各種美食的過程是一種對自己的提高,也是一種享受,更是培養一家人感情的好機會,孩子們跟著學習製作各種美食對他們是一種鍛煉,而他們也很享受這個過程。我的願望很簡單,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技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望他們長大後自己也會做這些美食,那樣無論到哪裏,他們都可以吃到自己喜歡的美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萬城陽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alesk' 的評論 : 我老家隻做肉粽,不做白米粽和赤豆紅棗粽,肉粽照樣蘸糖吃。
萬城陽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uck86' 的評論 : 這位朋友也是南方人嗎?
萬城陽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東村山人' 的評論 : 是啊,在國內時哪裏想到會學做這麽多種麵食。
凡人小事兒 回複 悄悄話 說的實實在在,很有同感!
chalesk 回複 悄悄話 白米粽和赤豆紅棗粽蘸白糖吃,肉粽或鹹蛋黃粽因為糯米用醬油拌過,有鹹味了,就不蘸糖了。
luck86 回複 悄悄話 南方人,粽子沾糖吃,好熟悉。佩服樓主勤快好學,看來,還是自己動手,豐衣美食。
東村山人 回複 悄悄話 太能幹了!會做那麽多東西。
在國內時,雖然家裏有時也做饅頭、花卷什麽的,但是當時自己隻是個旁觀者。
而且家旁邊就是學校食堂,買起來太方便了。沒有想到過要自己動手。
出國以後是實踐了好多次才慢慢得心應手能做出像樣的麵食了。
萬城陽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竹野' 的評論 : 過獎了,大廚算不上,就是自己饞,想吃,孩子也想吃,不學著做不行。
萬城陽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謝謝你的誇獎!第一次寫文,可能有點囉嗦了。
萬城陽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古樹羽音' 的評論 : 真的嗎?我太榮幸了。
竹野 回複 悄悄話 出國變成大廚啦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點點滴滴,富有生活味。祝賀你如今廚藝高超,想吃的美食,自己都能做出來。
古樹羽音 回複 悄悄話 你們的 【葡式蛋撻】和裏斯本的老鋪第一號的【蛋撻】一模一樣,而在哪裏需要排很長的隊,才能進入店內。真棒!
登錄後才可評論.